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春日
月白中衣也被汗浸得湿漉漉的,姜瑶只觉得,喉咙似還在被那股劲道扼住。
那一幕委实真实得可怕。
仿佛一闭眼,還能看到那张脸,瘦长,眼下有道疤,面上带着阴狠,瞪着她仿佛当真要将她掐死一般。
還有那红色的帐幔,牡丹金钩,以及那男人金紫色蟒袍上的蟠虺纹玉璧…
姜瑶有些喘不過气。
被子也沉,手一掀——
咦。
沒掀动。
姜瑶垂目看去,床沿边坐着個胖墩墩的小女娃。是小阿芝,小阿芝眼睛半闭不闭,一只胖乎乎的小手還搭在她身上轻轻拍,嘴巴裡嘟囔着:“阿姐睡,不怕不怕哦,有阿芝在;阿姐睡,不怕不怕哦,有阿芝在…”
說一句,头便一点。
显然是困得厉害。
有时头点得厉害了,自己就把自己吓一跳,勉强掀开眼皮,看姜瑶一眼,又继续拍,继续嘟囔。
姜瑶莞尔。
她忍不住用手指戳了戳小阿芝的胖脸,谁知這一下,竟然把她给戳醒了。
小阿芝着急忙慌地睁开眼,先是看了姜瑶一眼,下意识露出笑,而后又似想起什么,板起了脸,似害怕般解释:“阿,阿姐,阿芝不是故意在這的,阿、阿芝是…”
只是半天也解释不出什么,一時間,眼泪就急得有些往下掉。
姜瑶却逗她:“那阿芝不是故意的,是为什么呢?”
“是,是…”小姜芝的手一下子缩起来,紧紧攥着短衫的边,看看她,那双乌溜溜的眼睛一闭,一口气直接說出来,“是怕,怕阿姐不见了!”
說完,眼睛偷偷地睁开一只,去偷看姜瑶。
见姜瑶对自己笑,也忍不住笑起来,露出两颗小米粒似的门牙。她扭扭捏捏,脸红着,說,“万,万一阿姐又跑走了怎么办…”
姜瑶忽而又不想逗她了。
多纯稚、又炽热的一颗心啊。
“她”那样待她、嫌弃她,她却還是执着地待在這世上唯一的亲人身边,为了寻“她”,一次次离开更富贵、更安荣的国公府,甚至失踪。
就像现在…因着怕“她”不见,這样的困,却也不肯去睡觉。
…从某种角度来說,這個和她同名的姜大娘子,其实拥有過很多呢。
姜瑶拍拍床边:“過来。”
小姜芝眼睛一下睁得大大的,像是不可置信,小胖手捂住嘴巴;见姜瑶点头,欢呼一声,就扑将過来。
“阿姐!”
她欢快地道。
胖胳膊绕住姜瑶的脖子。
姜瑶只觉,那冰寒的身子仿佛也被小阿芝身上的热力给暖起来了。她小小的身子,似個火球,连着噩梦,仿佛也要被一同驱逐般。
她嘴角渐渐翘起来。
忽然,小姜芝惊呼一声,那只手碰碰姜瑶脖子,立马又收回来:“阿姐,谁打你了?”
姜瑶瑟缩了下,只觉脖子被小阿芝碰触的地方,竟然又疼起来。
這才想起之前被鲁莲掐着脖子過,想来现在是紫了,难怪红玉和青雀之前给她换衣裳时,露出那样躲闪又怜悯的眼神…
姜瑶自己却已经不在意了。
但很显然,小阿芝很在意,那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又开始沁出泪。
姜瑶便道:“那是因为啊,被大坏蛋打了。”
“大坏蛋?大坏蛋是谁?告诉阿芝,阿芝要去打她!”小阿芝在她怀裡握握拳头。
姜瑶道:“可现在的小阿芝打不過啊。”
她低头,看着怀裡已经开始掉金疙瘩的小女娃,道:“那要不這样?以后小阿芝好好练武,等连练好武再去帮阿姐教训他,好不好?”
小阿芝拼命点头:“阿姐放心!阿芝以后一定好好练!要向大哥哥、二哥哥那样,做一個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她小拳头伸伸:“那样,就可以保护阿姐了!”
姜瑶哈哈大笑,她沒去纠正小阿芝,告诉她一個小女娃是不可能修炼成大丈夫——可她也不知道,自己随口一句哄小孩的话,竟然成就了未来大雍第一女将。
而未来战功赫赫、彪炳千秋的女将军此时還是個奶娃娃,不過被阿姐略拍几下,眼皮就开始打搅,不一会,便握着拳头睡了。
睡着时,那双手還紧紧揪着姜瑶的衣襟,生怕她跑了似的。
姜瑶有些叹气:她跑古代来,难道是来带孩子的?
