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章 李老粗農家菜
“柳鳴,你有什麼好辦法呢?”對於柳鳴這個鬼精靈,葉詩嵐可是有很深的瞭解,於是,葉詩嵐饒有興致地問柳鳴。
“節目剛剛開始的時候,你們搞一個節目互動的活動,只要發短信去欄目組,就有機會播出短信,還能參加抽獎。節目結束的時候,就抽獎。獎品可以是商家提供的產品,也可以是話費。這樣的話,觀衆就能從頭到尾看這個欄目。”
柳鳴話音剛落,葉詩嵐就不禁向柳鳴豎起大拇指:“你是怎麼想到這個小竅門的?”
“嘻嘻,我參加過好幾個電視節目的短信互動,得過幾次獎呢!雖然獎品不是很貴重,但這份驚喜,讓我感覺很開心。特別是每天晚上當場開獎,讓我覺得這個欄目值得信賴。”
柳鳴把自己的經歷說出來,這樣就更有說服力。
葉詩嵐把大家的一些意見和看法,都記在心裏,回到電視臺後,她一定要把“民生一線”欄目做起來。
“詩嵐,你真的想做這欄目啊?這可是很辛苦的事情。做得好,功勞領導領去了。做得不好的話,到時領導可要批評你呢!你可要做好心裏準備啊!”
“沒事,我是個新聞人,我只想做新聞事。什麼艱難困苦,我都不怕!”
“好,有骨氣,就憑你這句‘我是個新聞人,我只想做新聞事’,我加大力度支持你,現在,我就向你報一個料。”
“真的啊?你又發現了什麼新聞線索?”
陳二餅馬上告訴葉詩嵐,川南縣正打算全面推廣荷眉鎮開辦“便民服務大廳”的做法,過幾天,荷眉鎮會召開一次現場辦公會,學習荷眉鎮的做法。
“切,我還以爲是什麼,還不就是宣傳你那個鎮。”杜香琳聽過陳二餅的話後,有些不以爲然,“你這個新聞不是上過電視了嗎,還有什麼好報道的。”
“你知道什麼啊,俗話說,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僅僅是荷眉鎮一個鎮搞便民服務大廳,成不了大氣候。如果全縣的鄉鎮都辦這件事,那就有轟動效應了。”陳二餅振振有詞地反擊杜香琳。
“你們兩個說得都有道理。但一件事情,報道過一次,第二次報道的時候,觀衆就會產生視覺疲勞,我們還是要多挖掘更多更新的新聞。”
葉詩嵐的“一錘定音”,讓杜香琳爭贏了陳二餅,杜香琳朝陳二餅扮了一個鬼臉。
“好啦!好啦!大家都別爭啦!肚子好餓,我們去哪裏喫飯?”柳鳴的提議,馬上得到大家的響應。
杜香琳提議去她的西餐廳喫,要不去皇宮大酒店喫也行。陳二餅覺得,去飯店喫,大家縮手縮腳的,不如去大排檔,這樣才能更加放開手腳喫飯喝酒。
“是啊!不管去你家那個餐廳,服務員總是爲你提供最周到的服務,我們坐在哪裏,總是感覺有點不自在。”
葉詩嵐也贊成去大排檔喫。
陳二餅開車到龍江邊,找了一家叫“李老粗”的農家樂餐廳。
從外面看上去,這間餐廳很簡陋,可進到裏面,卻發現幾個小房間都有客人,河邊的餐桌,也都差不多坐滿。
“這間餐廳生意這麼旺,做出來的東西,味道肯定不錯。”葉詩嵐隨口說道。
“是,這間大排檔的賣點是返璞歸真,聽說這裏的菜都是用土竈、木柴來做的,而且,店裏的豆腐也是老闆親自釀的。”杜香琳介紹道。
“你來過這裏喫?對這裏很熟?”
