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四十一章 大晋王朝(41)

作者:林跃然
第四十一章大晋王朝(41)

  郦州城,文秀坊内,甜水巷第一座宅院在空置了七八年后,终于搬进了人家。

  几個闲着的婆子牵着小孙子,好奇的站在路边瞧看。

  只见马车上下来一位年轻男子,身穿淡灰色棉绸长袍,身量高挑,模样俊朗……

  婆子们见了,便交头接耳,小声议论。

  “這就是买房子的家主了,那日就是他来看的房。”

  “听說是从北边凤柳城迁過来的。”

  “哎哟,北边的风柳城,那离咱们郦州城可远着呢!”

  說话间车上又下来一位年轻女娘,這年轻女娘二十来岁,倒也标致好看,穿的是藕荷色的小袄,淡绿色长裙,婆子们還沒来得及议论,马车裡又跳下来一個八九岁的女童,女童站在车门前,伸手搀着一個婆子下了车。

  而先前站在院门口开门的几個半大小子,已经将院门大开。

  在凤柳城,街坊邻居都认识大爷和于二娘,如今来了新的地方也沒人认识,大爷就特意吩咐,让她对外称二娘子是大爷的妹子。省得被人說闲话。。

  如今都来到了全新的地方,也有了六七個人手。

  年轻男子大步走进院内,年轻女子也跟了进去。

  马车停放在墙角,东西都已经卸下。

  看這年纪也不像呀

  陶婆子叹了口气。

  “咦,你家大爷难道還沒有成亲”

  “怎么沒见小郎君?”

  “是我們家大爷和大爷的妹子。小郎君還沒有。”

  她先头想的大爷和二娘子過成一家算是沒戏了。

  只有小黄狗,突然来到了陌生的地方,這地方又十分宽阔,兴奋异常,在院子裡跑来跑去的撒欢儿。

  而且手裡也有钱了。

  陶婆子满脸笑容,不住点头。

  她下马车走了两步,看到路边的婆子们,眼睛就是一亮,满脸带笑的同婆子们打着招呼。

  又热心的提起建议,“既然来咱们這裡买房置业了,就在這儿說一房亲事,可不是正好”

  這样倒是好,不像在凤柳城好好一個院子,還得分隔成前后院,来回都麻烦。

  “好說好說,待我家安顿下来的。”

  从凤柳城到這裡,跋山涉水,上百裡的路,小团队都走過来了。倒是沒发生過什么妖蛾子。可见這次团建還是锻炼了队伍,成员们也都算靠谱。

  老妇人么,最关心的可不就是夫妻孩子這些家事儿

  陶婆子赶紧摆手。

  只是這說法也摆明了大爷的意思。

  院外只剩下扶着女童的婆子,這婆子穿的体面,但也能看得出来是家中得势老仆。

  上了年纪的老妇人之间,熟起来再容易不過。

  后院除了两排房子之外,還自带了一個大院子。

  半大小子们将马车也牵进了院。

  那他再想做点什么事情,就比单打独斗的时候强多了。

  江易买房子的时候就在心裡打算好了,要把這院子裡种满鲜花。

  分好了前院的房子,又到了后院。

  告辞了這些街坊邻居家的婆子们,陶婆子這才进了院子。

  他要种鲜花可不是什么搞田园风情和浪漫。

  這小院位于城北,不是什么富贵人家住的片区,都是日子還不差的小户人家。

  “陶姐姐,刚才进去的那两位莫不是你主家和主家娘子当真是郎才女貌啊?”

  如今這院子裡头就长满了杂草灌木,无人打理,都有半人高了。

  江家众人已经开始各干各的活。

  江易走出卧室,在院子裡转了一圈,给男孩子们都分配了宿舍。前院除了正堂和厢房以外,還有一排倒座房。三個少年一人分了一间。

  而是准备像模像样的弄点儿事业了!

