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是腦子一熱就起兵?還是經過精
【從這裏看出,即使契丹人對於農業的重視程度提升,也有大量的其他族人加入,但契丹人也不曾改變自己對於騎射的態度,即便是後宮妃子,依舊“長於射御”。】
【故而當時很多加入契丹的漢人也開始重視騎射,將其視爲一項基礎技能,這種情況和社會風氣始終在遼國經久不衰,直到其滅亡。】
【與後世的一些非漢人王朝有極大的不同。】
【當然,燕雲地區的到手,對於耶律德光來講,並不只有這點作用,最直觀的好處還有鹽。】
【先前契丹的鹽的來源並不算多,大多取自山地或從外面各地買進,雖然不能說緊缺,但也只能說勉強夠用。】
【而在獲得燕雲地區後,耶律德光先是在香河縣設立榷鹽院,其後更是發展成爲遼朝的主要產鹽地,“五京計司各以其地領之”。】
——
明朝,洪武年間。
朱標道:“雖然燕雲地區是被外族侵佔,但不得不承認,他們確實對當地的民生的恢復和發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事實便是,在當時戰火連天的環境下,耶律德光和契丹護住了燕雲地區,使其免受戰爭的侵害,更沒有強迫漢人,反而持一種開放的態度。
當然,他們作爲後世王朝,從史書當中也可以得知更多的事情。
雖然遼朝在政治制度上確實不曾有過對漢人的歧視和壓迫,但從刑法以及政治仕途方面來看,漢人始終都要弱於一籌,處於被歧視的一方。
朱棣也嘆息道:“沒有辦法,那畢竟是契丹人的王朝。”
雖然從史書上得知,除了元朝外,遼和金基本上都沒有制定什麼歧視漢人、打壓漢人的政策,但終歸不能把漢人當做政治核心,全面漢化更是碰都不能碰的。
然而,底下的皇子們在不斷嘀咕着,上面的朱元璋卻心裏沉甸甸的,尤其是看到那一句“後來的一些非漢王朝”,讓他不由自主的開始懷疑起他大明後面的朝代。
從史書上清楚的瞭解到,遼之後非漢人的王朝只有金和元了,那自己大名後面的清呢?莫非也是如此嗎?他大明最後居然再度被一個外族蠻夷覆滅了?
——
清朝,康熙二十八年。
康熙有些難受,這句“後來的一些非漢人王朝”到底有沒有暗指他們大清?
對於大清眼下的情況,他這個皇帝其實是有一些實際性的瞭解的。
雖然好幾代皇帝一直都在強調弓馬騎射的重要性,但不得不承認,入關後在安逸祥和的環境下長大的八旗子弟們,對這些戰爭文化並沒有切實的瞭解。
即便沒有扔掉,剩下的也大多隻是一個花架子,並不能用於實戰。
這還是他們八旗子弟,中下層的旗人更是快速的被漢化。
但這種局面也不是自己下達一兩個政策就可以輕易扭轉的,這當中涉及到方方面面,諸多制度的改變,大清國庫稅收的多少,以及對於漢人和旗人上升空間的渠道的把控。
畢竟蛋糕就那麼大,有人進來就要有人出去,裏面牽扯太多,哪怕是他也心有餘而力不足。
【當然,耶律德光再怎麼對漢人重視,也不會忘記自己的核心是契丹貴族,那纔是真正鐵桿的支持自己一方的人,所以漢人和契丹實際上的不平等之處還是不少的。】
【其中,最爲嚴重的便是契丹與漢人相毆致死,其法輕重不均。】
【從基礎的法律上講,對於契丹人的處置是較輕的,雖然這樣的情況隨着時間的發展有所改善,如遼聖宗時期,便將契丹人與漢人“一等科之”的法律昭告天下。】
【但說到底,契丹與漢人、渤海人還是存在差別的,當然這是一個混合國家初期所無法避免的。】
——
宋朝,開寶年間。
趙匡胤憤懣道:“我中原人,豈能鬱郁久居人下?被那遼人歧視打壓,說到底還是我大宋好,燕雲地區的漢人應當來投奔我大宋!那遼人再怎麼平等對待,說到底也不過是爲了安撫罷了,怎麼可能發自內心的做到一視同仁。”
要知道,雖然大宋內部存在種種問題,但最起碼大家都是漢人,在漢人的國度裏生存發展,難道不比在遼國好多了嗎?
——
明朝,會同元年。
耶律德光對於神蹟的評價不可置否,其中提及的問題,他心裏一清二楚,但這畢竟是契丹的王朝,他爲安撫漢人百姓,做出的讓步已經夠大了。
他不可能爲了一羣與自己毫無關係的人,去動搖自己鐵桿支持自己的契丹貴族的利益。
【被耶律德光委以重任的趙延壽則在接下來契丹的又一次行動中發揮了作用。】
【會同五年,石敬瑭身死,他的養子石重貴繼位。】
看到這裏,諸多朝代的君臣們心裏紛紛瞭然。
初生牛犢不怕虎,年輕人一向富有蓬勃的朝氣,這本身是一件好事。
可這也意味着,他們新生一代往往對老一代存在種種不服氣,被可取而代之的想法且不說,但想要獨立出去的念頭肯定是存在的。
只是,有野心、有想法是一件好事,最終能做成什麼樣子纔是關鍵。
是腦子一熱就起兵?還是經過精心謀劃,最後惜敗於此?
這其中雖然結局一樣,可含金量可差太多了。
沒有人再提這個年輕人有勝利的可能,畢竟之前神蹟已經說了,趙延壽會在此戰中大放光彩,這個年輕人敗局已定。
【石重貴其實與石敬瑭有幾分關係,他的父親是石敬瑭的兄長石敬儒,是後唐莊宗李存勖的騎將。】
【在石敬儒意外死亡後,石敬瑭便收養石崇貴爲義子,對他頗爲喜愛和看重,即便在稱帝之後,依舊對其委以重任,始終當作心腹班底培養。】
【而石崇貴本身則是一個謹言慎行、滯厚淳樸的性格,同時也喜騎射。】
【在他追隨石敬瑭期間,曾有過一次極爲關鍵的任命,那就是在石敬瑭南下洛陽,消滅後唐期間,他被任命爲京城留守,河東關內節度觀察使,總理太原事務。】
【要知道,石敬瑭本人南下洛陽,能否順利迴歸可不一定,而在這時候給他一個總管自己大後方的職務,其中的信任不言而喻。】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