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推廣農業

作者:飄逸莜
頂點錦繡田園之悍夫辣妻!

  邱永崢作爲大周將來的國主,當然希望自己的國家,國富民強,國泰民安囉!這時的邱永崢,真是笑在臉上,甜在心裏。

  徐小米這時靠在邱永崢的肩上,他心裏怎麼想的?全都被徐小米知道了。當然,徐小米也很希望,自己的丈夫這樣想。

  自己現在,本來也就是必須幫他把大周治理好了,自己纔會有幸福可言。

  所以,在她的心裏已經有了規劃,只要讓百姓們自給自足了,那“民以食爲天”的說法就會像她的前世一樣,慢慢改變成喫得好,喫得精了。

  從此就不再是,有得喫,喫得飽!就滿足了!那她的思味齋,又可以在京城掀起第二次盈利的高潮了。想到這些,徐小米心裏的高興,已經寫滿了一臉的快樂!

  他們一路慢慢悠悠的,邊欣賞風景和道路兩旁的莊稼,邊往前走。

  徐小米發現,這些稻穀杆連一尺高都沒有,怎麼能有好收成呢?

  再看看她自己認爲高產的玉米,和紅薯根本就還沒有人種。

  她在心裏計劃着,今年收到的玉米和紅薯,全都拿來分給各州縣,讓一部分百姓先種起來。

  等到再過一年,種的人也多了,種子也夠了。反正,只要肯做勤快的人,就讓他們多種吧!

  就這樣邊走邊歇,邊看邊想,等到了徐家村,已經是七月十一的早上了。

  徐小米和邱永崢回到徐家村了,這消息傳得飛快。就連他們說出來的,只要在徐家村幫忙,搬五塊廢墟里的磚到廟裏,就能在廟門口領到一個銅錢。

  很多附近的村民,都來了幫忙搬磚來了。而且陸陸續續的,人越來越越多。

  徐小米看了一下,那廢墟里面也沒多少磚,爲了避免村民們爲了賺錢,而相互爭搶發生事端。

  她對廟門口的青峯,就說了,凡搬過一次磚的就不用再去了,這也是積公德的一種方式。

  所以,那些凡搬過了一次的村民,聽說一個人只能搬一次。就把看見哪裏還有的,就告訴後來的村民,這樣反而顯得非常友愛。

  徐小米給這廟宇取了一個名字,叫報恩寺。這是一座不算太大的廟宇。

  四重殿,進大門這第一重,神案上供奉的就是吳越和徐耀武,叫二閒殿。

  第二重裏面供奉的是徐耀武的妻子,何玉兒。徐小米對這個女人有種特殊的感情,把她單獨供奉,是因爲她有偉大的母愛。

  她看見把何玉兒一個人供奉在這裏,似呼有些孤單。於是,又將她的一雙兒女放在她的下首。讓她的兒女來侍候她。取名,娘娘殿!

  第三重,裏面放的就是徐老漢和王氏的牌位。徐小米對這個,老實憨厚的爺爺是沒話說的。可是,王氏這個奶奶,她永遠都說不上喜歡。

  不過,那畢竟是自己的爺爺奶奶,自己的爹的親生父母,所以,還是讓他們倆單獨住一個殿。

  第四重,也是最大的一個大殿,沒有分什麼隔間,裏面裏放着除了前面幾個之前,徐家村裏的所有男女老幼。

  由於,徐小米給的時間緊迫,這廟裏佛像的金身都沒有裏得及塑,就已經到了上元節了。

  所以,徐小米回來後,工匠們還在不停的忙碌着。

  只是,前來看熱鬧的村民們覺得有些失望,這麼大個廟宇,裏面居然連座菩薩都沒有。

  不過,大家在看到那些工匠還在做時,又都很期待,將來菩薩的金身做好後回會有多壯觀?

