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萬邦源頭,五十萬大軍討伐魔教

作者:天行賤
乾清宮內燭火搖曳,明黃色的帷幔被穿堂風掀起一角。

  崇禎猛地推開案牘上堆積的奏疏,玄色龍袍掃落幾支狼毫筆,在金磚地面上發出清脆的碰撞聲。

  他三步並作兩步跨到內閣首輔周延儒身前,袍角帶起的風將桌案上的奏章卷得嘩嘩作響。

  愛卿快說說,妖人爲何已有取死之道?

  周延儒膝蓋還未完全挺直,便被崇禎溫熱的手掌托住肘部。

  崇禎掌心微微發顫,指節因用力而泛白。

  皇上可否看過妖人的妖言妖語?,周延儒垂眸,手指撫過案上疊放的密摺,指甲在宣紙上刮出細微的沙沙聲。

  崇禎喉結滾動,想起那些大逆不道的文字,指甲深深掐進掌心,連龍紋刺繡的袖口都在微微發顫。

  他勉強剋制着怒意,從齒縫間擠出一個字:看了。

  這便是妖人的取死之道!

  周延儒突然擡高聲調,袍袖狠狠拍在案几上,震得硃砂硯裏的墨汁濺出幾點,在密摺上暈開暗紅的印記。

  他怒目圓睜,大聲罵道:此妖孽無君無父,不忠不孝,不仁不義!

  褻瀆的不僅是我大明的君父,更是天下皇朝的君主!

  周延儒說着,眼中迸發出陰鷙的光,手指用力戳向密摺,彷彿要將那上面的文字剜去。

  崇禎下意識握緊腰間玉佩,溫潤的羊脂玉抵在掌心卻壓不住煩躁。

  他看向窗外陰沉的天空。

  這有什麼意義嗎?

  難不成大明還能以此向天下皇朝借兵?

  別開玩笑了。

  先不說可不可行,即便明朝向外部借兵,哪怕是最近的滿清,需要多久?

  這一來一回怕不是要半年時間。

  周延儒見崇禎皺眉,立馬就猜到了崇禎的心思。

  他緩緩撫平衣袍褶皺,忽然輕笑出聲:“皇上以爲,若是妖人的思想傳播到滿清的疆域,會如何?”

  崇禎先是愣了一下,而後立馬反應過來。

  他鬆開了緊握的羊脂白玉玉佩,眉眼上揚,難掩激動與歡喜之色。

  崇禎仰頭大笑,笑聲震得樑上的鎏金蟠龍都微微晃動:“哈哈哈,妙,妙,愛卿的想法真是妙不可言。”

  “滿清學得是我大明的制度~~”

