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市场的大小
“也就破费這一次,毕竟以前答应你的事不能不算数。”不容分說的李清风直接上前跟,跟老人问起价格来。
這时候冰糖葫芦也不贵,一個只要两文钱,李青峰自己不喜歡這种甜的,就买了一個给二丫吃。
直接递到二丫手上,小姑娘嘴裡說着不要不吃,其实心裡呀跟吃了蜜一样甜,抱着冰糖葫芦,二丫藏在李清风背后再也不露头。
又买了50斤白面和几十文配料,又再买了一個木盆。下午挣的钱根本不够花,身上的钱又花的只剩100多文了。
可以說李清风已经在破产的边缘了。沒有收入的情况下,李清风和二丫都坚持不了几天。
不過李清风也根据今天的生意反饋来看,感觉這個时代的消费能力還都集中在一些知识分子,中产阶级身上。普通人還是不愿意花额外的钱来买一些享受的东西,這也是沒有办法的情况,家庭的生活條件都跟家裡经济收入挂钩的。
收入低了肯定要把钱都用在一些重要的事上面,不可能随便乱花的。這两天李清风虽然在忙着自己的生意,但也偶尔找人打听了一下,這些城裡人大部分人是做什么,经济收入大概有多少?
除了城外的田地收入外,城裡還有几個作坊木匠作坊、铁匠作坊、酿酒作坊、烧陶作坊。這些作坊每個都有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的工人。而且镇上還有不少散活体力活之类的,也需要不少人来做。
卧牛镇整体来說,除了管理层一些人外,店老板、工人阶级占比并不是很多,大部分人都停留在无事可做,或者做些零工的状态。所以整体消费能力還是比较差,并沒有很强的经济基础。
這個情况在古代偏远地区都是比较常见的,毕竟虽然生产力落后,但還是能生产,现在却只能是自产自销的状态。商队是很少的,生产的东西卖不出去也是会亏本的,所以根本沒有哪個作坊大规模生产,都是保持在一個相对平稳的状态。
不会生产太多,规模也都很小,這样招的工人肯定也就很少了。工人少,工人工资低收入低肯定消费能力就差,消费能力差,生产的东西卖不出去,生产的就更少了,招的人也更少,成了一個恶性的死循环。
想要富先修路,這句现代名言最适合這個时代了。不過這时代原始森林太多,实在太影响交通安全了。
即使有钱有人路修起来也不安全,也沒火车,最安全的還是水路。运输成本低,效率也不慢,一次运输量還大。。
只是卧牛镇离最近的河道還有十几公裡远,所以来這边的经商的很少,也是一直发展不起来,经济比较落后的原因。
人口密集的地区,原始森林就很少,发展起来也比较快,市场是比较繁荣的。可是李清风离那太远了,過不去也只能在這边想办法。
。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