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標準
“他瘋了嗎?”
當網景的真正掌舵者吉姆·克拉克聽說狄野要反向入股網景的時候,反應和馬克·安德森如出一轍,因爲在他的認知中,中國內地和非洲差不多,都是貧窮落後的地方,平民中根本不可能有億萬富翁。
“馬克,他是某位高官的兒子,還是某個財團的代言人?”
“我不知道,他自稱是一名金融天才,在香港用極高的槓桿買賣日元,賺了很多錢。”
“拙劣的謊言!”
安德森坐在酒店套房的辦公桌前,一邊看筆記本電腦上的beta版速龍瀏覽器代碼,一邊對着免提電話說道:“吉姆,只要他能把錢合法轉去美國,又何必在意來自哪裏?我們真正應該關注的是速龍,狄想用它換20%的網景股份。”
“速龍的市場佔有率還不到9%,只有網景的八分之一,憑什麼換20%的股份?”
“吉姆,那只是現在,不代表未來。你知道狄有多瘋狂嗎?他每天晚上能寫上萬行代碼,以火箭般的速度研發全新的速龍2.0,如果我們不趕緊採取行動,等速龍2.0發佈之後,用不了多久世界上就會出現很多基於速龍的瀏覽器,而且這些瀏覽器,全都是Netscape的競爭對手。”
安德森介紹完狄野最近兩天的行爲之後,補充道:“微軟的里爾登一直在和狄接觸,如果讓他們達成了合作,我們會非常被動。”
微軟自從1986年上市之後,仗着雄厚的資金實力以及操作系統的優勢地位,四處攻城略地,搞垮了一大羣競爭對手,威名赫赫,連IBM和SUN都要退避三舍,網景就更不用提了,一直是懸在克拉克和安德森頭頂上的烏雲。
“如果我們同意他入股,速龍會閉源嗎?”
“不,速龍繼續保持開源,但是所有新技術都會提前和網景共享,而且專注於瀏覽器本身,不再開發和網景有競爭關係的附加功能,比如郵件系統、新聞訂閱等,如此一來,我們既可以大幅降低成本,還可以用增值服務的方式收費,這對IPO很有幫助。”
安德森勉強還有一半的心思把網景當事業,克拉克則純粹把網景當作財富工具,他是個老派的生意人,一直對瀏覽器無法收費耿耿於懷,同時也對1億美元的報價很心動,稍加思考之後說道:“我需要和巴克斯戴爾以及董事會商量。”
“儘快吧,別讓里爾登搶了先機。”
里爾登倒是很想搶佔先機,可惜微軟內部等級森嚴,遠不如網景靈活,他纔剛剛上位,既沒有收購速龍的權力,也沒有和比爾·蓋茨直接溝通的權限,只能發電子郵件,對狄野做出了極高的評價,強烈建議總部採取行動,將其招致麾下,然而一直沒有收到回覆。
當安德森在酒店裏和克拉克開電話會議的時候,狄野正在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裏參加一個W3C的內部會議,議題是HTML標準,不過不是制定標準,而是搶奪制定標準的權力。
蒂姆·伯納斯-李1989年發明萬維網之後,沒有第一時間爲HTML語言制定標準,直到1993年6月份才和丹·康納利一起撰寫了HTML1.0草案,提交給互聯網工程任務組(IETF),IETF雖然發佈了,卻沒有推廣,因此沒能成爲標準。
1994年初,IETF自己創建一個工作組,開始制定HTML2.0標準,可惜效率非常低,忙活了一年多也沒把標準搞出來。
1994年10月份,爲了解決web兼容性問題,阿爾伯特·韋扎和蒂姆·伯納斯-李聯合創辦了W3C,想從IETF那裏拿回HTML語言的標準制定權,但是進展並不順利,雙方來回拉鋸了大半年,至今仍處在僵持狀態。
所以W3C現在的處境很尷尬,名氣很大,手上沒權,只是個空架子,在學術界和商業界都不怎麼受待見,因此伯納斯-李在1995年2月份制定了一個搶權計劃,打算研發一款名叫Arena的瀏覽器,以此作爲實驗平臺,直接制定HTML3.0標準。
現在隨着速龍的橫空出世,Arena瀏覽器已經沒有研發的必要了,伯納斯-李準備提前啓動HTML3.0標準的制定工作,於是召開了這次內部會議。
