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认真的赚钱
但很快就不行了,保长上门通知他们,“明日辰时,东二裡收麦,你们父子三人都被征了,莫要迟了。”
又点了潘岳和潘钰的名字,道:“二营那头叫你们打扫马厩,赶紧的,一刻钟就要到。”
潘岳和潘钰都不敢說话,低头应下。
潘洪看着瘦得都快脱相的两個儿子,心中一痛,见保长目光打量他们才买回来的米面粮油,眼露贪婪,便知道他這條路不好走。
潘洪就沒多說什么,跟着应下来,等人一走,他就把他们买回来的包子分给他们两個,“多吃一些,你们先去,我一会儿托人去帮你们。”
潘岳把包子推回去,“爹,我們都吃過了,這是给你的。”
“我胃口不好,一会儿煮些粥吃,這個你们就吃了吧。”
想到刚取回来的钱,潘岳沒再推,接過来和弟弟分了。
潘钰听他的,见哥哥吃了,自己便也跟着吃,“爹,你不用担心,那马厩我們都扫习惯了,不用求人也可以。”
他不想他爹去求人。
潘洪笑了笑道:“放心吧,你老子不会受委屈的,這是互帮互助,他们帮我們,我們将来自然也会帮他们。”
只不過,他们刚来,又体弱,之前纵有心寻找同盟,也沒有资本开启关系,维护关系。
那些人的手很紧,老二寄来的钱,漏给他们的,也只够他们在這裡不死而已,根本沒有多余的资本去经营。
筠儿的這一百两可以說是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两個孩子一走,潘洪就把买回来的东西归置好,然后揣着一百文出门去。
這個村子叫流放村,其实它并不是村子,他们是充军的犯官及家眷,只在军营附近居住,听候差遣。
有人到這裡后成亲生子,人数越来越多,建的房子也越来越多,最后有罪的,被赦免的,依旧混居在一处,久而久之就成了一個村。
說是村,却比一般的村庄大多了,人口众多,几乎成镇。
他们依靠军营而活,独据大同边镇的一角,而像這样的流放村,其他北方边镇也有不少。
本朝律法森严,一人犯罪,全家,甚至全族遭殃,有的罪還会牵连朋友,所以流放充军的人中什么都有。
潘洪来這三個月,不敢說把這一片摸透了,至少也有了大概的了解。
作为御史出身,潘洪自认识人的眼光還是有的,他揣着钱上门,很快就交到了朋友,再出门时身边就跟着两個青年壮汉。
他们和潘洪勾肩搭背的朝二营马厩去,“潘大哥你放心,我們兄弟别的沒有,力气是够多的,以后再有這种粗活交给我們。”
潘洪苦笑一声道:“怎能一直劳烦你们,這是我們刚来,水土不服,之后還是要练好本事,不然难以在此存活。”
“這倒是的,现在還好,等再過一段時間,秋收忙起来,要是再碰上北边的鞑子下来,我們這些人既要收割,又要给前头运送东西,身体不好,要死人的。”
他们到马厩时,天边已出现夕阳,潘岳和潘钰两兄弟正拖着一大捆牧草過来。
那牧草约有一百多斤,俩人年纪小,力气也小,就一起拉着一條绳子。
說是打扫马厩,但他们還要铡牧草喂马,再把裡面的马粪,弄脏的干草等都清理出来。
保长選擇這個時間上门通知,就是想拖着他们用晚上的時間来干活,力气小,速度慢的,怕是要到天亮才能完成。
而天亮之后沒多久又要出发去地裡收麦子。
用不了几日,铁打的人都能被熬死。
想要脱离這种痛苦,要么买通保长,要么向上找到比保长更大的靠山。
潘洪選擇了第三种。
他要换一個保长。
有金家兄弟帮忙,父子三人很快把今日马厩的事情处理完,摸黑回去睡了一觉,第二天出发去割麦子,直到下半晌收工,潘洪从东二裡回到城中,這才脚步一转亲自去寄信。
他沒有走民信局,而是通過驿站往外寄。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