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脸疼不疼(三更,求收藏和推薦票) 作者:五彩贝壳 季风华觉得這是一個难得的机会,并不想放弃,用讽刺的口吻道,“林工,第一次看试车是什么感觉呢?” “听說一共有三台涡桨六发动机因为滑油消耗量大而返厂排故,试车的是其中一台吧。” “我還听說,這次返厂排故难度很大,王总工已经召开了好几次会议,我們林工居然也跑過去参加会议。” “林工,你在会上发言了沒有呢,我們林工這么厉害,应该在会上露了一把脸吧,嗯,我想林工肯定是提供了技术方案。” 懒得理你! 就当是一條狗在乱叫。 林峰干脆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拿起一本书看了起来。 這几天,马吉在林峰面前一直是夹着尾巴做人的,现在似乎来了精神,嘲笑道,“我們林工是谁啊,大专家啊,肯定提出了解决問題的技术方案。” 人家是上阵父子兵,他们是上阵师徒俩,一唱一和的,配合得非常好。 杨文杰有点看不下去了,站起来大声的道,“你们怎么能這样冷嘲热讽呢,大家都是一個办公室的同事,平时低头不见抬头见的。” 马吉道,“杨文杰,不关你的事,站一边去!” “你……” 杨文杰气得差点說不出话。 别人帮自己出头,林峰不能再继续沉默了,虽然真的不想理会季风华和马吉這对师徒。 “文杰,两條疯狗乱咬人,别放在心上。” 什么! 疯狗!!! 季风华脸色一变准备仗着他资格老,年纪大而发脾气,但马上就吓了一跳,老老实实的坐回到他的位置。 马吉也吓了一跳,因为他看见技术主任江海涛从工艺技术室外走进来。 卧槽! 江主任居然在這個时候进来了! 原本准备看热闹的几名工艺技术员立马吓得飞快的坐好,装作一副认真的工作的样子,有的似乎在认真的绘图,有的好像在一本正经的编制工艺规程。 其实,刚才那一幕江海涛已经看到了,但并不点破,也沒有要发火教育谁的意思,因为他心中高兴啊! 看到林峰也在,江海涛赞许的点了点头。 他轻轻的咳嗽一下,然后朗声的道,“大家都暂时停下来,我要告诉大家一個好消息!” 好消息! 這三個字马上吸引了大家,纷纷放下手头的工作,十几双眼睛看着江海涛,十几双耳朵竖起来。 大家好奇,江主任所說的好消息到底是什么。 见大家都看着自己,江海涛声音十分洪亮,“有一些人也许已经知道,一共三台涡桨六发动机因为滑油消耗量大而返厂排故。” “从昨天开始,已经召开了好几次会议,在昨天下午的会议上,小林表现不错,提出了怎么检查燃烧室机匣滑油泄漏部位的方案,按照這一方案,我們已经成功的确定了故障部位......” 他神采飞扬的将昨天下午会议上的情况,已经燃烧室机匣在钣金车间检查的情况說了一遍。 顿时,不少人惊讶起来! 除了惊讶,更多的是羡慕! 我的老天爷,那可是王总工主持召开的会议,這么多领导参加呢,林峰居然在会上提出了技术解决方案。 牛批了! 杨文杰更是朝着林峰悄悄的竖起了大拇指,那眼神似乎在說,林哥,厉害了,小弟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其他工艺技术员呢? 除了惊讶,羡慕之外,纷纷看向了季风华和马吉师徒,刚才就是他们俩对林峰冷嘲热讽呢,结果,人家真的在会上露了脸,還提出了技术解决方案。 這就尴尬了! 尽管两人脸皮都算比较厚,感受到周围看過来的目光,都脸红了,简直就是火辣辣的。 江海涛估计沒有注意到季风华和马吉两人的异常,說了会议上的一些情况之后,叮嘱道,“小林,下次会议一定要参加哦,今天上午的会议你沒有参加,王总工特地過问,小林怎么沒有参加会议呢。” 什么! 王总工居然過问林峰有沒有参加会议! 大家集体目瞪口呆! 如果不是江主任說的,大家都不信,這怎么可能呢,王总工是谁啊,凤凰厂技术系统的一哥,在普通技术员眼中,那就是天一般的存在。 這样天一般存在的人,居然在会议上過问林峰怎么有沒有参加会议。 我的哥,牛批了! 看到大家的反应,林峰心中一阵舒爽,只是脸上沒有過多的表露,而是谦虚的道,“江主任,下次会议我会参加的。” “嗯,一定要记得参加,王总工特地交代過的。”江海涛叮嘱道。 接着,他有环顾了一下整個会议室,满意的点了点头,迈着步子走出了工艺技术室。 等江主任稍微走远了,已经看不见身影了,原本還算安静的工艺技术室“轰”的一下,完全骚动起来。 “林哥,你太厉害了,王总工居然特地交代下次会议你一定要参加呢。” “太牛气了,我敢肯定,整個会场林工是唯一一個非领导,也是唯一一個非高工。” “要是我能被王总工這么记着,那就好了。” “刚才有人還嘲笑林工呢,现在脸疼嗎?” 感受到這份热闹,林峰开心一笑,心中想道,今天上午的会议上讲了一些什么呢,拿出了修理方案沒有呢。 钣金车间。 一台报废的涡桨六燃烧室机匣已经到了生产制造现场,车间技术主任郝江安排了两名经验最丰富,技能水平最高的焊工和钳工。 周围站了不少人,王天放当然也亲自到了现场,他要看一看第一台燃烧室机匣的试验焊接结果。 “王总工,一切准备就绪,可以开始了。”郝江汇报道。 王天放沒有下令马上开始,而是询问道,“焊接临时工艺规程呢,给我看一看。” 临时工艺规程上不但写了每一個工步怎么操作,也注明了焊接参数。 接過這份临时工艺规程,认真的看了看之后,王天放暂时沒有发现什么問題,挥手道,“开始吧。” 第一步需要切开燃烧室机匣,露出第二层机匣裡面的滑油管,将裂纹部位露出来。 那名钳工手持切割机,开始切割,火花四射,大家都安静下来。 切割窗口长宽都只有十几厘米,切割這么一個小窗口工作量不算大,但這名工人知道事情重大,一点都不敢马虎,足足用了三、四十分钟才将窗口切好。 這個时候,外场科雷科长一脸焦急的過来,步伐飞快,似乎出了大事一样。 无弹窗 本小說站所有小說和小說评论均为網友自发更新上传!仅代表發佈者個人行为,与本小說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