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争取找到一個和平解决的方案。
汉朝初年。
刘邦不住点头:“大手笔啊,居然直接割让燕云地区,财帛动人心,地盘动国心,但凡是個皇帝都很难拒绝。”
虽然神迹裡并沒有明說割让了燕云多少的地区,但耶律德光沒有与他扯皮,能果断决定出兵,那其中涉及的利益必然大到吓人,大到耶律德光觉得就算是有問題,也想进来试试,看看谁的手段高超。
就算最后只是得到了部分燕云地区,但這也是一個极好的开端。
促进辽朝的发展的同时,還为以后对中原知识进一步的学习,技术的发展,势力的增长,奠定了基础。
萧何很能理解耶律德光的迫切,這些外族们虽然聚集起来成了部落,但依旧难以让他们很快的完成向帝制的转变。
他们需要更加完善的体系,包括农耕、冶铁等方面的技术,乃至制度思想上的转变。
要知道,从部落转变成国家,可不是简简单单一句话就能解决的事情。
不是說想出一些制度,任命一些官职就可以完成的,這是一個从上到下,从外到内,乃至整個社会上的演变。
而神迹裡也表明,此时的契丹只是对中原野心勃勃,足以证明当时的契丹并沒有能力对中原王朝造成较大威胁,否则他们就不会只是观望了。
那么,能让契丹变成日后变成宋朝多次北伐都无功的辽朝,燕云必然是一大关键。
然而就在众人還在争论不休时,突然间不知何时朝堂之上静悄悄。
再抬头一看,“父子之名”四個大字映入眼帘,在场的众人都情愿相信是自己眼花看错了。
這個石敬瑭是疯了嗎?
用燕云地区来换取契丹出兵已然够打动人心了,为何還来了一個父子之名?
這种你强我弱的情况下,必然是石敬瑭为子,耶律德光为父,倘若耶律德光真的出兵帮助石敬瑭拿下了中原大部分地区,那么,在這种名分下,你能守住自己手中的地盘嗎?
最重要的是,這是你自己应承下来的,在名声上已然失去了先机,从舆论上讲也不占优势,他们真想不到這石敬瑭還能有什么招?
因此,汉朝的君臣们根本无法理解,石敬瑭为何非要套上一套父子关系?
为什么不再谈谈,对方不可能放弃燕云地区啊,這父子之名真的沒必要,再商量商量,难道就去不掉了嗎——
唐朝,贞观年间。
对于石敬的這一行为李世民等人也是满脸的迷茫,充满了不解。
石敬瑭一個汉人,为何付出如此多的土地后,居然還接受了這种名分。
要知道,在中原父子和兄弟可是两码事,父是可以直接命令子的,到时候他直接让你交出所有的势力,你能怎么办?
就算不是如此過分,但也对你日渐剥削打压,明裡暗裡的加以限制,你又该如何是好?
【李从珂虽然身居洛阳,但也并沒有完全沉溺于皇帝的荣光当中,自然也时刻关注着天下大事,清楚石敬瑭与契丹结盟了。】
【因此,他多次催促围攻太原的张敬达加快速度,务必在耶律德光出兵前解决太原的問題。】
【但石敬瑭毕竟是一名悍将,自身也征战多年,太原又是他的大本营,占据地利,因此即便他围困了太原数月,多次进攻,却始终沒能破开太原城的防御。】
【九月,耶律德光亲自率兵五万,南下援助石敬瑭,行军速度极快,短短五日便驻扎到了太原。】
【随后,耶律德光派人向石敬瑭传话“朕兴师远道而来,当即与卿破贼!”】
【眼看着自己的援军也到来,可以一起发动进攻,轻松解除自己被围困数月之久的局面,但是這时候石敬瑭反而犹豫了。】
【自己的太原目前防御的很好,可倘若一旦他与耶律德光完全联合起来,李从珂被消灭后,中原的地盘又该如何分割?】
【于是,他派人向耶律德光传信道:敌军還是很强大的,大家先商量商量,坐下来谈一谈,能不能避免冲突,争取找到一個和平解决的方案。】
【然而,他的信還沒有来得及传到耶律德光手中,契丹的军队就已经与张敬达的军队开战了。】
——
汉朝,元狩四年。
刘彻对這一战的结果并不看好,别的不說,张敬达围困太原城多日,未能攻下,能力或许并不是极其出众,再者,即便有着诸多后勤物资的补充,但多日作战已然是一群疲惫之师。
而耶律德光的军事水平甚高,加之又是初次作战,精力旺盛,士气甚高。
再者,丹的军队是急速突袭而来,倘若张敬达情报工作做得不是很到位,来不及变换阵势,被耶律德光這时候来一下狠的,岂能受得了?
君不见唐太宗李世民就喜歡亲自率领骑兵,主打一個出其不意嗎?
卫青也是开口道:“這种风云变幻的局面之下,应当谨慎行事,稳扎稳打,切忌贪功冒进,沒有完整的情报,优秀的将领必需要提前做好种种预防和准备,边打边观察。”
战局瞬息万变,要不断调整才能获取最终的胜利。
——
宋朝,开宝元年。
赵匡胤作为后来人,自然对這一段歷史极为熟悉,当然,他也为此而愤懑不已。
张敬达自视甚高,過于轻敌,被辽太宗埋伏劫杀也就罢了,随后收拢兵马后,在有作战能力的前提下還死守一地,沒有做出合适的判断。
石敬瑭之所以能够灭亡后唐,张敬达的大败也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倘若当时做了其他决定,未必不会让后唐再多几年寿命。
【耶律德光虽然一路疾行并且迅速开战,但他并不骄傲自大,恰恰相反。
与后唐军开战之前,他先设了一個埋伏,他将契丹主力埋到了汾河附近,弯弯曲曲,易于埋伏的地方。
随后自己带领三千骑兵,直冲后唐军队,与其交战。】
【在付出一定代价后,就开始边打边撤,当时与契丹交战时的高级将领是高行周和符彦卿。
二人看到契丹先是骁勇善战,后却开始逐渐败走,却沒有多少怀疑,選擇了继续追击,渐渐被其引诱到了埋伏圈。】
【而此时作为主帅的张庆达還在太原城附近调整阵型,但依旧被少量的契丹兵马干擾,最终无力支援。】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