  他的临期库裡各种化妆品,日化品,有临期的,也有過期的,堆积如山,之前在凤柳城,他总怕人设崩塌,让人看出破绽来,只敢小打小闹,小富即安。

  一個笑脸,几声招呼,再說上几段八卦,顿时就能称姐道妹。

  保媒拉纤儿這种,可不正是她们的拿手本事

  婆子们都跟着叹了气。

  “虽然已经成亲,可惜娘子沒福气,早早的就去了!”

  就花了一百两银子,买下了這间在郦州城裡的院子。

  他這间卧室朝南,采光很不错,又有梅树稍加遮挡,正是他喜歡的模样。

  江易走进正堂旁的卧房,這卧房大约二十来平,青砖铺地,粉白刷墙,内裡空空荡荡,沒有什么家具,倒是显得十分清爽,他走到窗边,发现窗下种着一株梅树,枝叶婆娑,别有一番景致。

  只郦州城比凤柳城富庶,這小户人家的住房,也比凤柳城的要强不少。

  中人带着江易来文秀坊看房子的时候,江易一眼就相中了這宅院的清幽安静,還有那個可以种花的大院子。

  算起来這好歹是個两进院子,不会卖一百两這個价的。

  然而却空了五六年都沒卖出去。

  就是因为住在這裡的前任主家一家子都是寿数不长,前任主家就請了能人来看风水。

  那风水师說,這個院子位于巷口第一家,同大门外的路就成了一箭穿心煞。

  必须得改动大门的位置才行。

  主家听风水师的,改了大门,哪裡知道当年又死了口人。

  再去寻风水师,风水师就装模作样看了一番,說是从前积累下的煞气太多,一时半会的好不了,不如趁早搬去别处住为好。

  這家人半信半疑,真就搬了家。

  哪裡知道沒過几個月,這家人倒是沒出什么事,他们留在院子裡看房子的老仆人得病死了。

  說起来,要是房子裡有横死的,那這房子肯定就算凶宅了。

  但偏偏這院子裡沒了的人,都不是横死,而是得了病,病情加重,那么一点点熬死的。

  也就沒那么凶,不算凶宅了。

  可是說不算凶宅吧,它确实有些邪性。

  想买宅院的人一打听,哪裡還敢要呢?

  因此這宅院空了六七年,才总算遇上江易這個不怕邪性的冤大头,自然是很痛快地降了不少价,原房主還在腾房子的时候,给裡外打扫了一遍,属实是脱手愉快了。

  江易虽然遇上了快穿還绑定回收站這种神奇的事儿,骨子裡却是個唯物主义者。

  就不信這些神神鬼鬼的。

  原房主住在這裡发生的邪门事,江易推断,倒不见得是什么风水的原因。

  很有可能是装修,环境,水土,那家人的遗传和饮食习惯的問題。

  水井和灶房都在后院。

  江易领着大伙都看了一遍,对陶婆婆道,“這两天做饭入口用的水,就先从外头买,等我查验過這水井的水,沒啥不好的再用不迟。”

  江易打算用這水养鸟养鱼。

  這市面上卖的观赏鱼对水质最是敏[gǎn],但凡有一点不对,那就翻肚皮了。

  至于那种娇贵的笼养金丝雀,更是对环境的要求极高,要不怎么叫金丝雀呢?

  江易给陶婆婆她们四個女子也分配了后院的一人一间房。

  同她们說定了,后院通往前院的這道门,到了夜裡,就由陶婆婆上锁。

  跟半大小子们說了规矩,平时除非干活不许到后院来,至于她们的房间,那就更不许进。

  又分派了各人负责的活儿。

  陶婆子掌管灶房,焦三妮打下手。

  于二娘暂时也在灶房帮忙,也负责所有人的针线活计,等将来江家生意开始了,她自然另有安排。

  焦家两兄弟、柱子先负责清理院子裡的杂草。

  之后焦家兄弟负责种花,柱子则要跟着江易跑腿做买卖。

  赛子呢,骡子和小黄狗都归她照管,打水买水也由她来负责,如果江易外出要坐马车了,自然也是她来赶车。

  這样的安排,众人都沒有异议。

  還都盼着江家的买卖早些开张,這样大伙也就算吃了定心丸了。

  毕竟,這一路上,入账沒有,全是开销。

  尤其是来到郦州城,八個人在客栈裡住了几日,吃喝都要买,江大爷又买下了座宅院,還订了新家具,光是床就订了八张……這可不是银子流水般地往外花?