“我沒開這裏喫過,不過聽說過這裏。葉記者,你要知道我的職業是做什麼啊!我家在縣城可開了兩個有名的餐廳。如果我對川南縣城的飲食業不瞭解的話,我早就喝西北風去了。”
大家找到到一張空着的桌子坐下,不一會兒,就有一個胖胖的中年婦女走過來,問大家喫什麼。
葉詩嵐想起剛纔杜香琳的話,便反問那中年婦女,都有些什麼喫的。
中年婦女見葉詩嵐講普通話,知道葉詩嵐是外地人,可能沒來過“李老粗”喫飯,便介紹起來:
“我們餐廳的菜不多,只有雞、鴨、鵝、魚、豆腐、腐竹、蘿蔔、青菜等,但這些菜都是農村自家養的或種的,味道正宗,原汁原味。”
“怎麼能保證是正宗的農家菜?”葉詩嵐問。
“你可以進去我們廚房看,等下喫的時候,如果你覺得味道不正宗,可以不付錢。”
中年婦女的回答,倒是讓葉詩嵐吃了一驚。“覺得味道不正宗,可以不付錢”這樣的大話,可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說出來的。
陳二餅點了一隻鴨子、一條魚,一個蘿蔔炒腐竹,還有一個青菜。另外,陳二餅又要了兩斤“土炮”。
這個“土炮”,可是真正的“土炮”,不是二餅他們賣的“土炮”。
中年婦女寫了菜單後,轉身就去廚房。葉詩嵐拉上柳鳴,跟着那中年婦女,也去廚房看一個究竟。
進到廚房,葉詩嵐發現,裏面竟然有一個簡陋的小作坊。大排檔所用的豆腐和腐竹,就是這個簡陋的小作坊裏生產的。
小作坊剛剛生產完一批豆腐,土竈還的熱的。葉詩嵐往竈裏看了看,裏面燒的,確實是木柴。置身小作坊,可以聞到一股淡淡的豆香味。
看來,中年婦女說的,大排檔的材料,都是原汁原味的農家風味,確實是有一定道理的。而且,這個大排檔的客人也很多,看來,在當地是挺有名氣的。
重新回到餐桌後,陳二餅問葉詩嵐都看到些什麼,葉詩嵐如實回答,並問二餅:“可我只看到裏面的豆腐和腐竹是自己做的,那些雞鴨魚什麼的,也能保證是農家的嗎?”
“唉,你還說是見多識廣的記者,怎麼可能完全相信商家的話,只要他店裏上來的菜,味道比其他店裏的菜好喫,那就可以了。”
陳二餅見葉詩嵐愛打破沙鍋問到底,也就充當起“解密人”身份來:如果那些雞鴨魚的,全部都是農村喂谷、青菜和青草長大的,哪裏有這麼多雞鴨魚肉給大家喫!
一般“農家樂”大排檔的做法,往往是在市場上買回一些雞鴨魚等,放在專門的地方飼養,在放養雞、鴨、鵝的同時,只給這些雞、鴨、鵝喂谷、飯粒和青草,池塘裏的魚也一樣,買回來後只喂青草。
經過一段時間的純天然餵養,雞、鴨、鵝和魚的肉質就起了變化,喫起來沒有飼料和藥水的味道,更多的是肉香味。
“怪不得這裏的老闆這麼自信,原來這裏的菜式味道還真的比較接近農家味道。只是,這種農家味道,是造假造出來的。”葉詩嵐恍然大悟。
“這種造假,也給大家過濾了一下那些氾濫的激素和農藥,喫起來不但味道好,而且比較安全。”陳二餅解釋道。
很快,大排檔的菜端了上來,都是大盤大盤裝着的,葉詩嵐第一個下筷子去嘗,果然,味道比城市餐廳好多了。
“不錯,不錯!我喜歡喫。”
柳鳴喫過後,則馬上聯想到杜香琳的餐廳:“香琳姐,要不我們在餐廳也搞一些類似的農家菜,招攬客人。”
看着柳鳴時時爲餐廳着想,杜香琳很是欣慰,她微微搖了搖頭,說:“柳鳴,餐廳的定位不同,所採取的策略也不同。愛琴海作爲一個知名的西餐廳,做了這麼年,早已經形成自己的特點,有自己固定的客源。我們沒必要去迎合。至於皇宮大酒店那邊,比這裏更正宗,更好喫的東西,多得是呢!更加沒有必要學這種做法。”
陳二餅會意地看了看杜香琳,還有一些話,杜香琳沒有說出來,那就是,在皇宮大酒店,有不少正宗的野味,只要是熟人,都可以偷偷摸摸地點那些菜。那些菜的價格高得嚇人,點的人卻很多。
大家歡歡喜喜地喫過“李老村”農家樂的大盤菜後,葉詩嵐還覺得有些意猶未盡:
“二餅,我從來沒喫過這麼清甜的蘿蔔炒腐竹,蘿蔔鮮嫩多水,腐竹還有豆香味,不像城市的腐竹,不管怎麼煮,都有一種吊白塊的味道。”
“那你以後有時間就多來川南走走看看啊,要不你專門給川南拍攝一個專題片,就叫‘舌尖上的川南’,怎麼樣?”
“好啊!好啊!能嚐盡川南美食,又能完成工作,這樣一舉兩得的事情,還真難得呢。”
“我知道我們荷眉鎮有個地方,養得魚,從小到大,全都是喂青草,從來不喂飼料。等你有空的時候,我帶去採訪一下。”
這時,陳二餅突然想起萬歲山腳的楊林回村養魚的事,二餅這才發覺,原來,楊林還真是有眼光,早就瞄準了原生態的魚養殖市場。
怪不得他一直神神祕祕的,說要回去養魚。看來,楊林在城裏搞裝修的時候,這小子肯定沒少來這些大排檔喫,纔想起回家養魚這事。
“二餅,你說的是真的嗎?荷眉鎮真的有人這樣養魚?”葉詩嵐問陳二餅。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