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37.奇葩考试题

作者:田大伏
试卷发到程平手裡,她就傻了眼,我的妈,怎么還有易经推演、阴阳五行、天文天象?這真的是考数学而不是考玄学?

  但又一想,古代的科学和玄学总是不分家的——医巫不分家,数易不分家,天文历法裡面更是各种掺和,考算学的时候裡面有玄学的內容,再正常不過了,原是自己想得太简单了。

  其实易经推演、阴阳五行這些,柳夫子真還教過程平,但无奈程平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长了一颗非常坚定的唯物主义心,哪怕经历了非常不唯物主义的灵魂穿越事件,依旧对這個不感冒。

  程平一上這种课就打盹,還因此被柳夫子拿戒尺敲過两次。但即便她看起来认真了,弄出来的东西也是四六不靠。最后柳夫子摇头叹息:“执着外物,一身俗骨,罢了。”在放弃教她作诗之后,又放弃了她的玄学。

  在這方面,程平最大的成就就是把《易经》背了下来。

  程平努力想原来老师讲的,又把易经裡面一些佶屈聱牙的东西搬出来,好赖把前两题都敷衍上了。

  第三题照旧“超纲”,是關於选穴和风水的,程平真是连敷衍都无所敷衍了——但在時間充裕的情况下,尽量不让一道题空着,是程平前世当了快二十年学生秉承的一贯宗旨,那么,写啥呢?

  程平很老实地說起选穴注意事项。因为唐代帝陵多是“因山为陵”,程平說的也主要是在山中营造陵墓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要注意石头的透水性,如果是渗透型石灰岩比例大,那山内部很可能会形成溶孔、溶洞甚至暗河,棺椁放在裡面被泡的可能性比较大;比如要统计从古至今這片地区地震频率——在地震带上,保不齐那天就被震出来了……林林总总,琢磨琢磨措辞,把能想出来的都写上了。

  一個看起来很玄学的問題,硬是让程平掰出了科学味儿,也是沒谁了。

  再看下面的题,程平舒一口气,丈量土地,计算赋税,這就容易多了。

  后面還有计算堤坝土方的,计算人夫数量工期的,程平都一一认真算了。

  程平终于明白为什么每年明算及第的人那么少了——考的太杂,一個单纯的数学人才是答不了這样的试卷的。②

  出了考场,小胖子季元春和程平出宫城,穿皇城,一边走一边对题。

  季元春苦着脸:“易数阴阳這些,我不是沒认真学,是真学不好。先生說我沒這天赋,再学也是枉然。”上一科礼部试就是卡在了這方面。

  程平大生知己之感,也苦下脸:“我們真是难兄难弟,一看前面這几道题,我就懵了。”

  “那你到底是怎么答的?莫非空着呢?”季元春问。

  “那不能!胡诌也要诌上些什么。”程平传授自己的胡诌经验:“捡着《易经》上跟题目沾边的往上扯,再车轱辘话正過来、翻過去地說,所谓以‘易’释‘易’也。只是,我写的都不知道是什么,他们阅卷的……”程平给小胖子一個“你懂得”的眼神。

  小胖子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原来,试還可以這样考……

  程平看小胖子被三观重组的模样,不无得意地总结:“這就叫‘玄之又玄,众妙之门。’①”

  把小胖子忽悠得五体投地,程平正得意着,突然抬头看见不远处的陆侍郎。程平才发现,這裡是礼部官员出皇城必经之处——陆侍郎想是刚下班?

