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祕通道 [太空中的神祕通道]

作者:滴水成冰(http: 20827 eduol cn inde
太空中存在着錯綜交織的各種通道系統。人們若能搭乘太空飛船在這些通道中航行,周遊宇宙,或許只需用很小的飛行器。太空通道最早出自作家的想象。不少科幻作家如彼德・漢密爾頓、多克・史密斯、菲利普・迪克等,都曾在自己的作品中繪聲繪色地描述太空通道系統。科幻小說《潘多拉之星》中,也有這方面的精彩描述。而菲利普・迪克更是將此描繪得入木三分:“莫里斯在漫長煎熬的一天工作之後,拖着疲倦的身軀返回地球。木衛三到地球的星際飛船通道里盡是些滿臉疲憊的商人,這趟旅程要花費2個小時……”

  “太空中存在通道系統”,這種有着濃重天方夜譚色彩的設想和論斷,現在似乎已被越來越多的專業工作者所認可了。

  太空“地鐵”

  人們常把太空通道形象地比喻爲太空中的地鐵。在現實世界裏,最先發現太空中存在通道系統的是數學家們。他們認爲,科幻作家的描繪並不是憑空臆測,而是與實際很接近。

  現在,越來越多的科學家正在向數學家的想法靠攏。例如,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工程師們似乎已經“看”到了太空中的通道系統,而且還欣然將它們命名爲“星際超級高速路”。

  其實,早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理查德・麥克金西教授就曾提出,太空中存在通道系統,而且通道是一個套一個的,每一條通道都對應一個特定的最佳速度,而太空飛船可以在任何一條通道中飛行。最妙的是這些貫通這個太陽系的通道互相連接,這樣,太空飛船沿着通道飛行,可遨遊太陽系甚至整個宇宙而不必花大力氣。在離開這一通道要進入另一個通道時,也只需要對飛船稍稍加點力推一下就行。

  麥克金西教授或許可以稱得上“太空通道系統”存在的先知,此後纔出現一系列對太空通道的論述和實踐,如穿梭於太陽系各行星之間的奧托馬彗星。科學工作者認爲其飛行軌道就是兩條通道,在靠近木星處聯合起來。一條通道位於木星軌道內,另一條位於木星軌道外,在兩條軌道的相遇處,奧托馬彗星可以轉換通道,也可以不轉換通道,這全取決於太陽與木星引力間的微妙關係……又如2000年,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和美國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科學家們,應用太空通道理論發現了木星衛星(木衛二)的運行軌道。2005年,德國的科學家們應用通道理論,正在設計從地球飛向金星的最佳方案。據介紹,所需要的燃料僅爲“金星快車”的極小部分。

  隨着對“通道”研究的深入,目前已有充分的證據表明,木星與太陽系內每一顆行星之間都有太空通道連接,而且通道都自木星出發,接收端在太陽系內其它的行星體上。這些通道的存在,均依靠木星與太陽之間的引力場。也就是說,木星與太陽之間的引力場所形成的通道,將太陽系內各星體和諧地結合起來,木星成爲太陽系內的航行樞紐站。

  引力走廊

  引力是什麼?茫茫宇宙是由無數個星系、星體組成的,它們都沿着各自的軌道秩序井然地運轉着。是什麼神奇的力量把這些天體組合在一起?科學家們認爲是引力。1918年愛因斯坦根據引力場理論預言有引力波存在,在宇宙中具有巨大質量的運動天體就會產生強烈的引力波。引力波的存在,先後由美國馬里蘭大學物理學家韋伯博士和日本東京大學平川諾平教授通過檢測而被證實。

  目前,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學院的謝恩・羅斯教授正在致力於尋找木星衛星系統中的“引力走廊”,也就是找出行星與衛星間在複雜的引力相互作用下而形成的一條耗費能源最少,儘管可能是蜿蜒曲折的通道。這種通道就稱爲引力走廊。研究者正在設法繪出一張引力走廊地圖,一旦有太空飛船需要航行,就可以指導飛船從引力走廊中駛入。飛船進入引力走廊後,不需要擔心被天體的引力波所捕獲,另外,在引力走廊中基本上不會產生加速和減速,當然也就不需要消耗燃料了。

