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世民,欲解救天下萬民於水火!
好端端的,自家二郎說要脫離家族,這樣的情況,使得李淵差一點都要懷疑自己這個當父親的是不是哪裏做的不對?
直至他看到李世民眼裏的那股堅定,決絕。
說實話,一直以來,李家諸子之中,大郎建成,行事雖說穩重,但有些時候性子太過優柔寡斷。
三郎玄霸,體弱多病,使人擔憂,四郎元吉,性子暴虐,難堪大任。
唯自家二郎,英勇果敢,文武兼備,天資卓越,龍章鳳姿。
李淵一直覺得,有建成在,加上自家二郎輔助,往後的李家必然會更上一層。
只是現在。
二郎跪在自己面前說要脫離家族。
“我兒到底要做何事?”
李淵忍不住又問了一句。
什麼拖累家族之類的,現如今他連得罪楊廣那傢伙都不怕,還怕自家兒子拖累自己?
笑話!
聽到李淵如此發問。
李世民擡頭,瞳孔之內神光熠熠,緊跟着其挺直身軀,沉聲開口。
“世民欲解救天下萬民於水火!”
???
李淵愣住了?
像是有些沒聽清,直至,李世民跟着又繼續說了一遍。
下一瞬,他整張臉上的神情都跟着變了。
“你要造反?”
什麼拯救萬民於水火,天子在朝,這天下哪裏用的着你李世民來拯救?
難不成,這小子是看到現如今天下造反者衆多,如此,才忍不住想要跟着效仿一番?
糊塗!
他李家是什麼存在?
隴西大姓。
這天下,能與他李家相提並論的,不過區區一手之數。
便是楊廣的楊姓,跟他李家比起來,也強不了多少。
造反?
李家現如今哪裏用的着造反嗎?
更何況,李淵看的清楚,天下造反者衆多,但無外乎不過是一羣流民,芥蘚之疾,對於當今朝廷,算不了什麼。
世家大族,現如今都在觀望!
楊廣雖說狂妄自大,但其現如今威勢尚在。
李世民此番舉動,在李淵看來,簡直就像是腦子糊塗了!
“二郎,可是有閒雜人等,蠱惑於你?”
李淵想起,李世民前兩天似乎帶回來了一個人,難不成二郎便是被此人所蠱惑的?
“阿耶,世民是什麼性子,阿耶又怎會不知!”
李世民目光看着李淵,緩緩起身。
“當今天子,昏庸無道,其連年征戰,大肆勞逸,致使的天下百姓,苦不堪言!”
“世民心中不忍,故纔有此決定!”
這話說完,李世民的聲音頓了頓。
“阿耶給兒取字世民,兒一直覺得便是濟世安民之意!”
“此番,世民心意已決,阿耶不必多勸!”
話音說畢,李世民擲地有聲。
李淵擡手朝着對方指了指:“你……”
“你太急了!”
“你以爲爲父看不到?”
“只是現如今,並非是最好的時機!”
嘆了口氣,李淵盯着眼前的李世民,那心裏早早便升起的想法,這會兒,終究是忍不住坦露了出來。
“爲父也不瞞你!”
“關於現今朝廷的情況,爲父心中也有如你這般的想法!”
“不過,爲父還是忍住了!”
“楊廣雖說不智,但其權勢尚在,再加上,朝廷之內,勢力之間,錯綜複雜!”
“現如今,可不是什麼好時機!”
“爲父清楚,若是李家現如今陷入其中,必將萬劫不復!”
在李淵看來,現如今大隋朝廷,就像是一頭即將病死的猛虎,楊廣亦是有些像一頭髮癲了的兇獸!
一旦李家有所異動,被朝廷和楊廣盯上的話。
到時候他李家根本不是朝廷和楊廣的對手。
再等等!
等到大廈將傾,他李淵自然會站起來伸手將其推上一把!
“二郎,再等等!”
“等爲父覺得時機到了,不用二郎開口,爲父自然會代表李家,去做二郎想做之事!”
李淵將自己心裏的想法毫無鉅細的告知給了李世民。
而聽到這話的李世民,並沒有太多意外。
此前在後世的時候,他便知曉了未來。
雖說未來是他勸言阿耶起兵造反,但若是心裏沒有那般意思,又怎麼會被自己三言兩語勸說動呢!
對於自家阿耶,李世民也是有些瞭解的。
阿耶心中沉思,不比任何人少。
但正是因爲清楚,李世民才知道,現如今纔是自己最好的時機。
他不能等!
若是等下去,等到李淵起兵造反的時候,那他又該如何身處?
只有現在,趁着阿耶心中猶疑。
他先一步另起爐竈,一旦大業有成,到時候,整個李家宗族,站隊的未必就是他阿耶了。
到那時候,天下,就是他李世民說的算了。
“兒心意已決!”
“阿耶,世民此番必會爲天下人,爲我李家,闖出一個朗朗乾坤!”
朝着李淵最後拜了一拜,李世民淚水從眼眶之中滑落。
“還請恕世民不孝,世民去了!”
???
“二郎……二郎!”
李淵伸手呼喚,視線之內,李世民扭頭便走,步伐乾脆利落,背影之中透露出了一股決絕。
李淵有些猶疑。
李世民的話,到底是讓李淵心裏忍不住產生了一絲悸動。
實話說,若是自家二郎在外面當真闖出了一番天地。
到時候,他再趁勢呼應二郎,也許在此番混亂之際,他李家未嘗不能成就大事。
如此想着,李淵終究是沒有再繼續阻止李世民離去。
是日。
李世民帶着長孫兄妹,連帶李承乾,又帶上了身子還有些不便的李玄霸,悄然之間便離開了李家。
而直到李世民離去之後。
很快,李家二郎叛離家族的事情,便開始在弘化郡傳蕩,直至,傳至雒陽京師。
不過,此刻的李世民終究是聲名不顯。
再加上,其不過是李家次子,雖說叛離家族讓人有些詫異,但終究是沒引起太多注意。
而此刻的弘化郡,數十里之外。
不知道從何處出現的三千玄甲騎兵,在貞觀侯君集的帶領下,早早便等在了李世民一衆人前往的路上。
直至,李世民連帶着李承乾的身影剛剛出現。
侯君集領着三千玄甲鐵騎,翻身下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