  說到這裏,崇禎眼瞼微垂,難掩心頭之厭惡與殺意。

  大明所在的這片土地,名曰神州。

  三千多年前,周天子將天下劃分爲九州,又將姬氏後代,以及各路功臣,冊封到九州各地開疆拓土。

  因此出現了數以千計的諸侯,以及各路神靈,河伯,地祇。

  當週朝的王都遭遇詭異天災毀滅後,各路諸侯紛紛以周朝的繼承人自居,因此開啓了春秋戰國時代。

  可問題在於,周朝的無上至寶九鼎跟着王都遺失了。

  九鼎是周王朝最強大的至寶,擁有鎮壓天下修行者的無上偉力。

  當然,這都是傳說。

  至於九鼎到底是什麼,目前已經沒有明確的說法。

  但時至今日依舊有無數人相信,九鼎是周天下統一天下,鎮壓各族的終極武器。

  而沒有九鼎的各路諸侯,根本沒有鎮壓其他諸侯國的能力。

  在彼此實力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各國只能一邊積蓄實力,一邊打嘴炮。

  然後,有趣的事情來了。

  爲了表明自己是周朝的繼承者,也是唯一的合法繼承者,位於神州最東方的強大諸侯齊國率先開始變法。

  變法的內容之一,就是仿照周朝的九州疆域劃分,將國內很多地方改了名字,稱之爲小九州。

  意味着齊國是周朝的合法繼承者,也是最重要的繼承者。

  但。

  齊國雖然強大,卻也遠不如周天子時代,並沒有鎮壓天下諸侯的實力。

  眼見齊國竟然這麼搞,其他強國哪裏可能承認齊國是周天子首位繼承人的事情。

  他們也紛紛效仿,以周朝的疆域劃分在自己國內搞起小九州,自稱爲周天子最合法的繼承人。

  一時間,天下出現了多個周朝繼承者,以及多個小九州。

  雖說時至今日,周朝後裔建立的各國若是疆域加起來,已經遠遠超過周朝巔峯時期數倍。

  但自此以後,天下再也沒有真正統一過。

  不過效仿製度的習慣倒是流傳了下來。

  一個地區,如果出現一個強國,必然會有幾個模仿該國的弱國。

  當然,這些模仿者也不是沒有顧慮。

  他們通常只是模仿強國的制度、文化、官職品級等等,不敢如同春秋戰國時期那般連國家疆域劃分都模仿。

  但!

  如果其中一個小國想要吞併強國,就不一樣了。

  他們會將自己國家的疆域劃分,以及部分重要城市的名字進行改名,儘可能的與強國相仿。

  以此向天下人宣佈,自己是強國的繼承者。

  大家同出一源。

  這樣一來,將來如果吞併另一個國家,可以省去很多麻煩。

  明朝與清朝就是這樣的關係。

  早年清朝只是大明朝北方的一個小部落,依附於大明朝以獲得庇佑。

  後來這個小部落得到機遇,逐漸發展成北方的霸主,並在北方打下大片疆域。

  而隨着勢力漸漸變得強大,滿清的統治者已經不甘於當明朝的小弟,在北方建立了大清朝。

  同樣稱皇帝。

  不僅如此,他們幾乎全面效仿了明朝的制度,以及疆域劃分!

  這可把明朝給惹惱了。

  你他孃的模仿我大明的制度就算了,連疆域劃分都要模仿我們是什麼意思?

  我大明還沒死吶。

  從那以後,明朝和清朝就成了死敵,雙方已經鬥了太久。

  在這期間,清朝的疆域越來越大,甚至比如今的明朝還要廣袤很多。

  但這並不妨礙當今大清皇帝拿下明朝疆域,並取而代之的心思。

  同源同制的國家,註定了只能留下一個!

  這是古已有之的傳統。

  崇禎回想起明朝與清朝交惡以來的種種失利,咬牙切齒道:“滿清也是皇朝國家,制度疆域皆模仿我大明。”

  “妖人的思想極具蠱惑,若是在滿清的疆域傳播開來,哼。”

  崇禎冷笑一聲,眼中多了幾分快意。

  正因爲看過楊奇偉的諸多作品,以及這次講話的內容,崇禎才更明白那思想有多可怕。

  他幾乎可以預見,楊奇偉的作品與思想流向滿清疆域帶來的後果。

  絕不會比明朝疆域內引發的動盪要弱!

  不,應該會更強!

  到時候,滿清內部動盪,明朝北方邊境的壓力就要小很多。

  一旦北方的環境寬鬆,大明就能調集邊軍南下!

  彼時的明朝邊軍有六十萬人!

  這些可不是國內的地方軍,而是常年與滿清交戰的精銳。

  只要能調集部分邊軍南下,崇禎就有把握將魔教妖人徹底剿滅!

  而後,崇禎與周延儒等人商討了很久。

  在周延儒等人的勸說下,崇禎放棄了追責孫傳庭的念頭。

  畢竟眼下情況確實緊急,換將只怕要給魔教妖人可乘之機。

  相比魔教的危害,孫傳庭的事情只是小問題。

  經過長達一天的商討,崇禎最終下達旨意,幾乎全盤接受孫傳庭的計劃。

  嚴密封鎖湖廣、陝西等地,將戰場控制在河南境內。

  同時,孫傳庭與洪承疇聯手對抗魔教。

  決不能讓魔教妖人與北方亂黨合流!

  務必將魔教妖人消滅在河南境內!

  另外從四川、雲南、貴州等地調集更多援軍,協助孫傳庭與洪承疇滅亡魔教。

  一時間,明朝數十萬大軍匯聚河南。

  其中有洪承疇統率的邊軍四鎮,以及各省兵馬十數萬人。

  還有孫傳庭統率的四省兵馬十數萬人。

  外加四川,雲南、貴州等地的兵馬,又有三萬多人。

  這些兵馬共計二十八萬,號稱五十萬大軍!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