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打響奉天戰役第一炮
負責進攻新民,打通進攻瀋陽的西面通道。
左路軍下轄第一機步師、第二機步師以及列車炮團。
總兵力五萬人左右。
第一機步師和第二機步師雖然坦克沒有裝甲師多。
但是每個師也裝備200來輛守護者主戰坦克。
加起來坦克數量超過400輛。
火炮裝備的也都是清一色的自行火炮。
105毫米口徑、155毫米口徑、210毫米口徑都有。
還有數量衆多的V1自行火箭炮。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列車炮團,裝備12門450毫米口徑的紅警巨炮。
所以獨立重炮一師就配給了右路軍。
右路軍由謝寧指揮。
蔣凡打算在戰後成立一個機械化裝甲集團軍。
隨着部隊規模越來越多,師級部隊越來越多。
也的確需要更高一級的軍政機構才方便統籌和管轄。
而謝寧將會擔任這個集團軍的司令。
無奈現在自己手底下的人才太少了。
說實話他還是挺羨慕常凱申的,手底下有才能大將真不少。
看能不能給挖過一些來。
現在他可是到處在挖牆腳。
就是不知道去金陵挖人的計劃進展得怎麼樣了。
右路軍一共下轄三個師的部隊。
分別是第三機械化步兵師、第四裝甲師。
機步師和裝甲師最大的區別就是裝甲師坦克多。
一般都是用來打前鋒的。
而機步師的坦克部隊都是分散在各旅,主要目的還是掩護部隊進攻。
而不是像裝甲師用坦克作爲主力武器進行突防。
這兩個師再加一個獨立重炮師,負責右路進攻問題不大。
由於資金問題,獨立重炮師裝備的還是之前的牽引式火炮。
後續蔣凡打算給這個重炮師進行一次大換裝。
全都換成清一色的自行火炮。
雖然說自行火炮和牽引式火炮各有優劣。
但牽引式火炮最大的優勢也就是便宜。
而坐擁紅警基地的他完全不用擔心這個。
再說了,現在部隊規模還不大,有豪華的裝備使勁塞就行了,不用顧慮太多。
東北還算髮達的鐵路系統也能夠暫時滿足後勤所需。
而日軍這邊的佈置,在這些天的情報收集下也整理的差不多了。
根據情報顯示,日軍的防守部隊有着三個師團、兩個旅團外加一些獨立守備部隊,總兵力和他們少一些。
不過在黑省、吉省一帶的第二師團可以隨時南下增援。
目前這三個師團分佈在多地。
他們以瀋陽爲核心防守區域。以新民、營口、鞍山、本溪等要地作爲外圍防線核心節點。
將整個瀋陽南部和西部地區連成了一片。
在營口捱了一陣炮擊之後。
關東軍也發現情況不對。
在沒有摧毀掉這些重炮之前,他們發起進攻就是送死。
所以他們也轉變了策略,也就是轉攻爲守。
國內的援軍還在不斷的集結當中。
還有四個師團的兵力即將出發。
其目的就是爲了增強關東軍,消滅以蔣凡爲首的東北反抗武裝。
營口雖然遭遇了炮擊,整個港口變成了一片廢墟。
對於日軍而言,這個港口已經失去了價值。
因爲它距離錦州太近,很容易遭到炮擊和轟炸。
雖然他們放棄了港口,但是卻並沒有放棄營口。
因爲這裏可是瀋陽鏈接旅順的交通節點。
南滿鐵路可就是經過這裏。
目前國內支援的補給、彈藥、兵力都是通過大連這邊運輸過來的。
而他們從東北掠奪的財富、資源也都是通過旅順送往國內。
所以他們在這裏佈置了一個旅團、兩個僞軍師的兵力。
除此之外還有海軍陸戰隊也有部分兵力駐紮在這裏。
一旦營口遭到了進攻。
大連方向的援軍可以快速北。
而鞍山一帶的守軍也可以快速南下支援。
所以想要打下營口,並不容易。
面對這裏的情況。
謝寧決定採用圍點打援的策略。
想要拿下營口並不是很難。
利用營口這個戰略要地儘可能消滅日軍有生力量,後面的攻勢纔會更加的輕鬆。
所以他直接讓獨立重炮師擺開了架勢。
獨立第一重炮師一共下轄三個炮兵旅,一個後勤保障旅、一個作戰支援旅。
總兵力一萬人出頭。
第一重炮旅下轄四個155毫米野戰加農炮營,共計48門火炮。
第二重炮旅下轄三個203毫米重型榴彈炮營,共計36門B-4榴彈炮。
第三重炮旅下轄兩個重型迫擊炮營,兩個自行火箭炮營。
其中重型迫擊炮營裝備的是120毫米口徑的重型迫擊炮,數量共計32門。
兩個自行火箭炮營共計裝備V1自行火箭炮48輛。
這個火力配置已經可以說是極盡豪華了。
一個重炮師的火炮就差不多相當於半個日軍的大口徑重炮的數量了。
1933年5月6號。
第一輪齊射由重炮師打響。
瀋陽戰役正式開始。
飛盧18週年品牌升級回饋讀者!充100贈500VIP點券!
(活動時間:8月10日到8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