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滾珠軸承

作者:八千公里加急
當然,這個標準在全球範圍內並不是統一的,甚至在一個國家內部都不是完全一致的。

  比如東北地區,由毛熊人建設的中東鐵路使用的就是寬軌一五二四。

  霓虹人修的南滿鐵路,使用的是窄軌一零六七。

  這些基本上都是特殊時期的特殊產物。

  不過標準軌的寬度爲一四三五,佔比最大,大約能夠達到百分之五十九。

  寬軌一五二零的佔比排在第二位,大約佔全球鐵路的百分之二十三,其範圍主要集中在原蘇聯的加盟共和國範圍內。

  大致包括現在的東部歐羅巴地區,以及中亞細亞地區。

  這個事兒,放在二十年前看,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畢竟彼時彼刻,大量進出口需求,都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尤其是東南地區。

  採用的運輸方式,也主要是依靠遠洋運輸,建設大型的集裝箱碼頭。

  因此爲了搞對抗,以鷹醬爲首一些國家,就在不斷構築島鏈防線。

  所謂的亞太戰略也好,印太戰略也好,就是這一目標的兩個方向。

  東向亞太方向,主要是國家安全問題,尤其是戰爭衝突方面的問題。

  而印度洋方向,主要是國際貿易問題,尤其是製造業商品和化石能源的運輸問題。

  在西太平洋地區,所要面臨的主要對象,就是三條島鏈。

  再加上馬六甲這個海上十字路口,一旦發生衝突,只能說是戰略影響極其大。

  所以,後來提出了重新構建,橫跨亞歐大陸新的貿易路線。

  這時候在主要依靠陸路運輸,尤其是鐵路運輸的情況下,軌道寬度不一致,就非常麻煩了。

  從西部和北部的口岸出境之後,一般都是直接進入原蘇聯的加盟共和國。

  包括喀爾喀蒙古在內,雖然其不是正式的原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但在實質上也沒什麼區別。

  由於沿線軌道寬度不統一,就會直接導致鐵路運輸的綜合效率大打折扣。

  最基本的,就牽涉到兩次更換過程,要麼換車要麼換輪,現在大部分採用的是後一種方案。

  不過好在,現在已經研發了軌距可變列車,這一技術的大規模應用,將能夠極大程度上,解決這種問題。

  雖然還有另一種根本解決的方案,但是實施起來確實很難

  那就是在這些地區新建標準軌鐵路,從此可以一勞永逸。

  計劃總是美好的,慢慢來吧。

  對於雷金玉的問題,胤禵略微衡量了一下,答道:“具體的寬度,你可以橫向對比一下。”

  “都採用同樣的軌道結構設計,比較一下不同速度下,車身的穩定程度。”

  “畢竟這玩意兒造出來,咱們不僅可以運貨,也可以運人。”

  停頓了一下,還是沒忍住提點道:“大概的範圍可以控制在四尺和五尺之間,細節你自己把握。”“不過有一點你要提前考慮進去,以後的軌道都會變成鐵軌,車輪也會變成鐵製,速度也會比現在更快。”

  雷金玉點了點頭,記了下來,然後繼續追問車軸的問題。

  對於這個技術問題,其實胤禵知道一種常用的解決方案,不過現有的技術條件,很難進行大規模的應用。

  說穿了很簡單,就是非常常見的滾珠軸承。

  其常見的程度,已經達到了隨處可見,又被隨時忽略的地步。

  這玩意兒算是半個精密鑄造,之所以說是半個,就是其上限和下限都有一個比較大的容差值。

  胤禵隨後扯過一張白紙,簡單畫了一幅示意圖,兩層鋼圈,中間夾着一些珠子。

  然後側面畫了兩個鐵環,固定一下珠子的相對位置。

  放下炭筆之後,還在心中感嘆一下,這硬筆是真特麼好用,再也不想碰毛筆了。

  用手指着幾個示意圖,道:“這個結構應該能夠解決你的問題,全部換成鐵製的。”

  “至於尺寸大小什麼的,就由你和造辦處的工匠們試着來做吧。”

  “記住,珠子一定要儘可能的圓。”

  “另外多做幾個不同的尺寸,以及珠子的數量,相互對比一下。”

  “選出最優的方案之後,直接用就可以了,造出樣車會再來看看。”

  使用手工來搓鋼珠,也是萬般無奈的選擇。

  基本沒啥工業製造的硬件設施,只能寄希望於技術工種的高超技藝,看看能不能找到幾個有八級鉗工天賦的工人。

  其實車轅和車轂這種東西,經過了上千年的演變,也已經不是最早期的原始形態。

  最基本的構造,當然十分簡單,車軸直接連接兩個車輪,車身直接架在上面,無論是摩擦力也好,還是噪音也好,都難以控制。

  後來爲了改變磨損程度的問題,開始在其中鑲嵌鐵環,改變了木頭與木頭直接接觸的結構設計,既提高了使用壽命,也提高了舒適程度。

  再到後期,再次進行革新,在車輪與車軸的連接位置,封裝了一層外殼,然後在其中注入一定量的油,來進行潤滑。

  這個結構就有點平面軸承和流體軸承的中間體,只是技術工藝沒有這麼高,密封和加壓都是問題。

  雷金玉看完結構設計之後,也不得不感嘆胤禵的設計天才。

  但是他那裏知道,這是多少人耗費了多少年,才研究出來的成果。

  而且,後面又陸續經過了多大數量級的實際使用之後,不斷改進的結果。

  好在到底也是個搞技術設計的行家,一下就抓住了其中的玄妙之處,道:“十四爺的設計果然精妙,單憑直觀上來看,這個機構就能解決很多問題。”

  “等到做出來之後,不僅可以用在車軸上。”

  “以後再修亭臺樓閣的時候,往高出搬運材料的時候,也會省力很多。”

  胤禵看了雷金玉一眼,誇讚道:“你果然是深諳此道,這個結構設計最大的作用,有兩個方面。”

  “其一就是解決兩層結構直接摩擦的問題,阻力越小,自然動起來更容易。”

  “其二是解決稱重問題,改用全鐵製,承載能力自然更強。”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