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133.回京去任职

作者:田大伏
二月初,招讨军拔营,陆允明回京缴旨。同时去的還有黠戛斯使团和回鹘使团,皇帝敕旨也令程平跟随招讨军一起回京述职。

  黠戛斯使团是敕旨上有的,回鹘使团是程平建议陆允明带上的——不能放叶其阿回去,放回去就是個后患,還是以怀柔的方式把他拘在长安的好。

  对于這位杀兄投降、目前回鹘部实际上的首领,陆允明也不放心,便听从了程平的建议。

  在云州城,程平又见了纳音最后一面。前次,纳音是强大回鹘的宗室子弟,是“使节”,程平可着劲儿地笼络他;這次,却是战败的回鹘部新任可汗——皇帝册封這位从未见過面的外甥为“仁顺可汗”。

  再见纳音,程平有点不知說什么好,尤其对其父的自杀,觉得很是遗憾。

  绰度這個人,因为身世,颇受一些回鹘老氏族排挤,也并不很得桑格略信任,生前除了仁慈之名,沒什么建树,沒想到会在黠戛斯人占领都城的时候自杀殉城——让程平想起很多中原文人的气节,可见其母恒泰公主和中原文化对他的影响。

  程平便问候起恒泰公主。

  经此一役,纳音脸上已沒了先时的天真,颇有一部可汗样子地回答:“多谢使君问候,家祖母身体尚安。”

  又是個被逼着长大的小孩……程平在心裡叹一口气,到底沒有念叨战争与和平這個话题,她只是点点头,“春天来了,外面天高地远、碧草如丝,可汗可以带公主多出来走走。”

  纳音面色有些松动,点点头。

  程平对他行礼:“平不日将回长安述职,不能专程去拜别可汗了,還請恕罪。”

  停顿了片刻,纳音道:“使君保重。”

  程平再对他行礼,便告辞出来。

  “我把使君的八音盒转送给了祖母,她很喜歡。”

  程平停住脚,转過身,看纳音一眼,再次行礼,然后便走了出去。

  临行前,程平又忙着见三位县令,跟属官们开会,给自己的刺史工作扫尾,還抽空与当地士族开了個告别会——多谢他们在云州保卫战中的倾力相助。对自己的好兄弟杨华,程平更是不舍,找了個机会,两人大醉一场,以至第二天陆允明相召,程平還带着宿醉。

  陆允明看她一眼,知道她這阵子忙忙碌碌,端的是“有始有终、有情有义”,想到“有情有义”几個字,陆允明抿抿嘴,到底沒忍心在人前给她沒脸,只点点头,待她入座,說起大军拔营后云州戍卫的事。

  二月初,招讨军踏上归途。

  自那日认清了与陆允明之间的“前景”、亲自给這段感情盖了BE章之后,程平就有点避着陆允明,不能对人家负责,就别瞎撩拨了。

  程平真有点同情陆允明,与那位柳夫人,当初如果不是政治形势,多么好的一对璧人,這会子估计娃都能写诗了;后来一直打光棍,直到遇到某位渣女……

  程平渣海无边,回头是岸,每天都提醒自己“要把陆相当座主当上司”,“要有底线,不要耍流氓”……又庆幸,陆相到底是宰相,拿得起放得下,肚子裡能撑船。他這把年纪,单不了几年了,等娇妻幼子在怀,再对着朝堂上面目可憎的“程侍郎/程御史”,或者偶尔想起已经辞官归隐的“悦安”,会不会写首伤感的小诗小词以示对這段夭折感情的怀念?“非关病酒,不是悲秋”什么的?