只是,也不知为什么,那些素来的不耐烦和坏脾气,对着小姜芝,却有些发不出来。
她有一下沒一下地拍着小女娃,看向窗外。
窗外一轮下弦月挂在树梢。
又有淅淅沥沥的雨下下来。
姜瑶脑子裡又开始盘旋起那個梦。
她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那么在意這個梦。
可梦裡的一切,都太真实了。
每一处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
而最令她在意的,却是梦裡的“自己”,那個“自己”睁眼时眼裡的绝望和深浓的戾气,简直令她不寒而栗。
“她”要对她說什么?
是恐惧,是哀求,還是…
预警?
那脸上有道疤的人又是谁?
姜瑶又开始梳理原书剧情。
按照进度,很快就要轮到王清玄以一把古筝“焦尾”,在春日宴上大放异彩,名动长安,成为整個长安众多世家子弟、勋贵儿郎的梦中情人了。
而姜大娘子呢…
啊,笔墨太少。
大约是进了大慈恩寺,不堪寺庙清苦,以及曾经得罪之人接二连三的“来访”,正着急求脱身之法…
后面的剧情是什么来着?
啊,对了,后来姜大娘子病急乱投医,寻了個曾经爱慕她的人投奔,奈何那人是個软骨头,在大乱之际将她献给贵人以求庇护,那是個有着奇怪癖好的贵人,姜大娘子不堪折辱逃跑数次,最后被活生生折腾死了,丢在一副枯井裡,以至于压根沒熬到十万北梁铁骑踏平王都、重振太平的一天…
难道那個有着奇怪癖好的贵人,就是那梦裡人?
…
乱七八糟的念头,随着渐渐袭来的睡意,一块消逝了。
姜瑶抱着小姜芝,渐渐睡着了。
月光透光窗幔,照在這一大一小一对人儿身上,仿佛给她们罩上层温柔地纱。
—
姜瑶等醒来时,手都麻了。
她瞪一眼怀中小胸脯還在一起一伏、睡得正香的小胖女娃,手却轻轻往外伸,对着掀帐幔进来的红玉比了下唇,而后,指指外面,轻巧下床。
盥洗,换衣,打扮。
一切都轻轻的。
红玉掩唇笑:“還是第一次见大娘子对小娘子這般耐心。”
姜瑶却并不觉得這是什么耐心。
左不過是怕那小娃娃醒来吵闹罢了。
等一切理完,便指了指外间,一行人轻巧地過去。
—
外间因着雨,天空還阴沉。
一盏琉璃花灯点亮。
姜瑶坐在酸枝木如意纹桌边,手支着下颔,等青雀提朝食過来。
她不知想到什么,有些微微出神。
红玉一眼,又一眼地看她。
眸光总是忍不住落到姜瑶那半敞着未系的脖颈,原先那纤纤惹人的细颈经過一夜的发酵,显得越发紫胀了,有种狰狞可怖。
不必去看都知晓她经受了什么样的催折,也不禁叫人猜测起那掳她之人的硬心肠。
這样的女儿家,放在寻常人家,恐怕要寻死觅活地上吊了。
便不上吊,恐也要以泪洗面,终身愁苦。
可面前人却仿佛根本不受影响似的,只略略有些恍神。
红玉一边咋舌于姜瑶的“不知耻”,一边又有些羡慕于她的自在,连她也說不明白,到底哪些多些。
正散乱着思绪,却听一道清又软的声音传来:“红玉,你知不知道,长安城裡有哪位贵人,眼睛下面有疤?”
红玉低头,就见桌边那小娘子半仰着头,那双眼清澈得见底,她還在对她比划:“那道疤不长,大概這样。”
红玉愣了下,才回答:“婢子不记得,不過,若哪位小娘子眼下有疤的话,怕是不愿出门。”
对方一怔,补充道:“是位郎君。”
红玉:……
她忽而有些无奈。
对方却似感觉到了她的意思,面上那点气就出来:“不是那种郎君!”
两人对了一眼,忽而都笑出来。
红玉笑自己居然被带得這般荒谬,竟敢這般大胆,可不知为什么,待在现在的姜大娘子身边,她总是有些過分放松。
她整整面色,认真想了想,還是摇头。
于是,那小娘子便像泄了气,趴在桌上:“這样啊,难道我得去春日宴?”
“什么宴?”
