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入侵者攻擊機,圍點打援
營口外圍的第一道防線基本就看不到原來的模樣了。
到處都是密密麻麻的彈坑、鬆散的泥土、散落的鐵絲網、槍炮的零件、日軍的屍體和殘肢斷臂
不過哪怕這道防線已經變成了一片廢墟。
炮彈依舊在不斷地落下。
100多門重炮並沒有任何停歇的意思。
彷彿要把炮管給打到報廢才肯罷休。
右路軍爆發出來大的強大火力讓混成第38旅團的旅團長古賀傳太郎感覺到膽寒。
就憑他們真的能夠守住營口嗎?
要知道營口處於濱海平原地帶。
屬於易攻難守的地形。
雖然不知道對面的華夏部隊有多少人。
但從這個炮火的規模就知道絕對不會少。
一份份加急電報被送往了位於長春的關東軍司令部。
“支那人終於發起攻勢了。”
看到各地傳來的電報之時,無論是本莊繁亦或者是岡村寧次都毫不意外。
除了營口那邊。
新民那邊也傳來了電報。
他們和營口一樣,遭遇了猛烈無比的炮擊。
“支那人的野心太大了,他們居然從兩路對瀋陽發起進攻。
他們到底有多少兵力?”
他們不是沒有派出過間諜前往錦州。
但是每當他們的間諜進入錦州、承德這些城市之時,就如同泥牛入海一般了無音訊。
如果不是板恆徵四郎保證他的特務機關沒有內鬼的話。
他們都懷疑是潛伏名單泄露了出去。
也正是因爲如此,他們對於紅警軍團的情報其實很少很少。
所以他們現在連蔣凡具體有多少兵力都沒有搞清楚。
這也是兩人不敢主動發起攻勢的原因之一。
情報在戰爭當中發揮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
甚至能夠決定一場戰爭勝利天枰的傾斜方向。
新民這邊由日軍第14師團防守。
他們並不擔心華夏人能夠突破這條防線。
至少短時間內是不可能的。
如果新民防線出現問題的話。
那麼駐紮在瀋陽的第六師團也會前往增援。
而營口就不同了。
只有一個混成第38旅團。
營口一旦失守的話。
那麼就等於切斷了他們和旅順的鐵路線。
他們的很多物資可都是從旅順港口那邊送過來的。
如果營口失守的話。那麼他們就只能從半島那邊獲得來自國內的補給了。
所以營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然也不會派遣一整個旅團防守這座港口城市。
而且現在混成第38旅團剛剛開打就把求援電報送到了他們的這裏。
看來那邊的情況已經很危急了。
這也讓兩人感受到了很大的壓力。
“鞍山那邊的部隊不能動,還是請求旅順要塞那邊的部隊增援營口吧。”
駐紮在鞍山和本溪一帶的是第10師團以及混成第39旅團。
儘管倭國陸海軍的關係很差。
但是東北的資源對於海軍而言也是至關重要。
所以旅順這邊還是果斷派出了6000多名海軍陸戰隊。
儘管日軍海軍陸戰隊並不受海軍重視,裝備比起陸軍而言都還要差一些。
但這也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兵力。
數個小時之後,數千名海軍陸戰隊便乘坐火車開始北。
雖然有遭遇到轟炸的危險,但現在營口那邊情況危急,就顧不得這麼多了。
“司令,旅順那邊有兩趟軍列北了。”
“終於來了,讓空軍出動吧。”
他們之所以在開戰之初沒有炸掉南滿鐵路,就是爲了引誘旅順這邊的援軍。
他們不出來,始終都是一個威脅。
現在他們已經出來了,空軍自然可以行動起來了。
這次空軍出動的主力並不是米格噴氣式戰鬥機。
而是入侵者攻擊機(一代)。
它並不是和米格一樣是一款噴氣式戰機,而是一款螺旋槳戰機。
米格也是當前紅警軍團唯一一款噴氣式戰機。
入侵者攻擊機採用了傳統的固定翼螺旋槳戰機的佈局方式。
機身更是採用了全金屬半硬殼的鋁合金材料。
發動機採用的是一臺動力達到了3000馬力的氣冷星型活塞發動機。
最大起飛重量10.8噸,速度630公里每小時、航程2500公里。
武器裝備在機翼內側部位,是兩門20毫米機炮。
在兩側機翼、機腹一共擁有着15個掛架。
可以一次性搭載4噸左右的航彈。
而且它擁有着極爲優良的低空低速性能,在機腹也有着厚厚的裝甲鋼板。
作爲紅警軍團最優秀的對地支援機型
這次針對日軍援軍軍列的任務自然是交給他們了。
這次出擊一共出動了一整個大隊攻擊30架入侵者攻擊機。
日軍抱着僥倖的心理,認爲這段短短不過數個小時的時間內不會遭到轟炸。
然而卻事與願違。
當他們在鐵路行駛了一個多小時之後。
便迎來了鋪天蓋地的入侵者攻擊機。
飛盧18週年品牌升級回饋讀者!充100贈500VIP點券!
(活動時間:8月10日到8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