  徐小米在徐家村,呆到七月十六這天,就動身趕往京城了。

  走時,她對青峯交代了,讓他今年把新收的稻穀,玉米和紅薯,都放在另外的地方。

  到時候,她會叫人來拿。自己喫的話就先喫着去年以前的糧食。

  她也單獨去看過今年的果子收成了。今年的葡萄是可以釀葡萄酒的。

  那梨子也結得碩果累累的,還有那自己去年才嫁結好的蟠桃。那一個就有一斤多呢!看着就誘人。

  她已經讓人幫她採摘了下來,帶回京城去了。她要走,也不讓爹孃和外公外婆在徐家村。

  又把他們一併帶回了京城的皇宮裏。

  又帶了很多嫰的玉米棒子回京城。她準備給大臣們每個人送上一些,讓他們都嚐嚐鮮。

  這次回京,徐小米和邱永崢就着手抓農業的事情。

  邱永崢讓吏部尚書――上官宇,選拔二十個今年新考上的官員,組織在一起。

  他這一發布命令,把原本閒散的吏部忙得不可開交。邱永崢並不知道,在他不在的時候。

  這些官員有很多都是,給了主考官銀子賣的。所以,他說要上官宇組織官員,他以爲還要來一次會考。

  忙去找那些賣官做的人,讓他們趕緊複習。他卻擇優選出來二十個,勉強過關的人來。

  三天後,邱永崢讓他把人帶來太學院裏。

  上官宇把他選的人帶進太學院,徐小米讓小白龍去當導師。

  講解了三天後,徐小米要抽查,結果只有兩個人過了關。

  徐小米把情況如實的向邱永崢彙報了。還讓他在朝堂上,當着文武百官的面,考考那些新近的官員。

  沒想到,邱永崢這一考,居然有七個人在堂上,就這原形畢露了。

  這一下好了,邱永崢直接撤削了上官宇的職。還有與這次考試的考官一併全部流放。

  這一下,可把吳千和吳陽都要重用起來了。可是,朝堂上的官員也還是不夠用。

  徐小米又讓小白龍去當她的欽差。今年,破例舉行兩次科舉。而且,還發布了,以後每年都要舉行一次科考,免得很多有才之士等到三年一考,考到老了才考上。

  還把守孝的期限改爲一年。這樣的改革,無疑是爲學子們增添了無比的信心和機會。

  而且,這次監考,是由綵衣和小香加小白龍一起。只是,綵衣和小香都幻化成了男子。

  這樣再無人能作弊,也無人能賣官了。

  等到從全國各地的學子們中,選拔出來的人才考完試。

  邱永崢又帶着徐小米一起去閱卷,由徐小米自己選出來的二十名優秀才子。就被她分到了太學院。由小白龍親自授課。

  這一次,三天後,徐小米一抽查,居然都過了關。

  於是,又開設了長達三個月的課程。主要教他們如何培訓,下一級官員種紅薯和玉米這兩樣農作物。

  按理說,像這些簡單的課程,最多用一個月,可是,徐小米考慮到要講解,就要讓他們自己都會種,還要說出來道理。

  所以,花了三個月時間,這樣一下來,等她給他們考完試,已經快過年了。

  這過了年,就要開始種紅薯苗了。可是,這些官員還沒有去,教會下一級的官員怎麼辦呢?

  徐小米想來想去,就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讓這些名義上的京官,下到基層去帶領他們下一級的官員,到田頭地裏去實地操作。

  爲了讓官員們下鄉去沒有怨言,她還申明瞭,教會徒弟越多的人,回京的獎勵就越好。

  而且,還要派小白龍綵衣和小香,充當監察司的官員。全國各地的跑。看那些官員們有沒收受賄賂,有沒有偷懶。

  事實證明,徐小米這次選拔出來的才子們,都非常合格。他們再苦都是盡職盡責的教。

  等到把紅薯和玉米一播種下去,緊接着又要出稻穀種了。

  徐小米知道讓派出去的官員們回來,這時間是來不及了。就讓小白龍綵衣和小香,它們辛苦點。

  到他們下鄉的地方連基層官員一道教了。這樣一來,有節省了時間,又不耽誤今年的作物生產。

  等到派出去的官員們回來時,已經是三個月後了。

  農曆的四月,在徐家村是個忙碌的季節,可是,在大周其他地方卻是荒月。

  徐小米,讓那些被選拔出來的,官員都去徐家村看看。

  等他們回京城後才說道:“徐家村乃大周最富裕的地方。那裏一年可以種兩次……”

  而徐小米卻微笑着對他們說:“其實,大周除了定州,其他地方都可以像徐家村一樣,一年種兩季。

  很多地方,還可以稿養殖。陸地養殖在山裏,水產養殖在靠水源近的地方。不過,我們現在得先讓百姓們填飽肚子。”

  大家聽了他們的太子妃說的這些,都開懷的笑了,就像看到了以後那些富足的生活。

  就這樣,徐小米在京城開設的農業大學課程,就算是定下來了。

  這個部門的官員們就從學生,到老師再到教授。

  徐小米教了他們在地裏常看到的東西,然後又教了他們種土豆,大豆,花生。

  讓他們學了就去拿到地裏去用。而徐家村的那幾百畝田地,就成了他們的實驗田。

  慢慢的,徐小米又教了他們嫁結果樹的技術。而且,還在徐家村,原來自己家那兩畝薄地旁邊,開肯了一塊近百畝的果園實驗基地。

  當她三年後,覺得得第一批官員都可以當教授時。就放手讓他們去幹。

  因爲,朝廷看到了邱永崢和徐小米。開設的這個項目的成效。

  也就是第二年,大周的百姓家家戶戶都豐收了。朝廷收稅賦的時候,沒有一家交不起了。大周朝就正式開設了農業科考這一項目。考上的,直接上太學院學農業知識。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