第979章 一口端硯 作者:未知 第979章 一口端硯 大約過了二十分鐘,吳良來到梅一庚的居所。 既然是私下裏找梅一庚談事情,肯定要避人耳目。 若是讓王家人事先知道,會打草驚蛇。 梅一庚的居所,在市中心的高檔小區,也只有在週末和假期,纔會去郊外的別墅區住一住。 梅一庚好歹也是王氏集團持股10%的大股東,在華都有三套以上房產,實屬正常,甚至三套都說少了。 一開始,是梅一庚的管家接到的吳良和9527,聽管家說梅一庚在書房休息。 “兩位先生請稍等,請先用茶,我這就去請示老爺。” 梅家的管家,態度和煦有禮貌的說道。 看樣子,梅家似乎家風很嚴。 從管家的禮儀上來看,是行的傳統禮儀。 並且,從梅家居所內的裝飾擺設,也頗具古色古香。 吳良看得出來,梅一庚就好一口。 客廳裏,擺設着頗有一番古韻的紫檀木傢俱。 這些紫檀木傢俱,做工考究,用料也是名貴,都是上等貨色。 在桌上,還有一套茶具。 是紫砂茶壺和茶杯。 吳良只看了一眼,就知道這是晚清時期制壺大師的作品。 對於古玩這一行,吳良可是個非常有實力的行家,絕對不會看走眼。 梅一庚能把這套晚清時期制壺大師製造的茶壺,放在客廳裏使用,說明他所珍藏的古玩,還有更多好物件。 吳良覺得,梅一庚應該不像有些富豪那樣附庸風雅,至少客廳裏的這些物件,全都是真品。 就在這時,一箇中年人的聲音響起。 “是什麼風,把吳先生吹來了?哈哈,來者即是客,我早就久仰吳先生大名。” 關於吳良,梅一庚是知道的。 當初吳良可是上過鑑寶節目的人,還曾經在鑑寶節目上打臉林正德,作爲酷愛古玩的梅一庚,自然不會放過任何一期鑑寶節目。 吳良起身對梅一庚微笑道:“梅先生,你真的很有雅興啊,這套陳壽福大師製作的紫砂茶壺,造型算得上別緻,是件品相不錯的物件。” 這件紫砂茶壺,雖然算不上稀世珍品,但也還不錯了。 真正熱愛古玩的收藏家,不會以價錢論優劣。 玩的就是雅興。 梅一庚聽到這話,瞬間就來了興致。 人生在世,難覓知己,尤其是古玩這一行,有個志同道合的朋友,真的是難上加難。 那些研究院的老專家,學院氣太重,梅一庚跟他們玩不到一塊。 而富豪圈的朋友們,真正懂得古玩的人又太少,大多數都是附庸風雅,買古玩放在家裏作裝飾用。 在華都,梅一庚跟錢名科錢名舉兩位老兄弟關係還算不錯,不能說是至交吧,但也是熟人了。 平時梅一庚就喜歡和錢名科和錢名舉交流,自從林正德虛僞的假面被拆穿後,梅一庚便不再與此人有任何交集。 不過,年輕一輩人之中,梅一庚還從未與誰聊過。 雖然吳良還很年輕,但是梅一庚卻對吳良很重視。 “吳先生好眼光,這確實是清末民初制壺大師陳壽福的作品,我總共有他的作品三套,這是其中一套。”梅一庚高興的介紹道。 看樣子,梅一庚十分滿意自己的收藏成果。 “這桌子也不錯,料子可以,紫檀木料子,就是這椅子有點問題,椅子腿是修補的,雖然用的還是紫檀木料子,但是看料子的時間其實是對不上的。” 什麼料子,料子的年份,吳良一眼就能識別。 客廳裏的整套傢俱,都是年份相同紫檀木料子,唯獨左邊這張椅子的腿部,是用晚幾年的料子修補上去的,實際上極其難以甄別,可任何古玩都逃不過吳良的眼睛。 這裏的紫檀木料子,可都是老物件,並不是現代的料子,稀罕着呢。 梅一庚拍手叫好,說道:“吳先生說的沒錯,這根椅子腿確實是我後期補上去的,原來這張椅子有缺失,但是想要找一根年代相同的料子實在太難,我只好費了好一番力氣才找到相似年份的料子,本來我覺得已經很難分辨了,結果還是逃不過吳先生的眼睛,吳先生果然是個地地道道的行家!” 並不是華都所有的富豪,都對吳良充滿敵意。 與吳良作對的人,基本上都與吳良存在利益衝突。 而梅一庚擁有的,是與吳良相同的興趣愛好,自然會善待吳良。 “梅先生過獎了,我只是略懂,略懂。”吳良謙遜的迴應道。 吳良並不想在任何人面前,毫無保留的展現他的能力,他真擔心會把別人給嚇到。 剛纔對紫砂茶壺和紫檀木桌椅,進行了一番點評,也僅是小試牛刀。 其實,他能說出更加細微細緻的地方,只是不想多費口舌,點到爲止即可。 梅一庚可從來沒敢小看吳良,也沒來得及問吳良今天前來到底是所爲何事,就要拉着吳良去幫他看一樣藏品。 “吳先生,我有一口端硯,想讓你給掌掌眼,這東西我還真看不透,拿給錢家兩位老哥給看,他們也拿不定主意,今天恰好有機會,就請吳先生給瞧瞧吧。” 梅一庚對待吳良,是真的尊敬。 吳良也不擺臭架子,對梅一庚說道:“梅先生儘管說,如果有可以幫得上忙的,我一定會盡力而爲。” “那好,請吳先生跟我來書房,幫我看看這口端硯到底什麼來歷。”梅一庚這就邀請吳良上樓。 書房在二樓。 梅一庚帶着吳良,來到書房。 書房很大,內有古玩藏品。 這裏的古玩,基本上文房四寶。 就連掛毛筆的筆架,也是古玩。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梅一庚還真是講究。 “吳先生,請坐。”梅一庚請吳良坐下,態度依然客氣。 緊隨其後,梅一庚便拿出一口端硯,放在吳良面前。 “吳先生,據我考證,這大概是唐代玄宗年間的一口端硯,但具體是誰所用之物,我還並沒有研究透徹。” 說完這句話,梅一庚又遞給吳良一隻放大鏡。 “吳先生,有勞了。” 吳良看古玩,從來不用放大鏡。 然而,吳良還是禮貌性的接過放大鏡,拿在手裏。 也就是在接過放大鏡的瞬間,所有有關這口端硯的信息,便全部出現在他的腦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