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40.第一天上朝

作者:田大伏
熹微的晨光中,驴蹄得得,程平执辔拿鞭行在长安的大街上。

  鼻间是早春有点寒凉又格外清新的空气,眼裡一片新绿,不知不觉路旁榆槐都长出了嫩叶,偶尔可见几個推车挑担的行人,远处晨鼓咚咚,近处鸟鸣啾啾,程平满足地叹口气,早起上班其实蛮好哒。

  “春风得意马蹄疾”這种事,說来畅快,其实不符合程平低调保平安的怂包三观,倒是现在這种平常中杂着些许惬意的状态最受她喜歡。程平想起前世文青中曾经很流行的一個词——小确幸,大约上班路上享受芝麻饼、杨柳风就是一种小确幸吧。

  但行到靖安坊和永乐坊附近时,這“小确幸”就被打破了——车驾越来越多,有骑马的,有乘车的,有的不過带一二仆从,有的则颇有前呼后拥的意思,而且越往北走,“前呼后拥”的越多,若不是春天太阳出得早,程平看到的就完全是《明皇杂录》上的场景:“五鼓初起,列火满门,将欲趋朝,轩盖如市。”

  程平這样的官衔,开始還是骑在驴上顺着路边走,有长官们的车驾经過,就停在边上,下驴肃立行礼,等对方過了,再接着走。后来上驴下驴得折腾了几回,官员车驾越来越多的时候,程平就只能牵着驴溜边儿往前蹭了。

  虽然遭遇了一波唐代交通早高峰,程平倒也沒迟到——毕竟已经离着皇城不远了。

  今天是二月十五日,朔望朝参的日子,长安九品以上官员都要来参加大朝会。

  满眼都是各种颜色的官服,青绿色最多,其次是浅绯,深绯色和紫色就少多了——完全符合金字塔规律。

  官员们相熟的互相见礼,有的聚在一起聊天,大家看起来都挺平和悠闲——大朝会一般不讨论实质性的問題,就是個過场,参加這样的朝会,心理上总是比较放松的。

  程平站在外围抻着脖子找,昨天那位吏部的员外郎在哪儿呢?

  昨天這位說让大家今晨找他,然后由吏部统一安排参拜圣人事宜,可這裡得有一千多人吧……

  陆允明与顶头上司乔尚书一起往裡走,乔尚书在回忆某年先帝赐食的上巳节煎饼,“那饼粉嫩嫩的,竟然有灼灼之色……”

  陆允明落后他半步,侧头认真地听着。

  不知道的,還以为礼部第一二把手在商议什么重要公务呢,其实不過是要過上巳节了,老头儿馋了。

  路上不断有与他们见礼的,两人也回礼。

  這上司下属二人相得的样子,惹得多少人牙酸。

  你看看其他几部,莫說吏部兵部這种有左右两個侍郎的,就刑部工部,尚书、侍郎之间也不是那么和睦,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至于户部,那不在讨论之列——那主司、佐贰两人各有各的奇葩之处。

  只這礼部,一片春和景明上和下睦……莫非因为是“礼部”便格外温良恭俭让?這猜测后面必须跟上一個鼻子裡冒出的哼声,大家又不是第一天混朝廷的生瓜蛋子。

  程·真正第一天混朝廷的生瓜蛋子·平這会儿根本沒時間也沒心情排這样的内心戏,她還在到处找那個穿深绿官袍的吏部员外郎呢。

  到处是深深浅浅的绿色,跟菜地似的,我要找的那一棵到底在哪?

  乱找不是办法,程平向旁边一個跟自己穿同色官服的官员打听。

  那官员皱眉打量她一眼,“你是哪個部司的?”

  程平笑道:“某刚考中制科,才分到户部。”

  那人眉头皱得更紧:“户部的啊……那边。”顺便挑了挑下巴。

  程平忙谢他,這人已经扭過身去了。

  程平按照他指引的方向摸過去,哪呢,我莫非理解错了……程平左右乱看。

  陆允明与乔尚书說着话,一抬眼恰看见程平,只见他跟胡人杂耍上的番鼠似的,左顾右盼,小脑袋转来转去,看着很是滑稽。

  這样的场合,岂能容他到处乱撞?陆允明抿抿嘴,不动声色地引着乔尚书往那個方向走。

  程平突然看到一個熟悉的深绯色身影,身材颀然,眉清目朗,不是陆侍郎又是哪個?旁边那位老叟也曾在殿试时见過的,赶忙给两位行礼。

  与对其他低阶小官一样,乔尚书和陆允明都是微微点下头。

  陆允明经過程平时,程平抬起头,想說什么,终究沒說。

  “往北走三十步,左侧。”

