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1章 股份制改造内幕
吴勇点点头,“那行,张市长,我再按照您說的几個方面再好好完善一下调研方案,最近腾出時間来立即展开对凤酒集团的调研。”
张铁军点点头,含蓄地提醒吴勇,“吴市长,你是主管工业的常务副市长,咱们南州過去一直以工业闻名,国有企业占据我們南州经济的半壁江山,虽然因为不景气,大部分国企不是完成股份制改造就是被收购,但股份制改造并不是我們南州进行经济改革的唯一出路,特别是我們的凤酒有着三千年歷史文化传承,尽管這些年发展不景气,但可不能在我們這一届市委市政府手裡给搞砸了,所以啊,這次对凤酒集团的调研,吴市长你一定要亲自抓,我和杨书记的意见是,尽可能的保留凤酒集团的国字号身份,不到迫不得已,不建议走股份制改造這條路。”
张铁军的话等于给唐诚意图通過註冊在省城的皮包公司来参与凤酒集团股份制改造的计划判了死刑,這也让吴勇感觉到,市长张铁军或许知道一些關於凤酒集团股份制改造的内幕,张铁军這番话,既有敲山震虎,又有给自己留了余地的意思。
吴勇微微一愣,点头表示认可,“张市长,您說得对,我也倾向于保留凤酒集团的国企身份,不過郑汉山昨天提出对凤酒集团进行股份制改造也能理解,毕竟他是国资委主任,這些年凤酒集团的经营很困难,除了那款年份系列的酒销售還可以,其他子品牌很难走出山南省,甚至在咱们南州本地都不太受消费者认可,如果不是去年凤酒集团推出的年份系列,集团一万多号工人的工资都发不出了,郑汉山担任国资委主任這几年,也正是凤酒集团最困难的时候,所以他才想赶紧甩掉這個包袱,建议市委市政府对凤酒集团进行股份制改造。”
吴勇有意把推动凤酒集团股份制改造一事的责任推卸给原国资委主任郑汉山。
“郑汉山同志是国资委主任,吴市长你管国资委這块儿,要不是咱们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叫停了凤酒集团股份制改造,万一改造不成功,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你說你這個分管副市长有沒有责任呢?”张铁军虽然神色平静儒雅,语气温和,但這番话的震慑力却着实不小。
吴勇听着张铁军這番话,心裡当即微微一沉,神色顿时透出了一丝局促不安,连忙点头道,“张市长您說得对,如果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我這個副市长肯定难咎其责。”
张铁军旋即呵呵笑了笑,道,“好了,吴市长,尽快把调研方案完善一下,抓紧時間调研,到时候出一份详细的调研报告,咱们上常委会讨论,对于凤酒集团是继续进行股份制改造,還是通過其他办法来解决困境,一切以常委会讨论结果为准。”
身为常务副市长的吴勇,与市长张铁军搭班子快一年時間,一直以来,张铁军给人的感觉都是温文尔雅,平易近人,說话慢條斯理的学者风格,但方才却突然一改常态,說出了一番极具威慑力的话来,這让吴勇突然觉得,市长张铁军并不甘只做一個平庸的市长,他也有自己的脾气和個性。
不過這岂不正好?一個有脾气和野心的市长,会心甘情愿活在市委书记的光芒之下,被笼罩住所有的发光点嗎?
“那行,张市长,我這就去完善方案。”吴勇点点头,当着张铁军的面,故意迟疑了一下,把拿在手裡的南洲日报放下,接過调研方案,退出了张铁军的办公室。
为了抓住南洲日报上這篇新闻报道趁机制造话题,从市长张铁军办公室出来,回到办公室后,吴勇灵机一动,心生一计,拿起桌上的座机,给市政府办主任周天鸿打了個电话過去,“喂,周主任,你来一下我办公室。”
给周天鸿打完电话,吴勇顺手拿起办公桌左上角的南州日报,装模作样的看起来。
片刻后,周天鸿過来敲了敲半开的办公室门,“吴市长,你找我。”
吴勇把报纸往下压了压,见周天鸿来了,客气地笑道,“哦,对,關於对凤酒集团开展调研的方案,我刚才拿去找张市长看了,张市长提了几点建议,周主任你给下面安排一下,让按照张市长的意见再完善一下。”
周天鸿走到吴勇的办公桌前,接過了吴勇递過的调研方案,然后装模作样的一边继续看报纸,一边自言自语,“這篇新闻报道报社怎么写的這么不严谨?南州能有现在的发展成绩,咱们市政府难道沒有任何功劳嗎?周主任,你在报社干過,你看看今天這篇报道合适嗎?”
吴勇把手中的报纸递给周天鸿。
作为政府办主任的周天鸿,负责政府办所有的发言稿、报告等材料把关,每天工作忙的不可开交,并沒有看過這天的南洲日报。
周天鸿一头雾水,满腹疑惑,接過吴勇递過的报纸,看到了头版头條刊登的關於昨天市委召开离退休老干部座谈会的新闻报道。
搞文字工作出身的周天鸿,仕途生涯的第一站就是南洲日报社负责政府事务报道的记者,又干了四年报社办公室主任,有着极高的政治敏锐性。
看完這篇新闻后,周天鸿就知道吴勇为什么会說出刚才那些话,這篇新闻报道中,竟然对市长张铁军昨天在座谈会上的讲话只字未提,仅仅只是在配图中出现张铁军的照片,通篇读完,第一感觉就是南州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在改革发展上所取得的成绩,全是市委书记杨昌坤一個人的功劳。
這样的新闻报道,极其容易给外界造成误解,說轻了是一篇不合格的新闻报道,說严重了,属于意识形态工作中的政治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