红玉沒听明白。
小娘子便挥挥她瓷白的小手:“沒什么,跟你沒关系。”
“罢了,”她直起身子,面上忽而又带起精神气起来,“你去催催青雀,朝食都带哪儿去了,怎么還沒来?”
“是。”
红玉莞尔,转身出去找青雀。
才走到廊下,就见正院的连翘打了把伞,顺着红木游廊进来,身后還跟了個婢子模样的人。
那人披着蓑衣,脑袋正好被连翘的伞遮了,只隐约见手中捧着個大匣子。
红玉只看了一眼,便热情地迎過去:“连娘子,怎么這時間過来了?”
连翘正气不太顺呢,她本来在正院呆得好好的,看着大郎君和三郎君、四郎君来夫人那請安,却被突然打发来秋桐院送人,见红玉過来,立马哼了一声。
伞也不收,只道:“喏,给你家娘子送人来呢。”
她往旁边一让,后面立马露出個人来。
一個着青衣、梳双髻婢子模样的人,脑袋上却凄凄惨惨地用白纱布扎了,手上還捧着個紫檀木镂空鹧鸪纹匣子,见红玉看来,头反而垂得越发下了,一副不敢见人的模样。
红玉惊讶:“這是……”
“我哪儿知道這是谁,反正上面让我送来,我便送来了。”连翘道,“现在人已送到,我便走了。”
說着,转身当真走了。
红玉皱了皱眉,青雀提着食盒過来,恰见到這一幕,“啐”了声:“哪来的蹄子!来秋桐院,居然敢不来拜访娘子一声!”
红玉看她一眼:“行了,收收你這脾气,莫给娘子惹祸了。”
說着,看了那扎着白头巾的人一样,道:“行了,你随我来吧。”
那人战战兢兢看红玉一眼,捧着匣子跟了過去。
顺着游廊走了一小会,就进了秋桐院的正屋。
正屋内,姜瑶沒再发呆,她似乎是早就发觉了之前在外的一幕,也不說话,只一双桃花眼儿弯弯,看着那披着蓑衣进来的人。
那人一进来,双膝就落了地。
蓑衣還在往下淌水,她将手中匣高高地举了,头却垂下去,說了句:“求娘子救我!”
桌边的小娘子,仿佛被水墨映了的画。
有一瞬间,红玉完全看不懂她在想什么。
過了会,她似回转過神来,道了声:“原来你沒死。”
那一声,似叹似喜,红玉分不清。
只是隐约间,她觉得,娘子是高兴了的。
—
正院内。
长公主脸還僵着,她年纪到底大了,一夜的雨,听得脑壳疼,此时勉强支着,想到方才那婢子进来时的场景,就有股气直钻到胸腔裡,令她气怒难言。
“她居然与那姓鲁的拜了堂?!”
“若我是她,当时就该一头撞死在柱子上!她居然還敢与那浪荡子拜堂?她知不知道拜堂意味着什么?!”
“大郎,三郎,你们說,我們府,怎么摊上了這么個、這么個不知廉、廉耻的…”
三郎君晃着扇子。
大郎君抬头看了眼座上的长公主一眼,并未吭声。
唯有小四郎君眨眨眼,懵懂地开口:“阿娘,拜堂为何要撞死啊?若那坏女人要撞死,为何那姓鲁的不撞死?這事,可不是一個人能做了的呀?”
长公主无言以对。
她如何能跟一個七岁的小儿郎說清女子名节的事儿呢?
大郎君素来不在长公主面前发言,此时却突然上前一步道:“母亲不必忧心,鲁家既将這婢女送来,无非是告诉我們,此事我們不追究,那姜…”他顿了顿,“姜大娘子声名便会无碍。”
“這我如何不知!可她,她昨日那般平静,委实、委实…”
长公主实在是第一回见到這般女子,如此不将礼教、世俗放在眼裡。但凡姜瑶昨日哭哭啼啼、百般伤心,她都不会如此。
而将這样一個不将礼教世俗放在眼裡的小娘子放府裡,她实是怕她接下来再做些什么,毁了一府的名声。
“不成,還是嫁了她去,高门是攀不得了,免得以后此事泄露,我們护她不住,不若找個家世普通的,万一事发,我等還弹压得住…”长公主扶着额,“正好,阿栩不是要办春日宴?”
“把她带去。”
“对了,”不知想起什么,长公主抬起头,“大郎、三郎,你们都离她远些。還有二郎…”
长公主忽而想起昨日满春堂下,那两人交错而過的一幕。
她心一跳,旋即立马否定了這想法。
只嗤之以鼻地想:
她可真是着了魔了。
二郎這样的性子,如何会看得上這等朝三暮四、心智不坚的女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