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宿命
楚二郎与楚家其他几位儿郎不同。
他生于军营,作为自己和长公主的第一子,二郎诞下那日,正处于大雍建国来最难的一场仗,那一场仗打的是日月无光,眼看大雍就要战败,二郎诞下的消息就传到阵前——說来也怪,天空当即就云开雾散,风头调转,原处于上风口的敌军被吹了個东倒西歪,风喑沙暗,敌方中军大将的大旗更是被吹落马下,敌军军心涣散,四散奔逃。
决定大雍命运的這场战斗就此定局。
之后,圣人龙心大悦,抱着二郎口呼“大雍幸甚,得天之福”,当场就为二郎取名为“昭”,取“日月昭昭,不及其明”的意思。
后,更是常年养于宫中,爱若珍宝,便是太子、二皇子這圣人唯二子嗣,也多有不及。
這样盛宠长大的郎君,便是整個长安城都不看在眼裡,又哪裡肯委屈自己,去屈就一個本就讨厌的小娘子呢?
姜瑶可不知国公爷心中计较,她只是走到楚昭面前。
這回,楚昭沒再避开,那双极黑极漂亮的眼睛落在她身上——
当真是個美人啊。
睫毛很长。
皮肤很白。
不過一眼,姜瑶就觉得,自己血管之内平静许久的血液又渐渐沸腾起来。
好想。
好想让那双淡漠一切的眼裡装上欲望。
最好痛苦。
最好挣扎。
最好求而不得。
姜瑶承认,她是有些变态在身上的。
不過——
可惜啊。
才跟国公爷說過,要当個好人。
大约是她眼神太冒犯了,那楚二郎一双漂亮的眉也蹙了起来,而后转過头去,对着马背上的梁国公道:“父亲,您该走了。”
梁国公骂了句“兔崽子就巴望着我走”,见亲卫却也過来催促,也就顾不得多聊,只又和长公主殷殷嘱咐了几句,才并辔上马。
在调转马头前,突然又转過头来,对着姜瑶道:“阿瑶,伯父不在长安,你可万万要收敛脾性,长安比不得边城,切记谨言慎行,莫要惹祸。”
“夫人…”
說着,他用殷切的眼神看向长公主,长公主挪开头去,高髻上金步摇晃了晃,显出对方不愿心绪,不過到底,嘴上還是应了。
梁国公這才一牵马缰,最后回头看一眼自家几位儿郎,什么都沒說,一夹马腹,啸叫着走了。
屋檐下,胖乎乎、不到八岁的小四郎君不高兴地踢了下脚边的石头子儿,道:“父亲要走,竟然一句都不给我們留,反倒给這坏女人說了一堆!”
說着,還气呼呼瞪一眼姜瑶。
姜瑶半点沒在意這沒什么杀伤力的视线,只是出神地望着梁国公消失之处——
阴雨下,乌泱泱两列铁骑如洪流一般汇在国公爷身后,不一会消失在朱雀坊的尽头。
远处
天低雨骤。
冰凉的雨珠儿斜飘进一丝儿,落到姜瑶肩上,令她沒来由生出一股萧瑟之感。
“阿姐?”
旁边的小阿芝歪着脑袋看她。
姜瑶這才回過神来,摸摸她脑袋,笑笑:“阿姐无事。”
“当真?”
小姜芝還疑惑。
姜瑶却惊诧于這小丫头的敏锐,可此时也有些心神不定,并未多說,只是转身回府时,才发觉国公府四位郎君和长公主,已不知什么时候走了。
于是,姜瑶只好先牵了小姜芝,往正院的满春堂去。
满春堂前,上回领了仆妇要来撵她的嬷嬷如门神一般堵在门口,板着一张容长脸告诉她:“夫人因国公爷之事正是伤心,如今已经歇了,大娘子和小娘子還是改日再来吧。”
這是不愿见她了。
姜瑶有点儿苦恼,不過以她性子,到底也沒苦恼多久,之后就送了小姜芝回她自己的芝兰院,秋桐院和芝兰院相距不远,从芝兰院回秋桐院需经過一個三岔路口。
三岔路口上,一树粉桃开得灿烂,有一枝探进了廊下。
姜瑶看了眼,正要转弯,却见那桃花掩映处,站着一人。那人高大阔朗,身上的铜色锁子甲被那头顶的桃花也掩上了一点粉,无端端多了几分旖旎。
姜瑶一惊,怎么也沒想到,居然会在這碰到国公府门口那位沉默寡言的楚大郎君,楚昉。
楚昉眸光落到小娘子身上。
她一身素色立在艳粉色桃枝下,說不上来,是桃花衬了她,還是她衬了桃花。那看到他的一双潋滟眸光裡,是藏不住的惊讶。
他走到她面前。
冷硬的盔甲碰撞在皮靴上,发出钝响。
楚昉伸手,从怀中掏出一物,脸硬邦邦地就递了過去:“姜大娘子所赠,恕昉无福消受。”
姜瑶莫名地看着来人手中躺着的那一方浅樱色锦帕。
柔软的浅樱色在来人粗糙的手掌中,无端多了几分旖旎。
這是…
還帕子来了?
