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丰收在即
有沸哥在,一切都顺利的很,沒有遇到什么麻烦。
她现在每天都要带一百棵以上的野草回去,除去换窝头和给几個孩子预留的那些,基本每天都能换到衣裳、水罐、麸糠等這些很有用处的东西,碗、杯這些常见的更不必說。
几天下来,她就积攒了一大堆东西。
她把那些生活裡用常用的和基本用不到的留在外面,把大部分的东西都找机会收进了芥子空间裡,有人问起這些东西,她便只說一句“处理掉了”来打发。
其他也是一切都好,除了每天早上偷偷跟着她的人渐渐多了,跟的距离渐渐远了外。
不過也不算什么,這些人不敢追上来逼问她,也跟不到最后就会回去,只不過是她每天要多走一段路而已,小意思。
可惜,這样安稳的日子只過了小半個月便结束了。
从四月底到五月中旬,天气越发的热了。
如果說她刚穿過来的时候温度還算适宜,那现在就有些酷暑的意味了,這变化不可谓不大,带来的影响也是很显著的。
破庙裡赤膊不穿上衣的乞丐变多了,来她這裡交易衣裳的变多了,一天多的时候能收到四五件衣裳。
白天瘫在破庙阴凉处不动的乞丐也变多了,因为出去一天得到的收获還抵不上這一趟的消耗,出去找食物的反倒比窝在破庙裡的更快饿死。
破庙裡的人少了一些,破庙周围的臭气重了一些……
木渔不傻,知道這代表着什么,但她并沒有好的解决办法。
她能救的了十個八個人一时,但以后呢?其他人呢?她自己呢?
這并不是明智的做法,但明智的做法她還沒有想出来。
這天杨二郎和沸哥回来的比平时要早。
沸哥照旧拿了两個窝头過来与她换野草,只不過這次沒留下来与他们一起吃,而只是点点头,回了东屋那边。
她问杨二郎,
“沸哥看着有些发愁,是遇到什么事了嗎?”
杨二郎本是面无表情的,闻言柔和了几分,平静說道,
“东街那边以后沒有施粥了。
附近的街巷开始驱逐乞丐。”
木渔一愣,這是两個坏消息。
现在乞丐们的生存环境已经很差了,這两個消息一来,更是进一步挤压了他们本就不多的生存空间。
而且這消息对她和杨二郎也是有切身影响的,直接影响到杨二郎的食物来源,還会影响到沸哥的食物来源。
沸哥喜歡吃野草是沒错,但万一他也得不到足够的食物了,自然也就不会再来换野草了。
当然還有另一种更坏的可能,要真到了那一步,她估计還会有些麻烦。
比如,会有人逼她說出到底是在哪裡找到的野草。
她回過神来,看着杨二郎平静的脸,问他,
“那我們要怎么做?”
杨二郎看起来太平静了些,比她這個心理年龄奔三十、有底牌的還要平静,让人不得不怀疑他早有应对之法,還是很完善的那种。
杨二郎沒有立刻回答她的問題,而是坐下来仰头喝了一碗水,举起手用袖子擦了擦嘴角,而后就坐在那裡发起呆来。
虽這时天气热,但他依旧穿的严严实实。
木渔细细打量着他,从上到下。
這时候距离两人成为好友、互相依靠已经過去了了一個月的時間,杨二郎看着比一個月前好了许多,虽然還是瘦,但好歹脸上有了些肉,眼神也褪去脆弱变得更加坚定。
杨二郎也不過才十五六岁的年纪,身体還沒完全长开,只比她高半個头,肩背也不很宽阔,但内裡的灵魂,已经在众多苦难的催化下提前成熟了。
木渔眼神柔和了几分,在杨二郎身边蹲下来,将手放在他的肩膀上。
“你是有想法的,对吧?”
杨二郎缓缓转過头来,面带迟疑地点了点头。
木渔知道他确实是有想法的,但可能還不够确定,不過知道這些就已经足够了。
她心裡轻松了不少,嘴边带了丝笑,在杨二郎身边坐下,默默地吃起晚饭来。
……
天气热的厉害。
木渔再一次停下来擦汗,她的两只袖子都已经被汗水湿透了。
她穿的不多,走的不远,结果却出了這么多汗,要不是她有芥子空间裡的泉水做补充,只怕早就走不动了,就像那些之前跟在她身后现在却沒了踪影的乞丐们一样。
她在一棵枯树小小的阴影中缓了一阵,接着继续往前走去,直到到了這附近一個隐蔽的小山洞。
她躲进山洞裡面,然后进入芥子空间裡。
进入的一瞬间,那酷热便被隔离在外,芥子空间裡并不热,是适宜微凉的春天,从前沒怎么注意,现在却是很难得的好处了。
不過,她沒在這微凉中陶醉太久,远有比這更值得陶醉的存在。
比如,那片几乎占据整個空间的蓬勃绿意!
半個多月的時間過去,她已经拥有了一千多棵野草,占据了近三分之一的土地!
她每天完全可以拿出三百多棵野草来,奈何情况不允许,最近来交换的人不如从前多,交易的量也一般不会超過一百棵,而且還要考虑其他,根本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起来。
不過野草本身就是一种资源,放在那裡不交易也不会亏。
除了這些野草,她還拥有五十多棵水稻、一百二十多棵黍子、一百四十多棵麦子,這些也占据了近三分之一的土地!
她一阵很小心地伺候着這些来之不易的粮食,等待着它们成熟带来更多的粮食。
水稻、黍子、麦子等粮食作物从种下去到成熟所需要的時間大都在三到五個月左右,照芥子空间裡面成熟速度比外面快三倍多的情况来估算,约么只要一個月左右便能成熟!
其中水稻所需要的時間最短,也是最早种下去的,算下来已经有二十四五天。
事实也正如她估计的那般,水稻已经结了穗子,虽然還不很大很实,但這已经足够了,任谁都能看出几天后的丰收景象。
除了水稻,黍子和麦子虽落后的一步,但也都长起来了,要不了多久也能迎来丰收。
她置身其中,身心舒畅,這是她应对以后灾难的底气。
等這些粮食长成,她就可以不依赖任何人得到食物,到时候,带上三五人找個荒山野岭隐居起来是真的能做到的。
不過,那是实在走投无路之后的做法,在那之前,她還是想试试看有沒有别的法子活下去。
比如,杨二郎的那個想法能不能实现?会不会更好一些?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