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不学不能通达 作者:龙升云霄 “拜师?” 听张恒說他是来拜师的。 徐真人楞了一下,露出你是不是在耍我的表情,就像一位亿万富翁,突然跟天桥下摆摊的算命先生說我要跟你学算命一样。 张恒当然不是来玩人的,直言道:“徐真人你沒有听错,我素有向道之心,可惜久居海外,时缘不济,一直未能如愿。” “前段時間我从海外归来,认祖归宗,重回阳江,一听說徐真人您的事,就马不停蹄的赶来了。” 徐真人眉头微皱,看了看张恒,又看了看桌上的礼物:“這裡面是什么?” 张恒顿了顿:“三十年老山参一根,百年灵芝一朵,還有五本从民间搜集来的鬼怪奇谈,三本山野趣事。” 徐真人眉头皱的更厉害了。 张恒一见便知不好,徐真人生活清苦,過得是苦修士的日子。 自己送他的礼物如此贵重,恐怕他在心裡不但不会满意,反而起了反感。 “徐真人,些许礼物你并不用放在心上,在我眼中這根三十年的老山参,其实...” 张恒眼角的余光扫到张大胆身上,立刻道:“和他来拜师,送您一盒桂花糕的价值是一样的。” “哦,三十年的老山参和桂花糕一样?” 徐真人眉头舒展:“這個說法倒是有意思,你再說說。” 张恒细细解释:“在他眼中,桂花糕便是好的不能再好的礼物,平日自己都舍不得吃。” “而在我眼中,這根人参也是如此。” “我有万贯家财,拿出百贯买一根老参作为拜师礼,不能算浪费吧?” 徐真人想了想,摇头道:“不算。” 张恒心中有底了,继续道:“他有一百個铜子,拿十枚买了桂花糕当做拜师礼,算不算浪费呢?” 徐真人再次摇头:“也不算。” “所以在我看来,人参也好,桂花糕也罢,都是一样的心意,不同的是人。” “我有钱,所以我的礼物贵重了点,别人沒钱,拜师礼就要轻一点。” “轻也好,重也好,都是心意,心意是一样的。” 张恒恭敬一拜:“還請徐真人不要多想。” 徐真人想了想,洒脱一笑:“不错,是我着了相,失了真意。” 說完,徐真人招招手:“你上前来。” 张恒上前一步。 下一秒,徐真人突然出手,先扣张恒手腕,然后向上一翻抓住了他的肩骨。 “還行,元阳未失,根骨中上,就是年级有点大了。” 徐真人看上去满意,好像又有点不满意。 张恒也知道自己年纪大,跟十几岁的少年沒有可比性,只能小声问道:“徐真人,年级大了是不是对修道会有影响?” “有,但不是决定性的。” 徐真人口念玄词:“道可道,非常道,如果一個人年纪大了,便不能修道,不能得道,那還是道嗎?” “昔年吕祖,40岁遇郑火龙真人传剑术,64岁遇钟离权传丹法,如果年纪大了便不能修道,吕祖又怎么能有后来的成就?” “所谓天法财侣地,最重要的是天时,天机,天命,天运,而不是天赋。” “更何况,你的根骨并不差,我当年拜师学艺时长辈给我测试根骨,我也只得了個中上而已。” 张恒将信将疑。 他不是小孩子,不会别人說什么就信什么。 天赋的重要性,就算比不上天机,天时,天命,天运,也一定至关重要。 徐真人這样和他說,更像是安慰他,让他不要胡思乱想。 就像上学时,老师說的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赋,和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一样。 很多人却不知道,這句话后面還有一句,百分之一的天赋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更重要。 “徐真人,我能拜您为师,跟您学习道法嗎?” 张恒试探着问道。 “能...” 如果换成小說,恐怕徐真人就该一口拒绝,张恒走投无路只能去找见钱眼开的钱真人了。 可现实不是小說,徐真人虽然觉得张恒年级有点大,不想收。 但也沒到一口回绝的地步,看上去张恒還是很有向道之心的。 徐真人为人正值,思前想后,决定给张恒個机会。 只是說修道,修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徐真人从床头拿出一本道经,开口道:“這是茅山的净坛颂,早晚两课的必读之物,共六千字,你拿回去先背熟吧,如果半七天内都不能背熟,你以后也不用来见我了。” 一些小說中,拜师九叔,上来就学道法和法术,那是不现实的。 這跟上学去,老师不教112,上来就丢给你一本微积分一样,你看得懂嗎? 就拿净坛颂开篇的一句话来說。 发炉祈真佑,冥心感圣贤,虔恭礼宝忏,愿得寿长年。 真佑是什么? 圣贤又是谁,怎么感应它? 宝忏又是什么东西? 你听得懂嗎? 再說說画符。 符头怎么开,[567中文www.567zw.top]为什么這么开,意义何在。 符胆写神名,写的這個神是谁,写的时候要念什么祝词,仙神才会回应,你祝词背熟了沒有就来画符,错一個字,不能上达天听,你這张符就是废的。 九叔画符一气呵成,那是到了落笔鬼神惊的地步。 普通道士,尤其是初学者,画符前都要沐浴焚香,一道符画一两炷香都不一定能成。 正常来說。 三山正宗的弟子们,要跟师傅做三年早课,学两年道经和道教术语,懂得一些禁忌与常识才能接触到符箓。 這就像成人高考一样。 首先你得会啊,啥也不会怎么让你上大学。 “师傅...” “停,先别叫师傅,太早了。” 张恒一开口,便被徐真人打断了。 张恒也不当真,继续道:“师傅,要是我背会了净坛颂呢?” 看张恒如此厚脸皮,一口一個师傅,徐真人也不可能次次反驳,只能答道:“這哪到哪,净坛颂之后是三茅真君加封事典,天灵宝金华冲慧度人保命茅君真经,九天三茅司命仙灯仪经,太上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上清大洞真经,度人经,高上玉皇本行集经,黄庭内景经,外景经...” 一口气,徐真人說了二十几個名字。 张恒听得头皮发麻,忍不住问道:“师傅,這些都要背下来啊?” “当然要会背,不然你学的什么?” 徐真人指点道:“以周氏冥通记来說,上面写的是通幽下阴之事,作为道士,少不了和鬼神、阴差打交道吧,到时候失了礼数怎么办?” “還有养性延命录,這是...” 徐真人顿了顿:“這是延寿用的,很伤天和,暂时不用你背了,反正你现在也用不到。” “其他的,类似道德经,抱朴子,坐忘经,阴符经,登真隐诀,都有对应的法术和神通,不学怎么能通达?” 眼见张恒一脸苦涩,徐真人哈哈大笑:“现在知道学道难了吧?道,不是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能修出来的,你命好,师傅我是茅山嫡传,其他人想看這些道书,還沒有這個造化呢。” 一高兴,徐真人连师傅的名头都认下了。 张恒一听,這還等着過年啊。 当即跪下,重重磕了三個响头:“谢师傅传法!” 徐真人楞了一下,脸色一阵变换,哼哼道:“算你聪明,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