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之步步入青云 第38节 作者:未知 林彤想了想,终于下定决心,不管怎么样,都是自己做错了。 她走到韩青梧跟前,对他福了福,道:“对不起,刚才是我莽撞了,沒有弄清事情真相就冤枉了你。” 這时杨弘也走了過来,他有些怯怯地站在林彤身边,却什么都沒做,什么也沒說。 韩青梧见他那样,微皱了皱眉,最终沒忍住,說:“杨弘,你不能一辈子躲在姑娘的身后。” 林彤听他這样說,想要解释些什么,韩青梧却不耐听她多說,直接对她拱了供手,道:“罢了,我也是一时意气用事,姑娘不要放在心上。” 說完,他便与杜惟去挑琴去了,连眼角余光都沒有给韩青柏他们。 范玉香虽說坐的离他们有段距离,却时刻关注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对韩青梧說杨弘的那句话,她简直不能再赞同了,每次看见杨弘怯生生地站在林彤身旁,她就觉得心裡堵得慌。 這個少年确实不错,回去便让老爷着人去探探。 因着這件事情,韩青梧与杜惟在韵音书斋耽搁了好一会儿,待他们挑好琴出来时,两人都饿的前胸贴后背了。 他们随便找了家小馆子用了午饭后,都差不多快到酉时了,韩青梧算算时辰,顾瑜今日的誊写也差不多要结束了,便索性让杜惟将自己的琴先带回去,他自己则绕道去徐府,接顾瑜回家。 第41章 徐茂府邸, 书房。 徐茂与林逊之正在做新書的校验, 顾瑜则在他们的对面, 临窗的书桌旁, 心无旁骛的誊写。 “笃笃笃……”书房的门忽然被敲响, 小厮在门外道:“老爷, 夫人让您去一趟, 在前院花厅。” “知道了,告诉夫人,我马上過去。”說着, 徐茂将笔放下,又看了几遍刚刚修改過的篇章,觉得沒有問題了, 才将它们放到书桌的一侧收好。 他看向对面, 顾瑜正全神贯注的在写着,又看看旁边的林逊之, 他也写完了需要补充的部分, 正在做最后的检查。 徐茂正想要开口說话, 忽然又停住了, 抬眼看了看顾瑜, 怕会打扰她,遂放低声音, 小声道:“這书总算是赶在你动身前,全部校验完成了。” 林逊之点点头, 将笔放入笔洗清洗, 边道:“万幸!事出紧急,幸好将老师的书完成了,否则逊之真是過意不去。” “你莫要這样說,我完全能理解的,像曲先生這种不世出的大儒,云游天下,行踪一向是不定的,你也是這几日才收到消息。此次你若是能在淮南见到他,于你是为大幸,若是能請他为你指点一二,受益颇多啊!待你出孝還要参加殿试,成败在此一举,万万不能松懈。” “是,”林逊之起身,作揖道:“多谢老师教诲。” 徐茂虚扶一下,又问:“你何日动身?我为你践行。” “不用忙了老师,我后日便出发,想早些到淮南,也不知消息是否准确,要亲眼见到曲先生才能放心。” 徐茂沉思了一会儿后道:“也好。一会儿你先不要走,且等我一会儿,我去去就来。” “好的,老师您先去忙。” 徐茂走后,书房又重新安静下来。 林逊之坐下,又将全书的校验稿全部整理好,待他做完這些,不由自主地,抬头,看向对面。 对面是书房的窗户,四扇双开的大窗,窗外是個内庭院。徐茂懒得打理,直到前几年才不知从哪儿移来了好几株竹子,现在竹枝竹叶竟都从旁边伸到了窗前,郁郁葱葱的模样甚是讨喜。 从屋内看出去,只能看见竹子延伸過来的部分,一簇簇的弯成一個半圆的弧度,看书看的疲累时,看两眼青翠碧绿的竹子,很是放松。 林逊之的视线,在窗外绿竹的枝叶上转了几圈,最终,還是落在了窗户旁边,她的身上。 顾瑜的书桌,与林逊之他们的大书桌呈垂直的角度,从他這边看過去,只能看到顾瑜的侧颜。 