难道姜大娘子除了众目睽睽之下掉落的写给三位郎君的情书,之前還给了楚大郎…手帕?
她不由想起,松涛院书房裡,那一地的香囊,手帕,情信…
姜瑶:……
姜瑶沒接,楚昉眸光便落到一旁撑伞替她的婢子身上。
红玉对着大郎君的视线就是一凛,大娘子可以与大郎君犟着,但她们不過是身家性命半点不由人的婢子,自然不敢与主家对着干,忙不迭接了帕子,捏在手心。
锦缎做的丝帕入手,无端端有些引人遐思。
红玉为自己无意窥得的一幕心怦怦跳。
姜瑶却已是回過味来。
她可不是古时這帮每日困在闺中的少女,楚大郎不過這眉眼情挑,她便已从那沉默寡肃裡,看出些他从前与姜大娘子的端倪。
若真是无意,又怎会暗暗留着对方的帕子?
可若是有意…
姜瑶在记忆裡搜肠刮肚,也未见有大郎君任何回应的迹象。
想来哪怕是有意,那意也只還存于方寸之间,還未及酝酿,就被那众目睽睽之下掉落的三封情折了個干净。
姜瑶最是知道,情這东西的脆弱。
就似琉璃。
再呵护不過都有可能碎裂,更何况姜大娘子這一通胡搅蛮缠大包大揽的海王样…
姜瑶有些怜悯面前人,楚昉浓眉却拧起来,不過,他也不欲和她多說,只朝她粗粗一抱拳,說了声:“叨扰。”
之后便转身离去。
姜瑶则是靠着走廊,看着对方大步流星地走入雨帘裡,只想着這老国公還真是会生。
虽說這三位郎君裡,她更偏爱二郎君那如雪山雾隐、玉剑藏锋的气质,可這大郎君却也不赖,他生得刚健魁梧,身上有着常年居于行伍的勇武,一身盔甲更是给他增添了钢铁般的冷硬。
难怪姜大娘子這個也想收了。
姜瑶又暗道一声可惜,看了眼红玉手中的帕子,懒洋洋說了句,才重新往前走。
只是在经過岔路口的一丛青竹时,似看见一截天青色刍纱影一晃,待要仔细看,却看不见了。
姜瑶带着疑惑,回了秋桐院。
這小半日功夫,外面的雨下得更大了。
豆大的雨打在庭院的花树上,将浅杏色的花苞都打落在地,姜瑶看着庭院外的天,阴沉沉一片,屋内暗得仿若黑夜。
青雀执了烛台进来,嘴裡念叨:“這天黑成這样,肯定是老天爷在惩罚坏人。”
她话一落。
才点亮的烛台竟是“啪地”一下,又灭了。
天空之上,一道闪电劈過。
“轰隆隆”一声——
姜瑶的心,竟也随之一跳。
总觉得,有什么要发生了。
—
是夜。
姜瑶醒来时,觉得口渴,叫了青雀,青雀怎么也沒来,一睁眼,发觉自己竟然到了個陌生的地方。
不再是国公府内透着闺阁气息的雅致奢靡,反倒像個男人的房间。
房内清减古着,一榻一桌椅。
榻旁的落地屏风上,還披挂了件男人的外袍。
姜瑶一惊,手肘支着便起了身来,下榻时发觉身体绵软,半点使不上力气,一路勉强撑着走到房门前,却发觉房门被人从外锁了。
打不开。
门外隐约能听到阵阵木鱼声,伴随着时断时续的经声。
木鱼…
讲经…
姜瑶悚然一惊,脑中只有一個念头——
莫非,她绕了那么一大圈,還是进了寺庙?
可她分明已经留在国公府了啊。
正怔愣时,门被人从外推了进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