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研制蜂窝煤和煤炉 作者:未知 土豆成熟之后,楚风获得成就奖励以及量功绩点和抽奖机会三次。 第一次抽奖抽到穆桂英召唤卡,威力加强版,和花木兰实力不相上下,楚风将她派出去在大乾疆内征兵,剿匪,练兵。 第二次抽奖抽到红衣大炮制作图纸,楚风大喜之下连忙安排人开始制作。并且第一次時間去皇宫告知女帝。 第三次是作物种子大礼包,什么玉米、辣椒、西瓜等等都是大乾从未有過的产物。 一转眼,時間大乾便进入了寒冬时节,大家都冻的受不了。 這日朝会,便有大臣上奏此事。 “启禀陛下,现已进入寒冬,百姓皆受严寒侵扰多时。” 女帝心裡清楚,冬季,一般是大乾最难度過的时期。就算是自己每日沉迷于修仙炼丹,但柴火的火候十分不好把握,宫裡人也有被冻伤的。 “嗯……這确实是一個問題,不知爱卿们可有良策?” 无人应答。 女帝见状便看向楚风:“平原侯有何良策啊?” 楚风心想,就知道要找我,典型的“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一有事便找到自己身上,沒事便又作用国库银两炼丹修仙。 “微臣暂时沒有什么办法,不過,若是给微臣些时日,定不负陛下所托。”楚风回道。 “好,朕就许你些时日,准你又进展再来汇报即可,若有什么需要随时来找朕。”女帝欢喜,估摸着楚风不但能解决百姓的寒冷問題,還能给自己带来又一笔财富。 下朝之后,楚风,便找到工部尚书,询问煤矿之事。 “侯爷来微臣這儿,不知有何见教?”工部尚书十分客气,毕竟是女帝面前的红人,更何况這楚风当真帮大乾做了不少实事,很难不让人敬佩。 “大人說笑了,本官是想来问问大乾煤矿的情况。”楚风接受了工部尚书的恭敬,问道。 “诶!侯爷有所不知,大乾随不缺煤矿,但是因为缺少装置煤炭的器皿,便极少有人用煤炭取暖,而且煤炭的价格高于木材,且相较于木材不易获取,所以我大乾百姓多用柴火取暖。” 原来如此,楚风此时心裡已然有了主意。 “那就谢過大人了。”楚风說完便走。 工部尚书追着道别:“侯爷慢走!” 话說楚风知晓百姓不用煤炭的原因后,立即着手研制煤炉,又以国家的名义买下几個煤矿作为生产蜂窝煤之用。 楚风对煤炉的制造原理還是知道的,现在只要将理论应用于现实,成功之后,便可以量产并在全国推行。 這天,楚风将绘制好的煤炉结构图纸带到作坊裡一等工匠面前,将图纸交给他。 “這是图纸,如果沒什么問題便开始制作吧!”楚风将图纸平铺在一等工匠面前。 煤炉主体是用砖砌成的,方形立柱形,有一個烟囱连接将烟排向炉外,外面用一层铁皮围住,呈圆柱形,由炉底和炉体两部分组成,炉体中空,用来装煤,前面有风门,后面有烟道连接烟囱。 這毕竟是一等工匠,自然是收到過各种各样的图纸,从他手裡出去的东西什么稀奇的东西都有,所以即使是第一次见到這炉子,也沒甚惊讶。 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我试试吧!大人半月之后来取吧!” “那就有劳了!”楚风拱手道谢,便离开回府,继续准备蜂窝煤的制作模具。 這接下来的半個月裡,楚风便一心研制蜂窝煤。 蜂窝煤說简单也简单,說难也难。其中還是有许多讲究的。 本来楚风打算花费功绩点直接买一個配方得了,可是,系统裡并沒有這项選擇,逼得楚风只能自己动手了! 楚风派管家运来成堆的原煤块,又准备了制作蜂窝煤的各种工具,便一個人钻到煤窝裡废寝忘食地配置蜂窝煤的比例去了。 中间来過几個客人,都是些朝上的同僚。 有的看他灰头土脸的模样不禁在他面前笑了出来。 “侯爷呀!您如今是千金之躯,怎滴弄成這般模样?”說完便无奈的笑着离开了! 這件事,沒两天便在京城传开,都說,新晋平原侯成了黑炭侯,成了百姓說长理短的谈资。 管家還去劝過几次。 “老爷,您快别再整這些煤炭了,外面都笑话您是黑炭侯!”管家苦口婆心地劝說,楚风却只是无动于衷地自顾自研究蜂窝煤。 终于在第七天,让他找到了蜂窝煤的正确配量。 “成功了!成功了!”楚风连喊两声,惊得管家還以为出了什么事? “老爷,出什么事了?” 楚风拿着配方,直奔管家,两只黑乎乎的手激动地摇晃着管家地身体,管家被他晃得快要吐了,便抓住楚风的手制止他,问:“老爷,到底怎么了?” 楚风這才松开他:“我成功了!蜂窝煤的配量我试出来了!” 管家无奈的跟着楚风一起高兴:“好了,老爷,都七天了,赶快去洗洗,這都满头满身的虱子了!” 就在這时,门外进来一個小厮来报說,煤炉已经制作成功,就等楚风前去验收。 楚风大喜。 立马洗漱干净,去验收煤炉。 楚风将煤炉先带回府中,准备进宫告诉女帝這一好消息。 “来人,备马!” 楚风穿戴好官服,很快就来到皇宫。 女帝還是那個女帝,還是在宫中修仙炼丹,楚风又将她骂了一顿。 骂累了,才开始汇报正事。 “罢了罢了,微臣此次前来,是有個好消息想要告诉陛下的。” 女帝刚刚被骂得头都抬不起来,现在突然来了精神,像是感觉到楚风有了什么进展。 “臣研制的煤炉已经制作完成,又重新研制了蜂窝煤,有望成功推行至全国。” “太好了,爱卿真是国之栋梁,当仁不让啊!” “臣還有要事 ,就先告退了!” 楚风不等女帝应允,便离开了皇宫。 女帝知道楚风一心为国,并且有真才实学,便忍下了。 楚风出了皇宫,便将這些烦心事抛诸脑后,一心只在煤炉和蜂窝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