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六十六章 背后有高人

作者:公子許
吴王李恪這個布告一出,新丰县舆论纷纷。

  老百姓颇是不以为然,這位吴王殿下看上去身份尊贵模样俊俏,原来也是個样子货,与那些黑了心的富户都是一丘之貉。眼下雪灾严重,虽未到“易子相食”的程度,但多少房子被大雪压塌了,多少人被冻死,多少人挨饿?

  可是那些住着华厦美屋,吃着山珍海味,穿着绫罗绸缎,妻妾成群仆役如云的权贵富贾,却吝啬于捐赠一点点救命的钱粮,宁可让谷子堆积在粮仓裡发霉,也不愿施舍给灾民一顿稀粥。

  這样黑了心肝、为富不仁的家伙,還要给他们勒石记功?

  简直不知廉耻!

  百姓们经過那块刚刚在渭水河畔立起来的大石碑,都轻轻啐一口,心中不满。

  权贵富贾们,更是纷纷关起门来破口大骂。

  這個吴王殿下看似温文尔雅令人如沐春风,谁知道却是個如此阴险奸诈的家伙?

  自家沒有捐多少钱,這名字往石碑上一刻,不是要让新丰百姓骂上個几辈子?

  虽然都是些淤泥裡的升斗小民,骂破喉咙也不当的什么事儿,可再渺小那也是乡梓,同根同源一衣带水,這要是“为富不仁,漠视乡梓”的议论传出去,自家的名声可就要臭大街了!

  而且是遗臭万年那种!

  這对于一個生存在名声比性命還重要年代的世家,那是顶顶严重,仅次于抄家灭族了。

  可是哪怕再不满,骂完了,還得赶紧弥补。

  如何弥补呢?

  這倒是不用伤脑筋,不是怕自家捐的钱粮太少,而被百姓愤恨嗎?那就再多捐点就是了……

  对于這些世家大族权贵富贾来說,累世积余,都是家资巨万,拿出点钱粮来赈济灾情,其实一点問題都沒有,就看他们自己愿不愿意。

  吴王殿下此策一出,不愿意也得愿意了,除非想子孙都被乡梓戳脊梁骨。

  既然非捐不可,那也就顾不得与魏王李泰的约定了。

  捐一千贯是捐,两千贯還是捐,何不趁此机会,将坏事变成好事,捐一個头名出来,独占鳌头刻于石上,以供新丰的百姓世世代代敬仰,每当看到這块石碑的时候,都会竖一只大拇指,說一声“某某家恩义无双,惠泽乡梓”?

  于是,原本冷冷清清的吴王殿下住处,瞬间宾客盈门,座无虚席。

  把個吴王殿下美得冒泡,心舒神畅!

  根本不用多费唇舌,城中富户便抬着一箱一箱的铜钱,一车一车的粮食,蜂拥而至,一家比着一家,一家赛過一家!更有甚者,早晨送来三千贯,闻听别家捐了五千贯,便在傍晚的时候再送来三千贯,仿佛那钱粮都是海潮涌上来的,眉头都不皱一下,就是要一個独占鳌头!

  短短一日之内,县衙的钱库堆满了铜钱、布匹、绸缎,粮仓堆满了粮食。

  吴王殿下意气风发,大手一挥,于城中设立粥棚,百姓可免費吃食,再重金收购粮食。

  新丰的救灾行动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

  直至此时,“勒石记功”的深层原因才被有识之士剖析出来,传播于市井之间。

  灾民百姓這才恍然,原来吴王殿下的用意在此!我等愚民居然有眼无珠,将殿下如此精妙的计策误解,实在是罪過!此计设计得富户巨贾有口不能言、還要心甘情愿的拿出钱粮博一個好名声,真是高明!

  一时之间,满城皆是称颂吴王殿下贤明之声,将吴王李恪的声望推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贤王”之名,遍于朝野。

  有人欢喜,就会有人愁闷,有人高兴,自然就会有人愤怒。

  吴王李恪爽了,魏王李泰自然怒气勃发!

  他不气声望骤升的李恪,他气的是那些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富户巨贾!

  尼玛,当着本王的面信誓旦旦的說什么同气连枝,定要配合本王将吴王的气势压下去,拥护自己承继储君之位,說的比唱的還好听!

  可特么一转眼就把钱粮一车一车的往李恪那边运,你說你顾及名声,這個本王能理解,可過得去也就行了,干嘛非得争個头名、占個鳌头?

  這一转眼形势急转直下,先期取得的优势瞬间化为乌有。

  這一次兄弟斗法,魏王李泰输的干干净净,而且输的实在恶心!

  “嘭”

  李泰一脚踹飞了榻前的案几,怒目瞪着面前几位世家巨贾的当家人,怒喝道:“尔等欺我李泰良善乎?”

  吓得几位当家人两股战战,伏地請罪不已。

  杜怀恭是杜氏嫡孙,身份尊贵,同魏王李泰交情也不错,经常一同饮酒玩乐,面对李泰的怒火,他倒是不怎么害怕。

  苦着脸說道:“殿下息怒,吴王此策,确实太過阴损,吾等实是不得不如此为之啊!”

  有他出头,其余元氏、侯莫陈氏等几家也都出言附和。

  不是我等背信,实是吴王太過奸猾……

  李泰這人虽說气量不大,性格也易冲动,但脑子绝对好使,知道事已至此,多說无益,难道還能真的为了此事怪罪于這几大世家?

  這些世家自南北朝开始便盘踞在关陇,根深蒂固势力庞大,枝桠藤蔓早已渗透进大唐的方方面面,乃是自己逆取储位的最大助力,不好得罪。

  深深吸了口气,压制住暴怒的情绪,李泰缓缓說道:“吾那三哥一向自诩光风霁月、磊落坦荡,决计想不出如此阴险的计策,某觉得此事有些蹊跷。”

  杜怀恭說道:“殿下是說……吴王背后有高人指点?”

  李泰阴仄仄的点头:“必是如此。”

  侯莫陈武插话道:“莫非是那岑文本?”

  岑文本一直是吴王李恪的铁杆支持者,满朝皆知,而且此人心思玲珑智计百出,更是人尽皆知。

  李泰想了想,摇摇头:“不太像,岑文本那老匹夫一直都在本王的监视之下,但凡有点动作,绝对不可能避過本王的眼线。自从李恪去了新丰,那老匹夫一直安坐不动,不会是他。”

  看得见的敌人不可怕,最可怕的就是那种从未出现在你的视线中、等到关键时刻突然扑出来咬你一口的敌人,那是最致命的。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你连敌人是谁、有什么优缺点、有什么行事风格都不知道,這才危险。

  李泰想了一会儿,想不出個所以然,便对杜怀恭說道:“你父亲這一支在新丰耳目灵通,给某盯紧了李恪,务必打探出是谁在背后给他出谋划策!”

  杜怀恭赶紧答应下来,心裡却有些不以为然。

  口口声声說人家的招数阴险,不過是往自己脸上贴金罢了,你对付李恪那釜底抽薪的招数才是阴险呢……

  人家那是阴险么?

  那得叫阳谋,光明正大的阳谋,坑就挖在哪裡,让你看得明明白白,還不怕你不往裡跳!

  想到此处,杜怀恭心裡也好奇起来,李恪的背后到底是何高人?

  虽然不属同一阵营,杜怀恭也对那個“高人”兴趣盎然……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