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东山再起 10
周武和丁宁听得司令员再次提起他们,并且对他们大加赞扬,觉得很不好意思,好歹身边坐着的這些新四军干部们也都是老革命了,哪样的阵仗沒见過,他们指挥部队作战,无论战斗意志和战斗部署,都不会比自己逊色,只是他们這些老革命沒受過系统正规的军校教育而已,但俗话說得好:到什么样的山头唱什么样的歌,這些基本上沒上過军校,有的甚至沒读過多少书的新四军干部们,打起仗来那還不是一样足智多谋,进退自如,在江北一带打得小鬼子和国民党顽军叫苦连天,奈何不了他们?
屋子裡的同志们对周武他们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栗司令员朝大家挥挥手,說道:“现在,我部署一下具体的战斗部署方案,同志们有什么建议,马上提出来,等下麻烦二团的参谋长丁宁同志辛苦一下,制定個详尽的战斗方案,下午我們在仔细讨论讨论。”
時間此时已经将近中午,栗司令先叫同志们去吃饭,下午再继续开会,散会前,程奇总指挥和栗司令特地留下周武和丁宁他们几個,与他们一起啃着窝窝头就着咸菜,一边吃饭一边讨论战斗方案。
一餐饭的功夫下来,丁宁他们已经大致了解了司令员他们的部署方案,丁宁扔掉饭碗,当即与周武一起制定起详细的作战方案来,丁宁作图,周武则在桌子上搞了一個简易沙盘,老徐和牛政委则在旁边帮忙。
虽然栗司令早就晓得這個丁宁的参谋功夫相当了得,做出来的作战方案图画得那是相当了得,今天再一看丁宁的手笔,与程总指挥一起大为折服:“丁宁同志真是了得,把我們的意思全部正确无误的表示在這一张小小的地圖上了,真不愧是留過洋喝過洋墨水的人才,我們新四军要是多像你几個這样的同志该有多好啊。”
周武摆弄的那個简易沙盘也差不多做好了,這個沙盘的材料虽然很是简陋粗糙,但也是相当正确的摆出了战场位置和各部队之间的联系,结合着丁宁画的战斗部署图,即使不知道打仗的人一看,也能估摸出個大概来,何况這些身经百战的新四军指挥官们。看着這些笔工笔正的战斗部署图和沙盘造型,连一向挑剔的牛政委政委也禁不住连连赞赏:“真不愧是科班出身的,恐怕我們是学不来的了。”
下午,其他各团的头头脑脑们一进会议室,看见桌子上河川分明,地势形状位置精确的沙盘和画得一目了然,笔工笔正的战斗部署图时,都竖起了大拇指道:“真是让我們开了眼界,這才是真正的作战地圖。”大家都晓得這些手笔出自二团的周武和那個戴着金丝边眼睛的丁参谋长之手,不由得对他们表示着敬意。
栗司令员对丁宁說道:“丁宁同志,你应该对這個作战部署相当的了解了,现在還是由你来向同志们讲解一下具体的部署吧。”
丁宁听得司令员說话,也当仁不让,站起来指着战斗部署图和沙盘对同志们讲解道:“同志们,当前這個江北军事形势是這样的,敌人分成三路向我們根据地扑過来,以分路合击的套路攻击過来的,鉴于我們江北纵队的兵力只有一万余,相比于敌人的七八万兵力,处于一比七的绝对劣势,正面硬碰硬的对抗几乎是不可能的,我們只有暂时先放弃处于敌人进攻的正面阵地,各团分步后撤到来安以北,津浦路以东的三界与叉涧之间的地区,在运动中伺机寻找战机,消灭敌人。”
丁宁讲了個开头,底下的那些团长们就嚷道:“那我們各团的具体作战任务和目标是什么?”
