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絞肉機一般的反攻開場
結束了所羅門海戰之後,所有的重點都會集中在陸軍身上。因爲海域的勝利沒有意義,打來打去,頂多奪回制海權。
真正決定勝負的是人,決定勝利與否的是陸地。
畢竟人沒辦法脫離陸地而活,帝國也沒辦法在海上漂洋。
土地代表了權力,也代表了一切。
對於阿麥瑞克而言,土澳是依附大陰帝國的,並不是他們的橋頭堡。急需要重新奪回一塊便於集結兵力的基地,作爲反攻的大本營所在。
取得制海權後,有利於兵力反撲,此時此刻正是絕佳的反攻時機。
兵分三路,分別取科科達小徑、海上港口登陸、西部繞路。
帝國新研發的陸航、海航戰機性能有了大幅度的突破,一開場便展開了飛機攻勢,率先對日軍的機場形成毀滅般的打擊。
海航、陸航800餘架飛機配合,聯手將鬼子18軍手上的200架飛機擊毀。
隨後從南北多個方位實施登陸作戰,艦炮輔助,運輸大量的火炮到聯軍內部。
聯軍反攻極其依賴炮火,對小鬼子展開了猛烈炮擊。
隔着老遠都能聞到硝煙味道,炮聲更是瀰漫幾公里遠。
悉城步兵師首先突破日寇的防守,奪回科科達村,掌握了科科達小徑的主導權,這支由第一戰區親自調教的步兵師,所使用的武器全都是第一戰區配備。
標準也是按照摩步師的標準補充,人手全自動步槍,搭配半自動步槍。
火力兇狠,打仗的風格偏向於第一戰區。
後勤供應也全部按照第一戰區的標準來的,炮火、坦克等,成了戰場上的獨樹一幟。
尤其是幾輛斑斕虎式,輕而易舉的衝穿了鬼子的數道防線。
他們缺少有效的反坦克武器,也缺少能夠抗衡的戰車。
帝國的反撲尤其猛烈,取得了制海權、制空權後,形成包圍姿態,將18軍鬼子十餘萬人堵在了島上。
斷掉後勤供應線,上以飛機轟炸,下以火炮推進。
步兵的打法基本都是這樣,跑不出那個圈,基本都是炮火壓進,再以火力對衝。
小鬼子的三板斧被直接壓制下來,帝國士兵的火力更強,後勤更優越,所抽調的全都是大口徑榴彈炮,105/150毫米的榴彈炮投入進來。
炮彈數以萬計。
猛烈的反攻打了一個好的開場,也讓聯軍感覺到了自我良好。認爲旭日帝國已經瀕臨崩潰,18軍的守軍也敗退到工事、叢林內。
只要踹一腳,鬼子在這片地方的統治便會分崩離析。
情況也確實如此,以一種不可思議的混亂開場,遭遇盟軍的突然反攻後,鬼子被迫收縮兵力。但他們又缺少完備的後勤,在叢林內胡亂躥,後果極其嚴重。
熱帶叢林的危險,往往來自於四面八方。
疾病肆虐、毒蛇蟲蟻肆虐,還有來自環境的危險。
不論是鬼子單兵,還是鬼子支隊長,中隊長之列的軍官,碰上了照死不誤。
撤退過程中,5000兵力的南海支隊長掉進水溝淹死了,其餘士兵的陣亡就更不計其數了,很多都懶得記載在行軍日記當中。
此刻的熱帶叢林,既要面對環境的危險,還要面對來自於空中、地面的追擊。
宛若人間煉獄。
聯軍的三路兵力,更是鉚足了勁,要在鬼子身上開花。
反攻大事件,足夠作爲要緊的情報放到張憲的辦公室內。
周衛國、新到東方城的張大彪入席會議。
另有參謀部的核心軍官,一同入會,分析此次反攻戰役。
在會議室的沙盤圖上,標記了聯軍、日軍的攻防情況。
張憲的嘴角微微一挑,“剛剛結束六個月的海上鏖戰,阿麥瑞克帝國又迎來了幾內亞島的激戰,真想爲他們鼓鼓掌,加加油。”
張大彪新到地方,還不熟悉這邊的戰場情況,不做任何發言。
周衛國對三方的戰鬥力頗有了解,既熟悉鬼子的情況,也知曉聯軍的情況。尤其是悉城步兵師在孫虎手上,隨時會向第一戰區傳遞消息。
此次反攻作戰的首戰,便是孫虎帶隊完成的反撲,順利拿下科科達村,打響了反攻第一步。
但孫虎的消息跟情報中可並不順利。
熱帶叢林作戰,極大的限制了殲滅戰,限制了追擊作戰,更別提什麼機械化作戰了。
以前機械化作戰的難度是沒有裝備,沒有足夠的坦克、自行火炮等力量,現在的難度是沒有路,全是密密麻麻的植被。
一腳下去,很可能是遍地沼澤。
這種情況下,坦克跑不動,汽車開不動,必須依靠雙腿作戰。
這場反撲,也必然不可能迅速結束。
“長官,據我所知,鬼子已經在島上修建了不少地堡,依託這些地堡,必然會對反攻的聯軍形成極大的殺傷力。”
“而且所羅門海戰之後,雙方大型軍艦損失慘重,拿不出航母主力作戰。”
“完全依靠步兵推進,推進的速度怕是比蝸牛快不了多少。”
“想要完全乾掉十幾萬鬼子,我估計至少需要四五個月時間。帝國也至少要付出2-5萬的傷亡。”
聽着周衛國的分析,張憲點了點頭。
從目前的情報來看,阿麥瑞克帝國很難走出這步。最好的辦法是不管這裏的鬼子,實施蛙跳作戰,向其他更容易攻克,沒多少兵力駐守的島嶼進攻。
重新挑選前進基地,避免跟十幾萬鬼子死磕。
奪下制海權,斷了鬼子的後勤運輸線後,島上十幾萬日軍就沒有後勤補充能力了。
即便不進攻,也能活活耗死他們。
反正是幾乎沒什麼人煙的荒島,你投入兵力打他幹嘛呢?
張憲站着說話不腰疼,如果有更合適的落腳點,阿瑟不可能死磕這裏。
合適的落腳點不是被第一戰區佔了嗎,相較於火力完備,後勤優越的第一戰區,帝國只能欺負小鬼子了。
還有一個隱晦的情報,由悉城步兵師師長孫虎傳遞。
聯軍手上的火炮很少,火力並不優越,這跟沒有任何路基條件有關,火炮運輸不到前線。只能依託75毫米山炮、迫擊炮來進攻。
重型的榴彈炮只能在沿海地區部署,根本無法深入到戰場前線。
這樣的戰鬥,宛若叢林泥潭,陷進去靠人命堆出來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