却是這娇俏的侧颜,也看的不甚清晰,藏在明明暗暗的光影中,与窗外青翠的竹子相应成一幅清新的画卷,让林逊之如何看,也看不厌。 只见顾瑜书写的速度渐渐地慢了下来,最后竟然停住了。 她认真地又读了两遍正在誊写的篇章,而后微微歪着头,像是在思考的样子,便连手中的笔也忘记架上了。 林逊之的唇角抑制不住地微微上扬,他知道,她這是又碰到了不解的地方。 顾瑜這段時間在学业上的进步飞速,已经几乎都不需要来问他問題了,這着实出乎他的意料,也为她高兴。他见過的姑娘虽不多,但顾瑜真的算是女子中,既聪慧好学,又踏实肯下功夫的。 若她一直保持如此在学业上的努力,假以时日,她定然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姑娘。 但自己,怕是沒有机会看到了。 林逊之的神色中,有些他自己都沒有察觉到的落寞。他默默的坐了一小会儿,然后从书桌旁取了三本,他从家中藏书中,精心挑选出来的书,走到顾瑜身边。 “顾姑娘,可是遇到难题了?” “啊,林先生……” 顾瑜正在想,现在正在写的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明明昨晚青梧哥哥给她讲過的,但她现在就是想不起来了。不妨现下被林逊之這样忽然打断,彻底想不出了。 她对着林逊之笑了笑,有些不好意思的說:“我正在写的這句话,我不是太明白是什么意思,正在想呢。” “我帮你看一下?” “好,”顾瑜起身让到一边,“多谢先生。” 林逊之站在椅子的另外一边,拿過那张篇章,浏览片刻,便将它放到桌子中间,两人中间隔着一张高背椅,他稍稍探身,指着上面的句子道:“這句话其实不难,只不過這裡有两個生僻字,有另外隐藏的含义,若是不知道的,便不明白整句话的意思了。” 林逊之见她在认真的听,便又继续给她讲解。 他的声音很温柔,句子背后的含义被他娓娓道来,让人有种‘啊,原来竟是如此’的感觉,记忆的尤为深刻,顾瑜這次真听得是彻底明白了。 待林逊之解释完毕,顾瑜对他福了福,“我這下是完全弄懂了,多谢先生。” 林逊之微微颔首,望着她,浅浅笑了。 “那我继续誊写了,今日的就快写完了。” “嗯。”他见顾瑜便要坐下,又說道:“顾姑娘,我原来說過,要带书给你看的,今日我拿了三本,不知是否合你心意?”說着,他将书递了過去。 “您還记得呢?”顾瑜接過书,“《乌斯臧语言集册》,《海外异闻录》,《乌斯臧山河地理志》。哇,都是我喜歡看的。”顾瑜看见這三册书就有些爱不释手,尤其是那两本關於乌斯臧的语言集册与山河地理志,一本是關於乌斯臧语言的,還教授如何說乌斯臧话,另一本是關於乌斯臧的风土人情,地况地貌,這两本书真是太难得了。 顾瑜越看越欢喜,“林先生,我太喜歡了,谢谢您,我一定好好的看,绝对不会把它们弄坏,等一看完我便還给您。” 见她這样开心,林逊之觉得很值得,他笑着說:“你一直都想了解大铭以外的国家,那便先从乌斯臧开始吧,它与大铭接壤,是离大铭最近的一個了。”他顿了顿又說:“這三本书是送给你的,你慢慢的看,就不用再還给我。” 顾瑜沒想到這竟然是送她的,好端端的送她书,她可不敢收啊! 她将书慢慢推到林逊之面前,“无功不受禄,先生好好的便送這么难得的书,我不能收呢!” “這三本书我已经看過了,而且我后日便要离开惠州城,還不知何时会回来,也许此后便再沒有相见的机会,這三本书……這三本书,便作为你我這段时日一起共事的纪念吧!” “先生要走?” “嗯,前两日收到同窗消息,当世大儒曲先生会去淮南游历,我便想去拜访一下,然后便去京都,准备殿试了。” “如此,是好事,那我便祝先生此去一路平安,金榜题名!” “谢谢。”