  入宅子第一天,江易本想在外头街上买上几個菜回来吃。

  被陶婆子肉痛地拦下,“大爷不可,咱们如今都住进了宅子裡,能烧火做饭了,哪怕是同样的肉菜,能省下一大半的钱呢!”

  最后還是去街上割了肉,买了鱼,陶婆子和于二娘她们,一共做了六道菜,荤素搭配,份量十足。

  直吃得一干小子和丫头们满嘴留油,眼冒绿光。

  陶婆子见了就道,“這是进新宅头一天,暖屋呢,才吃的這么好,平时可是沒這好事的啊!”

  众小子丫头们纷纷点头。

  他们又不傻,平时在家裡能吃饱就不错了,哪裡敢想像今儿一样,天天有肉有鱼呢?

  吃過饭,先前订下的床和木器就都送上了门。

  原房主把宅子裡的所有东西都腾空了。

  倒不是他小气不舍得留给江易,而是他自家事自家知,就怕下家觉得晦气不肯要。

  江易虽然买了宅子以后,手头银子确实也不多了。

  但基本的家具還是要买的。

  比如說每個人都得配张床吧?

  他待客的堂屋裡至少得有张八仙桌,再配上两把太师椅吧?

  此外,吃饭也得最少有两张桌子,一桌给半大小子,一桌给女子们吧?

  再加上添置些锅碗桶盆,十两银子就又花出去了。

  江易去附近的菜市场上,买了一個白瓷缸和几尾金鱼。

  陶婆婆则是带着焦三妮去买了些做糕饼的食材回来。

  他们這两拨人几乎是同时进的院子。

  江易把瓷缸才放到了他的窗台上,就有柱子听到声音跑来报信。

  “大爷,院子裡有奇怪的石头!”

  江易愣了下,“我去看看。”

  吃過饭,這些小子们就开始干活,赛子也沒闲着,就连小黄狗都来凑趣,用爪子在土裡刨啊刨的,虽然用处不大,瞧着却很逗人。

  才不過一個时辰的工夫,半亩地大小的院子,已经被清理出了一半。

  被清理出的杂草和枯枝都整齐地摞在墙草,准备哂干了当柴草。

  半人高的杂草和灌木被清理掉以后,就露出了院子正当中的一块灰黑色的大石头。

  這大石头有一米二三的高度,长约一米,宽有半米,看上去就像一個微缩的景观山。

  而它上头的褶皱,纹理,也的确像是山势连绵起伏。

  而根据它底座下铺设的石子来看,约莫当初的确是做成了观赏的奇石来的。

  江易的世界裡,什么银行大厦,什么集团总部,科技园区,都会立一块大石头,人称地标石,据說這种石头的价格還不便宜呢。

  而在大晋王朝,有钱人家似乎也喜歡在自家花园裡搞個假山什么的。

  江易在凤柳城呆了不到三個月,唯一去過的有钱人家,也就是牙婆曹家,可也沒见曹家弄假山……总之,他对這個世界的石文化几乎沒啥了解。

  他在那儿对着大石头发呆的时候,陶婆子和于二娘也走了過来。

  江易回头一看,就问,“陶婆婆,二娘,你们可曾在别人家的宅子裡见過這种石头?”

  二人都摇摇头,“虽然见過假山石,但沒過這般厚重的。”

  江易摸摸下巴,“這大概是前主人给忘了带走的。赶明儿去中人那儿问一问。”

  作者有话說:

  。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