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九章:平地一声雷
這可真是平地一声雷!
這段时日弹劾太子的折子是有几道,但多数不過一些芝麻绿豆大的小事,大家都沒怎么入心,可今儿這......
御史弹劾太子不堪为储君,這是要让皇上废黜太子不成?!
這可不是小事,朝堂上顿时就炸开了锅。
有支持的,自然也有反对的。
不過,发声的暂且倒都是些小官,前头站着那几位,却是一直沒出声呢。
大家心裡都明白,举凡大事,那都得是前头站着那几位朝中众臣,国之柱石开口商议才行呢,下面這些小鱼小虾闹的再欢实,也沒什么大用。
可闹腾沒什么大用,但這话,却是都入了大家的心了。
太子不堪为储君,那谁堪为?
如今皇家长成的皇子,也就大皇子和太子了,大皇子早封了瑞王,太子也早封了太子,余下的几位皇子,年岁最大的三皇子,也不過才十一,還不成事,自古长幼有序,嫡庶分明,太子为皇上唯一的嫡子,自然而然应该是储君的。
可這個個自然而然,也不是绝对的绝对。
倘或太子真的德行有失,那储君的位置也不是沒有可能换人来做。
毕竟,废立太子的事情从前也不是沒有過,既有這個先例,那如今......
不行,可不能再想下去了,再想下去,說不定就是动摇国本的大事了!
不,眼下不也是大事么?
督察院御史有纠劾百官,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之责,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天子有错都纠得,何况還只是储君的太子呢?
可是,拿還未查明的案子来弹劾太子失德,是不是也有点儿過了?
御史被杀一案,案情尚未明朗,這些人便借着這件事弹劾太子德行有失,這也太急躁了些吧?
不過,急不急的,主要要看的,只怕還是皇上的态度。
那皇上,到底是什么态度呢?
思及此,众臣不由全都去看皇上的反应。
可皇上的反应,却有点儿不清不楚。
皇上沒管弹劾太子的折子,而是先去问刑部尚书王忠肃:“王爱卿,昨儿那件案子,查的怎么样了?”
王忠肃被单独点名,只好先站出来回话:“回禀皇上,案子正在查,因刘大人被杀之时,并无目击证人,只凭一個伤口,臣等還不敢断案,如今正在寻找更多的证据,力求尽快将凶手缉拿归案。”
這话多少有那么点儿搪塞的意思,但因为是从王忠肃嘴裡說出来的,這搪塞的意味便不明显了。
王忠肃是忠君派,深得皇上信任,所以,皇上听了他這话也并沒有生气,更沒迁怒,只說:“既然如此,爱卿等就尽快破案吧。”
王忠肃等主理御史被害案的几位大人们闻言,皆俯首称是。
皇上這才又点了太子出来:“太子,几位大人說你不堪为储君,你怎么說啊。”
大家似乎都沒想到皇上這么直接,不由都有些吃惊。
太子倒是很镇定,出列一步,朝皇上揖手一拜,尔后道:“回父皇的话,儿臣不敢认下這种罪名,儿臣自认问心无愧,绝对沒有因私怨迁怒刘大人的想法,還請父皇明鉴。”
皇上闻言,捋了捋胡子,淡淡嗯了一声,沒再說话。
過了一会儿,又点了两位相爷,问他们是什么意思。
左相和右相闻言,口径倒是挺一致,都說案子還沒查清楚,不宜過早下定论。
皇上听了点点头,說:“朕也是這個意思,既然如此,那就等案情有了进展,再议此事吧。”
然后,就叫了退朝。
大皇子一直在等着皇上问自己的意思,不想皇上压根儿就沒问他,而是直接叫了退朝,脸色不由一变。
正要說话,被兵部尚书汪德蒲一把拽住了,“殿下慎言!”
這么一耽搁下来,皇上便已经走了,群臣三呼万岁,大皇子也只能甩开汪德蒲的手,跟着拜了下去。
汪德蒲被大皇子当众甩了胳膊,脸上也是颇挂不住,但当着众臣的面,也只能咬牙忍着。
皇上走后,百官陆续出了大殿。
大皇子不顾汪德蒲的阻拦,快步跟上太子,声音不低地讥讽道:“太子真是好雅兴,居然還有心思体验什么民间之乐!”
這是讽刺太子昨日說出宫体察民情一事呢,但更深层的,只怕是要讥讽太子谎称自己出现在云华楼只是巧合。
太子闻言倒是淡定,也不生气,转头朝大皇子微微一笑,端方持重:“皇兄過奖了,本宫身为南诏储君,自然有体察民情之责,父皇曾說過,治国之道,当以民为本,本宫自然不敢忘记。”
大皇子听太子拿皇上說的话来堵他,双眼一瞪,厉色尽显,但到底也沒說出個反驳的话来,反倒自己气個够呛。
太子呵呵一笑,朝大皇子微微揖了揖手,“若皇兄沒有别的事,本宫便先走了。”
說罢,便不再理会大皇子,转身走了。
大皇子从太子的表现中读出了浓浓的不屑跟嘲讽味儿,气得胸前一起一伏,周身弥漫着生人勿进的气场。
汪德蒲在后面见了這一幕,不由大失所望。
真是竖子不堪与谋啊!
他忍不住怀疑,就大皇子這样的,难道真能担得起储君之责?就算他们将他推上那個位置,他就能守得住嗎?
一個接着一個的疑问从汪德蒲心底冒出来,让他心裡越发的沒底。
“汪尚书怎么站在這裡呢?”
正疑惑间,忽听身后传来右相的声音,汪德蒲立刻回過神来,收敛了心神,恢复高深莫测的模样,摇头說:“沒什么,相爷這是不忙了?”
右相闻言捋着胡子笑了笑,說:“哪能呢,事可多着呢,不過见汪尚书愣在這裡,以为有什么不妥,便来问问,汪尚书沒事就好。”
“劳相爷挂心了,汪某无事,”汪尚书客气地拱手道谢,“既然相爷事务繁忙,那汪某就不打搅相爷了,請。”
“汪尚书客气了,汪尚书先請。”右相也客气道。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