  话說這次制科虽然是在礼部报名,但监考什么的都沒用礼部掺和——估计皇帝自己也知道,殿试那些所谓的“门生”,虚得很,這次为了让自己這“座主”与“门生”们的关系瓷实一点,所有高官都不让露面。

  程平沒在考场上见到某侍郎的绯色身影,谁想到考完了,倒遇上了——话說你们不是中午就下班嗎?工作要不要這么卖力?你卖不卖力跟我沒关系,但是抓着我胡扯吹牛……

  陆允明沒什么表情地看她一眼。

  程平尬笑着冲陆允明行礼。

  除了程平,還有两個前科及第的,一個进士,一個明经,考的都是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离着都不远,赶上来对陆允明行礼。

  其余考生见是穿绯袍的,也有知道他是谁的,也有不知道的,都纷纷行礼。

  陆允明对众人微笑着点点头,便在考生们让出的路上,先走了。

  待陆允明走远了,程平直起腰,放下手,全忘了自己刚才的尴尬,在心裡打趣起座主来:“恰巧与考生们碰上了,却一句话都不說……陆侍郎对制科考生避嫌得很啊,可见‘朝乾夕惕’這個词绝不是嘴上說說的客气话。”

  皇帝虽然监考不用高官们,但是阅卷却少不了他们,尤其算学方面的,那必须找专业人士。

  陆允明因为“简在帝心”,被点名与另外两個被皇帝信任的大臣在皇帝内书房一起阅直言极谏试卷,而明算们的试卷则是当今太史令孙玉带着两位国子算学博士在承德殿审阅。

  皇帝本人是“总览官”。

  “总览官”从某种意义上說就是捣乱的。

  先是在内书房這边“内涵”了一会子朝中事,又拐去承德殿“吓唬”人。

  被信重的大臣们成天见皇帝,对皇帝這种生物敬畏還少些,可怜两個算学博士,一共沒见過皇帝两回,皇帝溜达到他们旁边,就赶紧诚惶诚恐地行礼,這活简直沒法干了!

  皇帝自己也不自觉,這裡拿一本试卷看看,那裡抻出一道题问问,很有“不耻下问”的精神,可惜——是個文科生,而且還是個上学时不大那么认真的文科生!

  姓高那位国子博士解释了一通,偷眼看皇帝,看他皱着眉,心裡一怕,便跪伏在地,颤抖着身子請罪。

  皇帝摆摆手,笑道:“不碍的,朕就是问问,你继续。”

  高博士战战兢兢接着阅卷。

  大约也觉察出自己对小博士们的“震慑力”,皇帝坐回太史令身边。

  太史令虽然只是从五品下,但却是天子近臣,常见面的,而且孙玉也算三朝老臣了,把太史令這個职位霸占了三十年,看這矍铄劲儿,大有当到地老天荒的意思。

  皇帝对他也還敬重,老老实实坐在旁边,顺手拿過一本待审阅的,考生名字有点熟——程平,程平,那個殿试挺机灵的明经?怎么跑這儿来考明算了?

  皇帝来了兴趣,难道真有這等通才?

  看完前面几题,皇帝皱皱眉,好像哪裡不对啊,于是推给太史令。

  太史令接過来,看着看着就笑了:“小子滑稽!”

  皇帝赞许地点头,想起那日殿试时,這個叫程平的士子虽表面上恭恪得很,细想,是有些滑稽,沒想到太史令只看试卷就能看出性格脾性——若是策问或诗赋倒也正常,可這是算学试卷。

  再看后面的试题,太史令放下拈胡须的手,略皱着眉,态度认真起来。

  皇帝就更好奇了,耐心地等他看完。

  看太史令终于用笔在卷头上画了“上”,皇帝笑道:“這個考生有何過人之处,孙公与某說說。”

  “此生于阴阳易学一窍不通,却是個干实在活计的人,于算学有其独到之处,有些便是臣也闻所未闻,只是具体是否正确,還需驗證,看道理是很通的。”太史令指着最后算堤坝的题,“陛下請看這裡。”

  皇帝拿過试卷,仔细看這道题,皱眉道:“朕看修河建坝的奏折裡,从来沒有這样算的。”

  程平应用p=ρgh公式算堤坝横截面所承受的压强,推导不同深度堤坝厚度比例,用计算的方法,从理论上初步解决了堤坝最佳厚度的問題。③

  堤坝厚度一直是困扰治河的一個大問題——太宽厚了,固然牢固,但人力物力耗费太多;不够宽厚,则可能会被冲垮。

  听孙玉解释了一番,皇帝点点头,“倒着实有些子门道……”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