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六章 大體老師

作者:安溪柚
不夠話又說回來了,溫大偉選擇波斯尼亞海軍“巴布爾”級驅逐艦除了可以隨便折騰之外,最重要的一點這是波斯尼亞前政權從美國購買的產品。

  即二戰時期建造的“艾倫·薩姆納”級驅逐艦。

  雖說是40年的產品,但在出售給波斯尼亞時,美國的生產商按照波斯尼亞的要求但對該型號進行了有針對性的改進和升級。

  其中最爲重要的一點便是在其上加裝了一套四聯裝的“標準”—1MR防空導彈,成爲當時波斯灣地區首屈一指的防空型驅逐艦。

  當然,如果波斯尼亞政權沒有更迭的話,基於美國海軍“斯普魯恩斯”級導彈驅逐艦爲藍本打造的“基德”級導彈驅逐艦也應該停泊在波斯尼亞的港口內。

  要是能在“基德”級身上好好折騰折騰株江廠這邊自然是求之不得,可惜歷史是無法改變的,但也不要緊,波斯尼亞海軍的“巴布爾”級驅逐艦作爲老舊艦艇改裝防空驅逐艦的藍本已經足夠株江廠學到不少東西了。

  甚至某些現實意義相較於那些新銳戰艦更大。

  畢竟國內海軍的艦隊防空壓力並不小,如何在經費不足的情況下,利用老舊的艦艇平臺打造具備一定防空能力的改進型艦船,是近些年海軍非常熱的研究方向。

  而陷於國內薄弱的技術基礎,相關的研究工作進展的並不順利,以至於定型的幾個型號的艦空導彈都因爲種種原因並沒有得到海軍的青睞。

  從外部進口相關係統到是取得一定的進展,但總體上都集中在20公里以下的近程點防空系統上。

  對於單一艦隻來說勉強夠用,但對整個艦艇編隊來說就有些不夠看。

  問題是目前全球範圍射程超過20公里以上的區域艦隊防空系統只掌握在美國和蘇聯兩個超級大國手裏。

  蘇聯就不用說了,這年月老毛子飄得很,人擋殺人佛擋殺佛的姿態,根本沒法接近。

  至於美國人到是挺熱情,反正都是生意,關鍵就是看錢多錢少的問題,只是讓人不爽的是,美國人總喜歡搞些奇奇怪怪的附加條件。

  比如某某情況你不能用我賣給你的導彈;某某情況賣給的導彈需要被我突擊檢查;某某情況賣你的導彈要定時提供相關數據……

  搞得麥道導彈的人總有種錯覺,那就是自己花錢買了導彈,可又沒真的買到手!

  因此國內也就對美國貨沒啥指望了。

  自己能力一般,水平有限;國際上由找不到穩定可靠的貨源,艦隊區域防空導彈這事兒就跟死水一樣僵在哪兒,動都動不了!

  在這一背景下,波斯尼亞海軍的兩艘“巴布爾”級驅逐艦纔會被溫大偉給盯上,因爲上面的美製“標準”—1MR防空導彈那可是貨真價實的區域防空導彈。

  最大射程32公里,配合半主動雷達制導方式,令“標準”—1MR防空導彈擁有極佳的精準度和抗干擾能力。

  更爲重要的是“標準”—1MR防空導彈開啓了一個全新的時代,給予這個型號優良的氣動佈局,美國人開啓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升級進化之路。

  從最初的標準—1、標準—2,到二十一世紀的標準—3,標準—6,形成了一個極爲龐大的標準系列防空導彈家族。

  不止是美國人自己,蘇聯人同樣藉助標準導彈的氣動佈局研製出自己的SA—N7系列中程艦空導彈系統。

  這麼一款性能優良,幾乎影響整個世界區域防空走向的好東西不值得株江廠學習?

  更何況除了防空導彈外,但就艦艇本身而言也值得株江廠去研究和學習。

  要知道“艾倫·薩姆納”級驅逐艦可是被稱爲二戰時期最成功的驅逐艦,對戰後驅逐艦的設計和發展有着很大影響。

  在其基礎上美國發展了“基林”級驅逐艦和“弗萊徹”級驅逐艦,從此奠定了戰後美國驅逐艦的總體基調。

  以至於到如今的八十年代中期,美國海軍裝備的“斯普魯恩斯”導彈驅逐艦以及正在研發的下一代“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都有這些爺爺輩兒驅逐艦的影子。

  因此對於這款驅逐艦的艦體造型、船艙佈局、上層建築結構以及重點區域的的防護、抗沉性和損管系統的配置和應用是很有現實意義的。

  不管怎麼說,美國人是地地道道的海軍強國,海軍在整個部隊中的重要性超過其他軍兵種,相較於此,承襲自蘇聯的國內海軍在很多方面優勢十分明顯。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蘇聯自古以來就是個陸地國家,面對着肥的流油的歐洲大平原,用用裝甲機械化部隊一波流平推過去就行了。

  海軍的作用無非是保證陸軍部隊平推的過程中,在波羅的海-北海以及黑海-地中海的側翼安全。

  如果情況允許,見縫插針的來幾個登陸突擊也不是不可以。

  說白了,海軍並沒有脫離是陸軍附庸的本質。

  美國人就不一樣了,從立國那天起就跟孤島一樣被困在美洲大陸上,想要發展、想要貿易就得越過太平洋和大西洋這兩道天塹,想不發展海軍都不行。

  再加上二戰期間,美國和日本的太平洋戰爭打得大都是刺刀見紅的大海戰,以往書裏寫的,沒寫的實戰情況一場太平洋戰爭美國海軍算是全都力量一個遍。

  就算開局是個青銅,靠着硬刷也刷到了王者了。

  而通過多年實戰經驗積累下來的成果必然會體現在艦艇的設計和建造上,恰好“艾倫·薩姆納”級驅逐艦就是在二戰後期總結以往作戰經驗的基礎上設計出來的集大成者,不然也不可能被冠以二戰中最優異驅逐艦的名號。

  這一點對於缺乏大型水面艦艇建造經驗,特別是大型軍用艦船建造經驗的株江廠來說算是一個十分良好的範本。

  甚至從中汲取的營養比某些國家的新銳戰艦還要多。

  也就是波斯尼亞方面嚴格限制人數,不然溫大偉都準備把株江廠的幹部職工分批、分次的拉到波斯尼亞去把兩艘“巴布爾”級驅逐艦當成大體老師,好好的來幾次裝了又拆,拆了又裝的機體學習活動。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