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16章 你的儿子教育的可真好!

作者:拿铁沾咖啡
永乐十六年。

  朱棣、朱高炽、朱瞻基爷父孙三人已经开始研究明朝灭亡的問題了。

  虽然他们也想让大明流传万世,但他们也清楚這是不可能的。他们也要未雨绸缪,尽可能避免。

  朱瞻基先提出了想法:“父亲,爷爷你们,是朝廷内部臣子之间有斗争嗎?要立起旗帜,必然是有鲜明的主旨,而与之对抗的可能是另一方臣子。”

  朱棣和朱高炽沉默不语,這個想法有道理。

  想当年,宋朝的党争就极其激烈。可那是因为赵匡胤当年杯酒释兵权埋下了隐患。

  朱高炽指出了另一种可能:“不定他们斗争的对象是皇帝,所以才会用您和方孝儒来当例子。”

  确实,方孝孺除了本身是儒家的君子外,他還有着与皇帝对峙的一种精神象征。因此,皇权不保也是种可能。

  随后三人又细细讨论了一番。

  将永乐大臣们大致分为了两部分,一是随他们起兵或在起兵中投靠他们的人,他们与方孝孺本身就是敌对关系;另一部分则与建文帝有些关系,或者即使关系不大,由于从接受的教育让他们不愿意接受朱棣。

  洪武13年。

  浙江浦江县。

  先前方孝孺誓死效忠建文帝让他的同学和老师们都颇为赞赏地看着他。

  可当看到方孝孺被诛的诛十族时。他的同学们一脸悲伤,沒想到火竟然還能烧到自己身上。

  虽然发现后人传的谣言,不過他们也佩服方孝孺的节气。不少学子此时已经在心裡骂起了朱棣暴君二字。

  宋濂充满担忧的神情看向了他的学生,朱棣杀了八百多人。可后世却传出了诛十族的谣言。

  這种故事性文本性的东西能在底层广泛流传起来,怎么可能和文人沒有任何关系?

  如今在這裡读书的学生们大多自幼读四书五经,从未接触過官场。

  他们的世界還仅仅是书本中的世界。

  他们懂得很多大道理,却不懂得实际上的政治,更不懂得官场中的人心。

  方孝孺不明白他的老师为何突然间变得悲痛,甚至有些绝望。

  宋濂长叹道:“未来怕是连教书育人也很难了,只希望不要从此断了儒家的传常”

  宋朝。

  赵匡胤陷入了沉思。他杯酒释兵权。将兵权重新拿回自己的手裡。

  避免了唐朝惨剧的发生,可如今看来,武将是现在,文人则是未来。

  只是他本身是一個武将出身,去合理安排文人,他却摸不着头脑。

  秦朝。

  神迹中的儒家文人不由得让始皇帝想到了现在的诸子百家。

  如今可不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代。

  他放任诸子百家任意发展。不就是想要選擇出一個條最合适的道路。

  他已经开始构思了起来,罢黜百家還是要的,独尊儒术就不一定了。

  毕竟他的国家只需要一個思想,只需要一种学。

  其他不能为他所用的,是沒有意义的,自然也就不需要存在了。

  【那么方孝孺究竟该作何评价?方孝孺的身后名又是怎样的呢?】

  【显然,无论生前還是身后,无论是喜歡他的人還是不喜歡他的人。都一致认为他是一個忠臣。】

  【他忠于皇帝。忠于皇室。可他是個能臣嗎?這一点未必。】

  【最初,朱元璋欣赏他的学识,授予汉中教授的职位。可最后他广博的学识并不能让他帮助建文帝稳固皇权。】

  明朝,洪武十三年。

  朱元璋此时還沒有见過方孝孺。但他已经大致了解了此人,学识渊博,适合当一位大家。却并不适合辅佐皇帝。

  浙江浦江县。

  方孝儒看到神迹中对自己的评价,陷入了沉默。

  事实胜于雄辩,事实就是他的判断是错的,沒能为建文帝挽救危难局面。他确实還不够。

  他還需要在学堂继续深造嗎?椅子上的宋濂显然看出了他的心思,轻声道:“你熟读百家经书,不比我差,现在需要的是去看、去听、去应用。”

  当看到神迹中朱元璋让方孝孺做了汉中教授。

  宋濂那紧绷的眉头才松了起来,“往后你在官场怕是举步维艰,但万岁心胸宽广,自然,不会让你连教授都沒得做,你的学问日后着书立,成为一方大家也算不白来這世间走一遭”

  方孝孺点零头。他明白未来入官场恐怕都沒可能了。着书立对他而言,未尝不是一种最好的结果。

  【到忠与能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那就是永乐十六年考中进士的于谦。】

  【明朝正统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镇土木堡战败被俘虏。有不少人提出了将都城南迁。是于谦站了出来力挽狂澜以南宋为由驳回了南迁的請求。服了大部分人继续坚持。并大力推薦英宗之弟朱祁钰登基。】

  【稳固民心后,他以身作则,处理粮草,部署部队,亲自督战,率领二十万大军列阵京城九门之外,让瓦剌的大军不得前进半尺。】

  【最后他们挟持英宗求和想分割大明的疆土,被于谦以社稷为重,君为轻拒绝。這一系列行为可谓是为大明力挽狂潮。为大明续了几十年的寿命。】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八年后明英宗复辟,于谦被杀。他是能臣嗎?是的。他为大明续命百年,他是忠臣嗎?当然也是。只可惜,他忠于的是整個大明,只有胸怀更加宽广的君王才能接纳他,朱祁镇,显然不校】

  明朝,永乐十六年。

  朱棣看到他的子孙被俘虏了,這可不是打了败仗,连皇帝本人都被俘虏。

  歷史上,除了宋朝那几個皇帝恐怕就剩他们明朝朱家了吧。

  不過按照当年排的顺序,想到這裡他当即眼前一黑。好不容易缓了缓睁开了眼,怒声道:“朱瞻基你的儿子教育的可真好!”

  朱瞻基也想到了,急忙跪下告罪:“是儿孙不孝,沒能教育好子孙,丢了我大明的颜面。爷爷,您现在可不要动怒,气大伤身啊。”

  朱高炽则想到這样的人才一定要早早地收到手下!

  同时,他也注意到了有人想要南迁,只可惜神迹中沒具体是谁,否则,今晚上就可以解决掉這個隐患了。

  接下来让他们爷孙三人沒想到的是,朱祁镇居然還复辟了。

  朱祁钰去哪儿了?他为什么会同意?而且复辟后的第一件事不是奖赏于谦,居然是杀了他。

  這下朱瞻基也有些埋怨自己那未出生的儿子了,你是皇帝啊,這点容人之心都沒有嗎!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