“這不是一個好主意,同時出現兩個標準,會導致萬維網發生分裂。”
“IETF效率太低了,現在每天都有上萬個新網頁誕生,如果不能儘快制定標準,會讓兼容性問題變得更加複雜。”
“不僅效率低,他們還想在HTML語言中加入數學公式,簡直是異端……”
狄野在穿越前從沒聽說過這個奪權計劃,吃了一會瓜之後,召喚出小紅花查了查,發現HTML標準確實挺蹊蹺的,1995年11月發佈2.0之後,直接跳到了1997年1月發佈的3.2,中間的版本號都不存在,發佈的組織也從IETF變成了W3C。
“看樣子這次搶權計劃成功了,只是耗時很久,從1995年一直折騰到1997年,足足浪費了兩年時間。”
狄野秉承着飯要一口一口喫,路要一步一步走的策略,本來打算在這次萬維網大會上只推銷CSS,不摻和別的議題,等到下一屆大會的時候再插手HTML標準的制定工作。
不過現在他改變了主意,覺得這個奪權計劃是天賜良機,可以參與進去,先支持W3C從IETF那裏搶到HTML的標準制定權,然後再搞個二次奪權,從伯納斯-李那裏搶下制定標準的主導權——伯納斯-李未來會在HTML發展路線上犯下重大錯誤,讓web技術走了很多彎路,必須提前防範。
由於速龍瀏覽器是HTML3.0標準的內定實驗平臺,狄野不用搞陰謀詭計,只要表個態,隨時都能加入這個奪權計劃,所以他按照平時的習慣,沒有立刻跳出來,而是按兵不動,觀察其他人的反應,收集必要的信息。
這場內部會議開了大約2個小時,結果並沒有達成統一的意見,有人堅持認爲不應該搞兩個標準,有人則對HTML標準本身另有想法,總之不能說不歡而散吧,只能說無疾而終。
根據狄野的觀察,造成這種局面的最大原因是阿爾伯特·韋扎,他是主和派,和IETF關係密切,認爲可以通過協商的方式轉交標準制定權,沒有必要大動干戈。
韋扎是W3C的發起人,在麻省理工學院任教多年,德高望重,影響力不遜色伯納斯-李,兩人觀點相左,另一位大佬法國人讓-弗朗索瓦·阿布拉馬蒂克又態度曖昧,保持中立,讓會員們無所適從。
“難怪W3C的奪權計劃折騰了那麼久,原來要等韋扎明年退休之後才能推進。”
W3C名義上是民間非營利性學術機構,其實背後得到了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和歐洲委員會(Europeanmission)的支持,韋扎是美國的代言人,伯納斯-李是歐洲的代言人,狄野一箇中國人貿然參與進去,喫力不討好,因此乾脆韜光養晦,暫時當個小透明。
相較於HTML語言,CSS沒有歷史包袱,也沒有歐美紛爭,只要推廣開來,就代表W3C擁有了話語權,不再是空架子,因此所有成員都對此充滿期待,在4月15日的壓軸會議上,狄野做完報告之後,伯納斯-李宣佈成立CSS工作組的時候,全場起立鼓掌,場面頗爲熱鬧。
W3C雖然一個標準都還沒制定過,卻把流程安排的明明白白,總共分7步,第一步提交建議,第二步記錄討論,第三步成立工作組,第四步發佈工作草案,第五步發佈候選標準,第六步提議推薦標準,第七步確定推薦標準。
狄野當初在給伯納斯-李發郵件的時候,順便提交了建議書,之前幾天的討論屬於第二步,現在成立了工作組,意味着CSS正式進入了標準制定階段。
“狄,恭喜你成爲CSS工作組的首任負責人。”
“凱倫,這是個非常艱難的工作,以後還需要你多幫忙,繼續支持我。”
“嘿!狄,伱是個了不起的程序員,刷新了我對中國人的認知,我一直以爲你們只會玩算盤。”
“霍普古德先生,你應該去中國旅遊一次,到時候會刷新很多認知。”
4月15日中午,第三屆萬維網大會順利結束,狄野在一家鄉村古堡風格的酒店裏參加完自助餐會之後,開着租的車子離開了達姆施塔特,前往法蘭克福和兩個妹子匯合,準備享受幾天左擁右抱的假日生活。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