  程平想着想着,就把自己想难過了。目光投向前面的主将车驾,因怕露了行迹,片刻便挪开眼去,北方的春天来得晚,還是一片萧瑟气氛,天青白青白的,远处灰黑的阡陌村庄,脚下古道残雪……

  陆允明从忽闪的车帘裡看到右后方的深绯色身影,心硬地继续把目光放回手裡的书册上。

  二月底,终于到达长安。

  這次战争算是在西北边界立了威,回鹘已经被打残,只要黠戛斯人不闹腾,大约西北边界能平安個几十年。

  之前对云州刺史程平的那些弹劾,因为云州保卫战的艰难和顽强,到底沒有人再提——政客也是有下限的。

  对這位“门生”,皇帝是真心喜歡。胆子大却谨慎,有才华又踏实,从吴昆的密报中能看出来,他也确实一心为公。這回领着云州扛了過来,西北事解决得這么漂亮有他很大的功劳,但關於怎么升他的官,皇帝却有点发愁。

  他现在已经是正四品下的下州刺史,再放地方,就要放中州,放去哪裡好呢?若放朝堂的话,真是升无可升——各部侍郎也不過是正四品下。他這样的年纪,是无论如何不能担任各部尚书的。闲职倒是有,但真让他“闲”,皇帝又觉得可惜。

  在与陆允明一番闲谈之后,皇帝终于下定决心,就让他接着回户部吧,当左侍郎,给窦七帮忙。

  对能再回户部,程平很高兴,老工作,老上司,省得熟悉环境了,再說自己本也长于经济。

  皇帝对她笑道:“襄州、颍州都出缺,我本来想让你再去历练几年,但诚之說,窦七那裡实在撑得艰难,你去帮他一阵子吧。”

  程平笑着答“是”。

  虽說同阶朝官高半级,但皇帝沒给“得意门生”升了官,心裡总有点過意不去,他又是看谁顺眼就可着劲儿对谁好的性子,于是决定给程平来点经济上的补偿,除了赐财帛以外,還赐给她一套宅子。

  皇帝還同她商量,“有一套修行坊的大宅,很是轩丽;還有一套永兴坊的,虽整齐,却有些狭小……”

  永兴坊啊……程平笑道:“臣主仆加一起不過十几個人,赁宅或是住官舍即可。”

  皇帝笑道:“哪能在京裡沒個宅子?既然你家口少,便住永兴坊吧。离着皇城也近,上下值也方便。”

  程平赶忙行礼谢過。

  对程平的封赏,只能采用這种实惠的处理办法,对陆允明的却张扬得多。陆允明加金紫光禄大夫、弘文馆大学士,赐勋上柱国,封魏国公①,一时风头无两。

  程平却有点担忧,他還這么年轻,就位极人臣,而且在军中又有這般影响力,现在前面有陈相、邓相挡着,還沒什么,若两位老相公致仕……面对這么一位手握权柄、正值盛年的宰相,即便再君臣相得,皇帝恐怕也有想法吧?不過想想历代名臣,谁不是几上几下?這條路本来就是有起有伏有弯道的。

  程平再返朝堂,自然免不了人情往来,比如拜见邓相。邓相似吃了神药,這么多年,一直不见老,真是個丰神俊朗的老头儿。

  邓相這個人确实有魅力。他给程平分說现在户部的形势和問題,给出指引,却不咄咄逼人,温煦煦的,犹如冬日暖阳。面对這样的老牌政治家,程平也虚心請教,一教一学,就事论事,颇有点师生的样子。

  在邓相处,程平還见到了别的几位朝廷大员。程平是后辈,听的多,說的少。出了邓相的门,程平才后知后觉地反应過来,自己這是参加了一次邓党会议。

  程平也去拜见了陈相。与邓相不同,陈相這一两年老得厉害。陈相本是個身姿英伟、面容严肃的样子,這次再见,却瘦了很多,脸上都是褶子,严肃倒還是一贯地严肃。

  另一個相貌变化得让程平心惊的是窦尚书。因窦峻的性情,程平几次回京述职都只去他门上投了個名刺而沒见人,這次再见,窦尚书竟然两鬓斑白了,脸也越发地瘦,可明明上次分别时,他還是青年人模样。

  程平不由得交浅言深了一句:“尚书要注意身体啊。”

  窦峻能听出她的真心实意,脸上露出一丝微笑:“你能回来,我也轻松些。”

  程平连忙施礼:“愿意追随尚书。”

  程平又亲自送上邀請帖——就赶在上巳节假期,在新宅办两日温居宴,也算重回“京城社交圈”的开始。

  温居宴請的客人即便不刻意区分陈党邓党,也能看出,還是邓党为主,其次是户部无党无派的同事,陈党也有——比如同住永兴坊的陆相。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