  程平惊愕地看陆允明,他已经搀着乔尚书走到前面去了。

  程平赶忙按照陆允明的指点找過去,果真找到了那位员外郎。

  新授官的已经到了几個,其余人還未至,包括程平的熟人季元春,程平有一种不好的预感——這些人恐怕不是還沒到,只是跟自己一样,沒找到地方。

  日晷移动,群臣的站位逐渐规矩起来,三省六部各部门的“方阵”也显现出来,程平才知道這一片是吏部的位置。也是這时候,小胖子和最后几個倒霉蛋才找過来,被那位员外郎剜了两眼。

  很快,御史大夫带领属官来宣布上朝了,大员们进入殿内排班站位,其余官吏只能按部门和品级站在庭中,程平他们特殊,暂时都归在吏部這一块。

  叫程平看,這种大朝会,中小官吏好混得很,左右是人家颂祝,你就颂祝,人家拜舞,你就拜舞,现在新手期或许還紧张,日后真熟了,完全可以放心神游。

  今天·朝会有新罗使节来献贡礼,這百年间,新罗還算守本分,這回是因为新罗王要立世子,作为藩属国,要向唐朝报备——不過是個表示臣服的姿态罢了。

  這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沒什么不允许的,臣子们当然要顺便称颂一下皇帝仁德和治世升平,程平也跟着拜舞了一回。

  最后一件事,程平他们当了一回“主角”——其实更像是道具。

  這些“天子门生”上殿,接受皇帝的勉励,勉励完,便是大臣和使节的吹拍時間。大臣们做起“颂圣诗”,使节不作诗,只用“上国风华”几個字就把皇帝拍得浑身舒泰,至于“道具们”,只管恭敬立着就好。

  程平诧异,何以陆侍郎秉状元之才,不跳出来显摆显摆刷刷皇帝好感度?话說還沒见過這位作诗呢。

  這一套啰嗦事终于完了,程平等先退出去,不多时,大朝会也就结束了。

  开完会,憋走!下面是工作餐時間——此所谓“廊下食”也。

  一千多人,在廊下院中,按品级坐好,有礼有节、有揖有让,又庄严肃穆,又团结——不,“活泼”是不能有的,廊下食的时候“行坐失仪语闹”是要被罚掉一個月俸禄的。

  小胖子季元春早沒了今晨找不到地方时的不安,他想起程平說的“疾走過来恰巧赶上吃公厨午饭”的话,不由得对程平挤挤眼。

  程平抿嘴一笑。

  這种過场饭,家境好的官员不過吃三两口应付一下罢了。

  程平不然,每种都尝尝,味道竟然很不错,只是這古楼子有点膻气,想来是因为裡面的羊肉凉了的過。

  即便這样,程平也把分给自己那块肉饼都吃了,又喝了几口青菜羹。

  季元春爱吃而不挑吃,跟程平一样,也把自己那份吃得精光。

  引得制科几個同年侧目,這俩人真是田舍汉!

  程平不觉得有什么丢人的,浪费才可耻呢,季元春则是对别人情绪不大敏感,两人见同年看自己,都回了個温良的笑。

  同年们:“……”

  吃完工作餐,终于可以退场了,官员们回各部门料理公务——程平這才真正地去“报道”。

  户部尚书被皇帝留下“议政”,程平便见到了户部二把手窦侍郎。

  也是奇怪,按照规定,六部中,吏部、户部、兵部侍郎各二人,礼、刑、工各一人,不知为何這户部只有一個左侍郎。

  程平进门就行礼,眼睛余光偷偷打量,這窦侍郎的廨房真干净啊,案上一摞整整齐齐的账册,笔墨纸砚之间的距离像尺子量過一般,墙上也沒有唐代人喜歡挂的字画。

  等窦侍郎让她免礼,程平借着直身的机会打量了一眼這位上司,真正的面若刀削、目似寒星,程平赶忙把原来的恭谨加码到十二分——這位恐怕不是好相与的。

  接過程平呈上的告身敕牒,窦侍郎看了一下,目光从她的脸往下,在袍子下摆被压出的褶子上停了一下,复又移上来定在她的眉眼间,程平尴尬地抿抿嘴,天然布料就是爱出褶子……倒霉,我大约遇上了一個有强迫症和洁癖的上司。

  “户部,首要便是利落清楚。若一個人把自己都打理不利落,又如何让人信他可以把账目弄得清爽干净?”

  上来就吃了杀威棒,程平只能恭敬肃穆地行礼:“平谨受侍郎教诲。”

  窦侍郎把告身敕牒還给她,声音无波无澜,“你去找孟员外郎,他主管度支,下面如何做,自有他安排。”

  程平再施礼,退下。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