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5章
袞衣輕沾御爐煙,宮燈淡籠血脈緣。憂心難拂疑雲去,愁眉又惹淚痕添。歲冷鬆筠空對月,時寒劍戟自驚年。逝水何須多叨唸,滄海桑田幾變遷。
李世民之所以大半夜的召李泰過來,並不是因爲審理李元昌檢舉太子一案有多麼的緊急,而是這樁公案怎麼都繞不開李泰。
李世民當然是想保李承乾,不只是想保他的太子之位,也想要保他的名譽不受損。
可是汝南遇刺這麼大的事,不能不聲不響地揭過去吧?總不能公主被刺殺身亡都不聞不問吧?
汝南遇刺案,說什麼都避不開李元昌,在演武場假扮突厥士兵的那些人,都是李元昌率領的。
只要審問李元昌,他爲了給自己減罪,必然會把這份供詞當衆呈上來,那就無論如何都得懲罰李承乾了。
想要把李承乾摘出去,很難嗎?不難,一點也不難。
誰都知道李元昌現在是被逼到了狗急跳牆的地步,他爲了減輕罪責,難免胡攀亂咬。
他呈上的證詞,凡是沒有其他證人的都可以視爲一面之詞,沒有任何的意義。
有證人的也沒什麼大用,在李元昌和太子之間,是個人都知道該站哪邊,就算有拎不清的糊塗蟲,也可以派人教會他說話。
這些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也不難,難就難在必須要明確地知道一個人的態度,這個人就是李泰。
爲太子洗刷污名,滿朝文武都可以配合,至少可以裝瞎,但李泰未必同意。
扳倒太子應該是李泰最大的心願,李元昌的供詞就是射向李承乾的利箭,李泰怎能允許這支箭半途而落?
他必然會死盯着這件事,誰要是在暗中搞什麼小動作,他第一個不答應。
李世民目光淡然地掃了一眼放在桌角的那幾張紙,這些應該是李泰急尋不得的把柄。
現在朕把這個把柄遞到你手裏,看看你打算怎麼珍惜這難得的機會。
李世民若是強行把這件事壓下來,李泰必定會鬧,公主被殺都不提不念地揭過去,這裏面能沒點事嗎?
李泰不用費多大的力氣,輕而易舉地就能知道這裏面牽連到了李承乾。
他以爲鐵證如山就能把李承乾從太子的位置上拉下來的話,那隻能說他太天真了。
就算把供詞上所有的事都辦成鐵案,也不可能威脅到李承乾的太子之位。
縱然李承乾違背時令進山打獵踏了百姓的良田,最多也不過就是賠點錢而已;
縱然李承乾一怒之下,枉殺了兩個良民,最多也不過就是厚葬再賞賜死者家屬一點金銀而已;
縱然李承乾胡言亂語說了許多瘋話,最多也不過就是罰他寫份檢討而已。
若按律而定的話,條條都夠死罪,但是你想按律法定他的死罪,只能說你想得太好了。
便是你熟知律法,便是你能言善辯,便是你能逼得皇帝承認這些罪行都是事實,可別忘了皇帝手裏有特赦的大權,他一句話就能把所有的罪過都赦免。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