林逊之又将那书推了過去,“這些书便送与你。” 他既說了是留作纪念,她再推却便不太好了,顾瑜大大方方的收下,“多谢先生,我会认真读的。”說完,顾瑜忽然想到,人家都送了东西给她,她沒有回礼啊! 顾瑜想了想,道:“不知先生后日何时动身?我也想准备一個小礼物给您。” 听见她也要给自己礼物,林逊之心中有小小的欣喜,但他并不想要街上随便就能买到的物品。他想了想,說:“姑娘的字写的好,不知道是否可以写一幅字给我呢?” “当然可以,這有何难。” 顾瑜便从旁拿了一张宣纸,将笔浸润墨汁,思索一番,提笔在纸的右上角写下‘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然后又在旁边寥寥几笔勾勒出山的形状,山的旁边是汤汤河流,河上一叶轻舟,舟上立着一人,乘风破浪一路前行。 待字稍稍干了些,顾瑜便拿给林逊之,“還希望先生不要嫌弃。” 林逊之小心地接過来,细细观赏。 顾瑜并未跟着老师学過画画,只是平日裡自己写字多了,便随意地画上两笔,因此画的只是一幅简图,并未有更多的修饰。但整幅画却更显得古拙大气,将山河的磅礴之感,旅人一人前行的勇敢显露无疑。 林逊之很是喜歡。 他郑重的道谢之后,将画妥帖地收好。 這时徐茂回来了,顾瑜便不扰他们,又开始誊写。 徐茂留林逊之是为了叮嘱他一些细节,他将见到曲先生后要如何表现,要问些什么問題,都细细說与林逊之听,后者将老师交待的话一一记下后,便与徐茂和顾瑜道别,走了。 待顾瑜完成今日的工作,抱着小青桐走出徐府时,意外地看见韩青梧竟等在门口。 “青梧哥哥,你怎么来了?” 韩青梧将小青桐接過来,“今日买完琴见时日尚早,便来接你们一道回去。”他抱着青桐,真觉得他重了好多,“這小家伙现在是越来越沉了,你還是将他留在刘娘子那裡,待我下学回去接他,就不用這样带着他来徐先生這裡,再抱他回家,如此太折腾。” “沒事的,我都习惯了,刘娘子她两個儿子回来,她還要做晚饭,便不能尽心尽力的照看桐桐,我不放心呢。” 韩青梧想想也是,便又道: “那你在徐先生這裡等我,我直接来這裡接你。” “你回家還要做晚饭呢,早点吃完饭,還要看书,時間宝贵。不用担心,若我真的抱不动了,便叫辆小车回去。” 他觉得這主意不错,“那好,你就叫小车,可别像原来那样为了省银子,反正徐先生也是给了车马费的。” “知道了!” 往日林逊之基本上是与顾瑜一起出来的,今日韩青梧与顾瑜走了一段路,還沒见到他出来,便状似无意地问:“怎么今日沒见到林先生?他沒来嗎?” “哦,我都忘记与你說了,林先生走了。” “走了?去哪儿?” “說是去淮南拜访大儒,然后便直接去京都准备殿试。” “哦~~” 韩青梧哦了一声,然后见顾瑜并沒有显出不舍的样子,便沒再多說什么。 倒是顾瑜,她走了两步忽然想起刚刚韩青梧說买了琴,立刻拉了拉他的衣袖,问:“青梧哥哥,今晚可以听你弹琴嗎?” “……” 他還不会啊! 韩青梧犹豫了一下,說:“待我先练习一下,再弹与你听可好?” 顾瑜也沒有勉强,只是小声說:“……我本来想,要第一時間听到的。” 韩青梧见她低着头,攥着自己的衣袖,小小声嘀咕的小可怜模样,有些无奈地轻叹口气,“罢了,想听便听吧,到时别嫌弃便是!” 第42章 回家的路上, 韩青梧带着顾瑜先去了飘香酒铺, 找杜惟取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