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一段佳话
這個回答很有意思啊。
两人接着又随口聊了几句,就已经走到了酒店。
当李唐与成东一起出现在记者招待会的大厅时,全体记者都兴奋起来了。
沒想到啊,有意外之喜!
龙为的成东竟然会和李唐教授携手前来记者会,這是不是意味着双方有合作啊?
想想看,這几年龙为被紫菜的已经颇有些山穷水尽的地步了,消费者终端业务被迫自断臂膀,保留下来的也萎缩的厉害。
企业的债务率已经突破警戒线。
這可是龙国高科技企业的一面旗帜啊!
若是倒了,对龙国的人心会有多大的打击?
或许正是看到這一点,大洋彼岸才会如此不遗余力地打压,让它几无喘息之机。
沒想到,一個代表龙国数学最顶尖水平的天才学者,将会与龙为携手而行。
大厅之中忽然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這是所有龙国记者自发的。
這一刻,他们一起为龙国科技鼓掌加油!
上都市是龙国的经济之都,在這裡的外国记者人数仅次于北都。
大厅内,龙国的记者们在拼命鼓掌。
外国记者们则纷纷举起各式相机、手机拍摄着,有些记者甚至已经想好了這一刻的新闻稿。
“龙国数学天才助力龙为挑战西方封锁!”
“数学天才或是龙为蓄意为之!”
……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当李唐站在台前,顿时无数的手臂举起,有人甚至不顾规则地呼喊起来。
“李教授,請问您是什么时候开始研究N-S方程的?”
“李教授,請问您和龙为达成了哪方面的合作?”
“請问……”
……
“各位,請安静一下!”
当大厅鼎沸的人声渐渐平息下来。
李唐說道:“我知道记者朋友们很热情,但是既然是记者招待会,那么咱们就按规矩来。
有問題,請举手。
被我点到后,我的员工会给您话筒,让您问出您的問題。
当然,一次只能问一個問題。
整個记者招待会持续到12点半,届时請各位赏光,去餐厅用餐。
现在,可以开始提问了。”
李唐话音刚落,如林的手臂顿时高举起来。
他一眼扫過去,指向了中央偏左的位置,口中道:“第一排左数第5人。”
一名中年男记者立刻站起身来,满脸的兴奋。
工作人员快速上前,递過去话筒。
“我是《科技报》记者,我想請问李教授,您是怎么想到要去攻克N-S方程的這個难题的?”
李唐笑了笑,“我其实沒想過要去攻克這個难题。只不過,我此前研究微方方程时,积累了一些心得。
所以,我在一月份时,写出了三篇论文。
写完之后,发现循着這條思路前进,似乎可以到达解决N-S方程問題的彼岸。
但是,我当时還不太确定,不過好在我与北都大学数学研究院的陈书云副院长以及丁学兵教授一起吃饭交流时,得到了他们的鼓励。
我們复都大学数院院长赵中恒院士也很支持。
所以就這么一直走下去,最终有了這篇论文。
在此,我先谢谢他们三位前辈。”
所有记者听得津津有味,录音笔开着,速写本快速记录着。
這還真是数学界的一段佳话啊!
但是很快,有记者发现不对了。
一月份写出三篇论文,现在也才二月份啊。
你告诉我,有三位数学界大佬,一起吃個饭,然后鼓励支持一通,你就原地飞升。
不对,你就只花一個月時間,就攻克了千禧年的七大难题之一?
還是不对,发论文是要审稿的!
怎么也得审两周吧?
伱居然,两個星期就攻克了七大数学难题之一?
啊,啊,啊!
天才的智商是如此碾压我等的嗎?
顿时,如林的手臂再次高高举起!
“哦,下一位,咱们這次請后面的朋友来提问。对,就是你,第5排左数第8位,有請那位女士。”
第5排站起一個束着马尾的年轻女记者,她兴奋地接過话筒:
“李教授,我是《青年报》记者,請问您怎么能在這么短時間裡解决数学难题的同时,又推出了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大数据优化算法的框架?”
這個問題一出,所有记者才又想起来,這位天才不仅仅发表出那篇解决千禧年七大难题之一的数学论文。
他還同時間在计算机类顶刊发表了一篇与大数据处理有关的论文,据說能促进人工智能发展。
顿时,所有聚焦在李唐身上的目光更加灼热起来。
李唐似乎毫无所觉,“N-S方程的数学难题在有了思路之后,其实所花费的時間并不长。
至于大数据优化的算法框架,那是我們团队持续研究一個多月的阶段性成果。
說起来,這時間比我预估的,已经超时了。”
如今的媒体,已经是全面进入自媒体和视频直播的时代,当李唐的记者招待会宣布出来后,就有媒体做好了直播准备。
此刻,上都市电视台《走进不科学》栏目就在现场进行着網上直播。
当李唐這番话回答出来,原本就开始暴增的弹幕,直接就把屏幕彻底遮盖了。
“這太不科学了!”
“沒见過這么凡尔赛的!”
“我决定,李唐从此成为我的数学之神!”
“明日数学模拟考,我今晚必对李神焚香膜拜!”
“……”
“下一位!第3排第4位,外国朋友。”
這位头发略有些秃的褐发大叔站起身来,接過话筒,清了清嗓子,才用不太标准的龙语问道:
“李教授,您好!我是《朋博社》记者,我想請问,为什么您這几项研究成果,都是在您兼职创业后才取得的?
是不是意味着,龙国高校现行的科研体制,不适合像您這样的年轻天才发展?”
這個問題一出,现场气氛顿时冷了下来。
“老外果然酸了!”
“這就冲着咱们科研体制放炮啦!”
“有一說一,咱们的体制好像的确過于论资排辈。”
“說的好像国外就不论资排辈一样。”
“還是看咱的李神怎么回答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