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唐安VS陈跃然(三) 作者:未知 拱你妹! 满嘴之乎者也的酸儒,连句话都不会好好說,只知道空谈。唐安心裡不屑,道:“师兄也說了,纲之本在于为民,那岂不正是应了民为国之根基一說?” 众人听他這么說,顿悟原来他是要套陈跃然自己說出纲乃为民這样的话来,暗道這小子果然狡猾。 “师弟错了。”陈跃然不中他的计,道:“愚兄刚才說的是‘纲之道在于为国为民’,先有国,后才有民。” “百年過后,民仍为民。可是国若破了,从此便再也无国。”唐安說道,“师兄的错误,在于尚未明白国的定义。国的意思是有土地人民和主权的联合体,三者缺一不可,若沒有民就根本不能称之为国。” “但只要有国,纲便不会消失。有纲方可治国,后而兴民。”陈跃然微微皱眉,想不到唐安竟如此犀利,抓住他一点小小的语病就穷追猛打。“纲的制定,耗费了无数人的心血,是贤人智慧的精华。唯有寻纲而行,才能治有所成。譬如我們书院,人人都知道该遵礼义行事,忠孝悌之道,故而成君子之名。国家亦然,士大夫凝力苦思治国之道,方成我大唐今日威加海内之势。” “好!” 天字甲班的人听陈跃然說的精彩,带头鼓起了掌。 “本末倒置,错的离谱。”唐安不屑道,“师兄所言,唐安实在不敢恭维。子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孟子云‘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古代先贤为什么這么說?因为他们从诸侯争霸的成败兴亡中看到了百姓的重要性。历代贤明君王也懂得這個道理,所以才会以民为天,因为他们知道君民好比舟与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谓‘攘外必先安内’,师兄刚才說我大唐近日有威加海内之势,也是因为内部平定,百姓富庶,才能让我大唐将士能够沒有后顾之忧的一致对外。說来說去,這都是民众的力量。” 听唐安說的起劲,地乙班也不甘示弱,拼命鼓起了掌,還挑衅的冲天字班的人挤眉弄眼,那意思是:看到沒有,咱们地乙班的人跟你们头号才子比斗都丝毫不落下风哩! 陈跃然道:“民众的力量不可忽视,但是我們今日所论之分主次。若是无纲,百姓便会沒了指引和方向,如同一盘散沙一样,那国家如何能有力量博弈天下?” 唐安道:“人之所以为人,便是因为人有思想,有目标,有野心。从原始社会演变至今,人才发展成了现在的规模。我們的朝代在变,制度在变,有些朝代的人们生活反倒不如从前,這是不是說明歷史在倒退呢?” 唐安的话如同一把利剑,直刺陈跃然胸口。既然时代在前进,那汲取前代教训的后代们,在纲领制定上自该更好才对。简单的一句话,却是对陈跃然纲领论最好的打击。 陈跃然略一沉思,道:“纲领虽然是一方面,却也要看施政者。若是施政不到位,难免让一些好的纲领难以贯彻。” 這番话未免有些牵强,也恰恰应了薛临渊对陈跃然“灵活不足”的点评。 唐安见他应变不足,临时发力,道:“师兄此言差矣。就算是有好的纲领,为何贯彻到最后,一些朝代仍旧灭亡了呢?难道他们的纲变了嗎?” 陈跃然吞了口口水,张了张嘴刚要說话,唐安却沒给他這個机会,自顾說道:“当然不是。政策還是好政策,只是当政者只图享乐,滋生腐败,忽略了人民的感受。老百姓是最善良也最实际的群体,谁能带他们過上好生活,谁便是他们的希望。若是生活只有压迫,等到老百姓忍无可忍,自然要奋起反抗,這便是一些朝代灭亡的本源,也是人民力量的体现。” 陈跃然思路已然有些凌乱,道:“军队的建立人才的选拔,這些都是纲的功劳,是士大夫的功劳,是满朝才俊的功劳。民虽重,可大都胸无长物手无寸铁,他们既不能上前线打仗,又不能入朝为官,又怎么能是决定性的力量呢?” “因为他们是大唐最为广大的群体,是利益的最终体现。他们的要求,才是国家真正应该关心的。”唐安說道,“要知道,你所說的军队士大夫,也都是从千千万万黎明百姓中走出去的!這些上层建筑,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基础之上。沒有社会的发展和民众的铺垫,就不会存在這样的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第一次听见這样的說法哎,不過倒是蛮贴切的。 “這……”陈跃然有些紧张,冷汗不自然的冒了出来。 唐安得理不饶人,道:“至于‘胸无长物手无寸铁’……陈兄,须知不是谁都能像你這么好命,生来就有好家世,更多的人是生在困苦的农户家。他们无法選擇出身,但是他们却可以通過努力,给你们提供美味的粮食美丽的衣裳,交给国家充足的赋税,让我們大唐国富兵强。就好像黑夜给了我們黑色的眼睛,而我們用它来寻找光明一样。在我看来,他们才是最可爱的人!” “唐安,你好厉害!” “唐安,我們永远支持你!” “唐安,你才是我們心目中的第一才子!” “唐安,加把劲,打到陈跃然!” “打到陈跃然!打到陈跃然!” 一句“黑色眼睛为寻找光明”,让周围才子大为惊叹,如痴如醉。尤其是地字乙班的学子们,见唐安說的铿锵有力,竟然将墨玉书院第一才子陈跃然驳的落了下风,一個個激动地脸色惩红,拼了命的鼓掌,简直像手掌不是自己的一样。坐在主评位置的唐海细细琢磨,眼睛越发的明亮起来。 這么美的句子,是他想到的么?這個家伙,脑子裡究竟都装了一些什么东西? 观众们固然看的痛快,但是身在局中的陈跃然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头上冷汗涔涔而下,沉默了半晌,两只眼睛四处游动,道:“纲乃国之本,试想一下,如若沒有纲来统筹全局,便沒有了立法,沒有了制度,沒有了规矩,那百姓便如同一群无头苍蝇一般沒了方向,這样的国家,唯有灭亡一途。所以纲的制定,原本就是为了百姓。” “哈哈!”唐安大笑道:“师兄說的好,纲原本就是为了百姓,那便是为百姓服务的,而百姓又为国之根基,由此来說,民为主,纲位辅,咱们還需要辩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