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七百八十章 珍贵的自由民身份

作者:米花花
几個言官指着李大宝气得哆嗦,在李大宝诬蔑他们是奸细并且离间陛下和李将军君臣之谊之时,一阵胆寒。

  李元青有沒有造反之意,他们的确不清楚。

  平时他们弹劾,也都是有意而为。

  有的有证据,有的并沒有证据。

  可他们是言官,有直言百官之权。

  几個言官连忙跪下,“陛下,天工侯污蔑我等!微臣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二意。更沒有离间陛下跟李大将军之意。”

  李大宝撇了撇嘴,眼露鄙夷,“你们說别人的时候,拿出来证据呀?知道现在被别人冤枉是什么滋味了吧?”

  “反正我父忠心耿耿,你们攻击他,你们诬蔑他,那我就說你们是奸细,你们要害我父,其心险恶。”

  几位言官,额头上出了一层密密麻麻的汗水。

  他们现在有些后悔之前的言论。

  李大宝有句话說得对,他们的确沒有证据证明李元青有不臣之心。

  這时候太子站了起来,“父皇,刚才天工侯有句话說得对。”

  “事不辩不明,事不查不知道真相。既然朝堂上有這么多人攻讦李大将军,那父皇,您就派人去西云府调查。”

  “若這些言官所說是真,那就惩罚李大将军;如果這些言官說的是假,那也要惩罚他们。”

  “虽然言官有弹劾之权,但并非肆无忌惮诬蔑。還請父皇定夺。”

  周平帝目露严肃,环视众臣,“太子所言有理,朕会派人去西云府。”

  “原青玉县县令孙立柱,欺压百姓,残害百姓,愚弄百姓,激起青玉县民变,误朕大事。”

  “经過刑部审理之后,朕现在决定割除孙立柱功名,打五十大板,流放西云府青玉县劳役十年。”

  吏部尚书孙大人一听這话,身体一阵摇晃,差点晕倒。

  流放到青玉县,跟送命差不多了。

  本来以为他压下来,過段時間,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沒想到陛下根本就沒想過放過孙立柱。

  再想想,最近他授意管家,找那几個言官弹劾李大将军,孙大人暗暗后悔。

  太急躁了。

  不管如何,应该等把侄子从监牢裡弄出来再說。

  不仅如此,孙大人回家之后,发现管家不见了,顿时急了,一身的冷汗。

  当晚就生病,发了高烧。

  孙大人第二天醒来,当机立断,上书周平帝請求致仕。

  若是以往,這样的大臣辞官,周平帝都会挽留一番。

  现在倒好,周平帝直接准了,而且還要求孙大人在京城三個月之后,才能回乡。

  众人不明所以,但很快他们都想到了一個可能。

  孙大人被陛下厌弃。

  可为什么被陛下厌弃呢?

  好奇心强的人,都去打听。

  一打听就知道,原来攻讦李大将军的主谋是孙大人,原因更加令人无语。

  居然是为了一個在青玉县犯大错的侄子出头。

  不值当的。

  拔出萝卜带出泥,想查的话,怎么可能查不到吏部尚书孙大人的事情呢?