  根據謝恩・羅斯教授的設想,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噴射推進實驗室的數學家羅聞宇等人共同開發了一個軟件,通過這個軟件可以很快計算出太空飛船利用引力走廊的飛行路線。羅斯教授認爲,人們有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利用地球和月亮間的引力走廊。目前“起源號”飛船的飛行任務,已試圖通過引力走廊去捕獲太陽風粒子,並將其帶回地球。“起源號”已於2004年發射,估計該探測器所攜帶的燃料,要比通常在太空執行同樣任務的探測器減少10倍。這是很了不起的,究其原因,是因爲它飛行在引力走廊之中。

  蟲洞

  蟲洞是60多年前,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提出的一個理論。蟲洞是指連接空間兩點的時空捷徑,也就是宇宙中的隧道。蟲洞的兩端都可以出入,它能扭曲我們熟知的空間,可以使原本相隔億萬公里的兩地,瞬間變成近在咫尺。一個蟲洞的另一端可以在空間的任何地方,使經過蟲洞的任何物體頃刻就可以出現在宇宙空間的這一端。有這樣一種說法,如果你於12:00(時間)站在蟲洞的一端(入口),你會在12:00(時間)從蟲洞的另一端(出口)出來。蟲洞還是個可以雙向互通的洞。有這樣一種比喻:如果我們從有一個開口在織女星附近的蟲洞裏張望,我們將看到織女星的光從洞裏射出來,而在織女星附近的觀察者,從另一端朝蟲洞裏張望,會看到我們地球世界中太陽的光。蟲洞還可以在宇宙的正常時空中顯現,成爲一個突然出現的超時空通道。

  早在20世紀50年代,已有科學家對“蟲洞”作過研究。由於當時技術條件的限制,一些物理學家認爲,理論上也許可以使用蟲洞,但蟲洞的引力過大,會毀滅所有進入的東西,因此不可能用於宇宙航行上。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新的研究發現,蟲洞的超強引力可以通過“負質量”來中和,達到穩定蟲洞能量的作用。負質量是相對於反物質而言的(因爲正物質有正質量,反物質應該有負質量)。負質量過去只存在於理論上,目前世界上許多實驗室已經成功地證明了負質量存在於現實世界中,而且通過航天器已經在太空中捕捉到了微量的負質量。

  負質量可以用於中和蟲洞的超強吸引力。據美國華盛頓大學物理系研究人員的計算,負質量還可以用來控制蟲洞。他們認爲,負質量能擴大原本比較細小的蟲洞,使它們足以讓太空飛船穿過。這樣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各國航天部門的極大興趣,他們希望蟲洞真能應用於太空航行上。

  當然,蟲洞的研究還剛剛起步,但它的潛在回報卻無可限量!一旦研究成功,人類可能需要重新估計自己在宇宙中的角色和位置。現在,人類被困在地球上,即使要在太陽系內航行,也並非易事,更不用說到最近的星系去了,動輒需要數百年的時間,是目前人類不可能辦到的。但是未來的太空航行若能使用蟲洞,瞬間就可到達宇宙中的任何遙遠的地方,人類將成爲宇宙的開發者!

  據科學家推測,宇宙中充斥着數以百萬計的蟲洞,但很少有直徑超過10萬公里的,而這個寬度正是太空飛船能安全航行的最低要求。負質量的發現正可以大派用場,可以用它去擴大和穩定細小的蟲洞,也就是把負質量傳送到蟲洞中去,把蟲洞打開,並強化蟲洞的結構,使其穩定,這樣太空飛船就可以安全地從蟲洞中一掠而過了。

  蟲洞,這一太空中的神祕通道,果真像科學家所研究的那麼不可思議嗎?

  (王曉林摘自《自然與科技》)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