丁宁听了,喝了一口水继续說道:“關於各团的具体部署是這样的,陈国富同志的一团负责引诱中路的敌人,将他们引至津浦路以西的地区,完成诱敌任务后迅速转向截断津浦路明光至滁州段的铁路,迫使中路的敌人放弃铁路运送战斗部队,而后则就地在此区域埋伏起来,周武同志带领的二团则快速穿插到高邮湖西岸天长以东地区,利用二团熟悉這带地形的有利條件,且战且退,造成一种因为兵力太少,不能抵挡的态势,诱使右路的敌人追击到津浦路以西的地区,一旦诱敌成功,则留一只连级规模的队伍阻击敌人,派二团主力大部急行军赶至高邮湖西南方向的沈家浜,攻占并且扼守這個要道,截断右路敌人的退路,林全同志率领的三团则利用熟悉苏中当地的情况优势,发动广大革命群众,破坏津浦路以东和高邮湖以西区域中所有可以用来敌人机动的道路和桥梁,敌人行进道路沿途的村子实行坚壁清野,老乡们预先撤离到北边的山区去,三团主力在配合一团破坏敌人交通的同时,派出大部主力迅速由三界向东面的洪泽湖方向运动,待得一团和二团将敌人引诱至津浦路以东的三界与叉涧中间的滨湖镇时,集中兵力由北向南挤压敌人,而此时一团也立即发起攻击,由西向东沿着津浦路向敌人发起挤压攻击,迫使敌人朝滨湖镇聚集靠拢,在沒有得到纵队司令部明确命令以前,一团和三团不得随意发起总攻击,只能找敌人各個部队之间的薄弱处攻击,攻击得手后,无论战绩如何,必须立即撤退,要是小股敌人尾追而来,则集中兵力坚决消灭之,否则不要随意与敌人交火,而且在运动和作战中,尽量避开那只日军联队,找战斗力比较弱的汪伪军来打,比较有取胜的把握,而二团此时则随机而动,一旦這些敌人大部被挤压到滨湖镇,则命令一团和三团同时从两個方向向敌人发起总攻击,击垮人数占优势的敌人,此时敌人必定向扬州,南京,高邮湖方向逃跑,鉴于我們的总兵力远远达不到包围围歼敌人的基本数量,故而要求二团迅速从沈家浜地区向北运动,直插敌人聚集地滨湖镇,也是不要与敌人正面交锋,专挑敌人结合部薄弱处攻击,直至将這批前来清剿的敌人打垮撤退为止。”
同志们听了丁宁的部署,都觉得沒有什么問題,只有二团的牛政委政委想不明白:“丁宁同志,既然我們二团要远程奔袭,攻占敌人后撤的交通要道-沈家浜,那为何最后還是要求我們放弃這個要地,不在沈家浜阻击后退的敌人,反而向北运动攻击正处于包围圈中的敌人呢?要是我們二团在沈家浜阻击败退下来的敌人,那战绩肯定要比這個部署方案来得好,而且還能大量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为我們在江北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大有好处。”
牛政委其实想得也不错,何不趁此机会多消灭几個敌人,千辛万苦的远程奔袭,攻占并且守住了這個交通要地,到最后還得放弃,那不是来来回回白忙活了嗎?
丁宁听得牛政委的這番话,笑着对他解释道:“之所以将我們二团放到這個交通要道沈家浜這個地方,目的不是为了消灭更多的敌人和鬼子,以我們目前所有的兵力尚且不能对敌人其中的一部形成绝对包围优势,二团這些人马更加不能在沈家浜包围歼灭敌人,放在那裡就是监视扬州,南京方向的敌人援兵,造成一种对扬州,南京兵临城下的态势,使得敌人对增兵津浦线以东地区有所顾忌,這样就能极大的减轻一团和三团他们进攻挤压敌人时的压力,如果要在沈家浜地区包围消灭败退下来的敌人,恐怕在那裡還得放上两個团,才有可能阻击住這些拼命逃跑的敌人,再加上我們的武器装备比敌人远远不如,在沈家浜地区這种一望无垠的平原水網地带跟敌人打阵地战,我們不一定能够占得了多大便宜,况且人数還比敌人少這么多,只能造成大量同志们的不必要的伤亡。”
牛政委听了丁宁的一番解释,也觉得很有道理,毕竟他也是老红军出身,深知以目前我們這种劣势装备是无法跟装备精良,人数众多的敌人打面对面的阵地战的,丁宁的解释符合客观條件,合情合理,把二团放置在交通要道沈家浜只能是起到监视牵制南京扬州方向敌人增援的作用,要想再趁机一口吃掉败退下来的敌人,還是沒有這等條件的。故而牛政委站了起来,对栗司令员說道:“司令员,我沒什么疑问了,我們二团无论碰到多大的困难,都会克服解决的,军事行动方面由周武团长和丁宁参谋长他们具体布置决定,只要不是原则問題,我一律坚定支持,绝不会干擾团长的决策,努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照顾好同志们的生活就是我的目标。”
陈国富也表示他们一团也沒問題,只是建议二团他们刚刚加入新四军就要长途奔波迂回到沈家浜去牵制监视敌人援兵,恐怕他们的兵力有点紧张,提议纵队考虑向二团增派一些兵力,這样就能更有把握粉碎敌人的清剿。
:。: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