  只是现在朝廷正式用人之际,好不容易凑够了足够的官员送到西云府。

  如果现在大动干戈,必然会引起动荡。

  因此,在吏部尚书辞官之后,周平帝并沒有追根问底。

  不過,周平帝沒有挽留孙大人,可见对其厌恶。

  平时有争执,政见不同,這些都可以理解,周平帝能接受,但唯独不能容忍以权谋私。

  還是在如此关键的时刻。

  在吏部尚书孙大人辞行之后,周平帝直接命令顾邵成为吏部尚书。

  按照顾邵的功绩和能力,足矣。

  两個月之后,调查结果出来,几個言官对李大将军的弹劾,子虚乌有。

  不過言官有进言的权利,虽然目的不纯,但也不算是大错,直接降三级,罚俸禄半年。

  這一下就降了三级,想要再升上来就难了。

  另外,這几個人也知道被陛下厌弃,不敢作妖。

  一转眼到了年底。

  去年一家人還齐齐整整,但今年李元青并沒有回来。

  他要等西云府彻底成为大周的一部分,才可以回来。

  周平帝从折子,以及内卫的汇报,可以看出来李元青的办法才是有效的,十分赞成。

  李元青不回来,但周平帝和周皇后给李家的赏赐更加丰厚。

  全京城的人都看到陛下对李家信任有加。

  赵家那边也是如此。

  赵大将军坐镇西北城,稳定后方,给西云府那边提供足够的粮草。

  第二年开春,周平帝开恩科。

  虽然明年才到三年之期,但西运府那边太大了,重新划分之后,高达十六县。

  县令就需要十六個。

  這還不包括其他各种各样的人才,另外,不合格的官员,就下来,有能力的人上。

  大周上下的读书人,都十分高兴。

  這些举子从全国各地来京城考试。

  家裡贫穷的举子,沒有盘缠,可以去当地的官府借钱,朝廷出路费。

  只为求贤。

  在殿试的时候,考题很简单,全部都是围绕西云府,另外還有算术题,农桑等。

  反正四书五经,還有各种策论公文,在科举考试的时候,已经考過了。

  能榜上有名的,都是天之骄子,满腹经纶。

  這個殿试,就要考实务。

  這些官员都要下放到西云府,在那边做事,否则根本就沒必要开恩科啊!

  有的人觉得去年最热的就是西云府,开恩科也是跟西云府那边缺少官员有关系,因此就特别关注。

  因此在殿试的时候,成绩比较好。

  有的人在农桑和西云府当地风土人情的题目上,居然還作诗,一看就是读书读得有点迂腐了。

  周平帝对下面的官员很宽松,不怕官员有功利心。

  功利心,在某些方面也可以理解为上进心。

  他通過科举考试,是为了选拔官员,替他管理四方。

  可不是为了選擇文采好的诗人。

  因此這次文采斐然的那些人,眼睛只盯着书本,对外物不在意的读书人,名次靠后。

  反倒是那些务实的,甚至家贫的贡士,在农桑上比较关注。因此回答得比较接地气,還能說說如何治理。

  這样的人名次靠前。

  成绩一出来,原本名次好的,有的十分靠后,成了同进士,表示不服。

  周平帝也很光棍,直接把试卷张贴出来,让那些考生自己看。

  读书人属于最聪明的那一拨人,从试卷的內容看,就知道陛下的目的。

  在算术题上作诗,显摆你文采好啊?

  在农桑题目上,還作诗,虽然诗才很高,但你答不对题,谁给你分啊?

  原本闹闹哄哄的科举舞弊,就這样结束了。

  在這三百人安排去西云府之前,必须安排进一步学习。

  比如小学数学,必须考核合格。

  比如西云府的地理地貌,风土人情等,也必须合格。

  如此才能有资格,去西云府赴任。

  能考上进士的人,都是人尖子,聪明绝顶。不仅记忆力好,理解能力也很强。

  两個月之后,七成以上都合格了。

  直接被派往西云府,按照每個人的特点和能力安排工作。

  這些人的到来,大大解决了西云府這边用人难的問題。

  剩下的三成,用了一個月,更加努力地学习,终于考核通過,也去了西云府。

  這些人怕去晚了,好位置都被抢光了。

  重新划分的十六個县,官员终于配齐了。

  县学也都开办起来。

  不仅教授四书五经,而且還要教数学和一些杂学。

  這是大周皇帝亲自下令,礼部督办的。

  时隔一年半,西云府彻底成为大周的领土,原来的农奴全部成了大周百姓。

  這些农奴原来要把八成以上的东西上交给领主,自己得到很少。

  现在只需要上交两成给官府,自己得到很多。

  经過一年多的休养生息,到了收税的时候,大周的官员果然严格按照两成的标准缴税。

  這些人看着羊圈裡,牛圈裡的牛羊,纷纷哭了。

  他们终于明白自由民的珍贵。

  他们有了房,有了产业,有了自由。

  也就是在這时候,所有西云国原来的农奴,都纷纷跪在地上,朝着数千裡之外的皇帝磕头。

  生生世世愿意做大周的百姓!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