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重回建康(二)
“好,有驸马這句话,朕便放心了。且朕自清楚驸马乃是可以托付之人,否则,也不会因为桓温之事闹出了今日這些事情。不過,要是沒有今日朝堂上的一出,朕還不知道要等到何时才能真正看清楚這帮所谓社稷栋梁的嘴脸啊!“皇帝說道,言语之间不免又带着多少感慨。
刘惔躬身說道:“陛下,微臣也是得知了今日朝会之事后,担心陛下龙体,這才急急忙忙赶到宫裡来的。其实陛下也不必過分伤感,所谓‘党争’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說得夸张些,那已是积患久已,要彻底根除又岂是那么容易,故而,一切当从长计议,前提是陛下龙体要紧,万一被奸人借机钻了空子,那一切便真成了空谈了。“
刘惔言辞恳切,司马衍年少却不糊涂,当然听得出這一番话都是为他和大晋江山社稷着想。
于是乎司马衍换了称呼說道:“姐丈句句在理发自肺腑,朕全都明白,只不過每每想起先帝遗愿,就会自责朕之无能,朕甚至担心大好江山会毁于朕的手中啊!“
”哎!”听到這裡刘惔轻叹一声,似乎深受感动。
“陛下惦念苍生,宿夜难寐,乃臣子不能为主上分忧之過也!刘惔虽也曾受王导赏识,但涉及到为臣之道,为人之道臣却对其嗤之以鼻,更不愿与其为伍,至于庾氏,哼,无非与司徒只是道理不同而已,论其野心,他二人一丘之貉也。故而,這么多年,臣反而成了所谓‘闲人’,世人皆說‘刘驸马仗着迎娶了庐陵公主,便攀附了皇家,于是整日逍遥,其实却是個酒囊饭袋。’诸如此类难听的词藻,還有许多……可谁能知道臣心中报效国家的那份炽热之情呢?落下何种名声臣不在乎,臣只求能为明君献一计,助一力便知足了。”
“知音啊!姐丈真朕之知音也!”司马衍拉住刘惔动情地說道,他觉得此时此刻也许只有刘驸马才能真正理解他了。
刘惔還要再說什么,忽然想到了什么,一拍自己的脑门,說道:“哎呀!臣之過也。臣糊涂竟然忘了要紧之事。趁着此刻并无旁人臣要为陛下献上一策。”
“哦,姐丈,你今日来是要为朕出谋划策?却不知是不是還与桓温有关呢?”
刘惔先朝殿外方向看了一眼,才继续說道:“陛下英明,臣此来正是为了桓温之事。据陆玩大人呈报的扬州、江州公文来看,桓温乃是平定豫章民变的首功之人,而绝无如豫章郡守章伯钧所說的勾结贼寇,盗抢府库之事。而且,据微臣派出去的暗探回报,章伯钧为官跋扈,麻木不仁,民怨极深,而且章伯钧不服扬州治下,却与江州王登暗中往来,蹊跷的是在他领江州兵马返回豫章的前一夜,府库就突然毫无痕迹的丢失了十万贯,试问,若是桓温所为,能做到如此神不知鬼不觉嗎?而且,就在前几日,本案关键之人,章伯钧的幕僚先是突然反水投靠了江州刺史,接着他又从豫章城楼上跳下自尽了……“
”原来還有這等事情,如此說来,章伯钧才是真正的逆贼!等等,那桓温不是很危险嗎?“司马衍听到刘惔的一番话后马上說道。
听了司马衍之言刘惔反而要了摇头,接着他說道:“微臣料桓温暂无性命之忧,只是如今朝中势力犬牙交错,桓温其实只是各方势力争斗中的一隅尔,或有或无并非至关重要,他们现今也仅仅是借机挑起事端而已,进而掌控实权才是真正目的。“
”噢,难怪一個小小的豫章,会惹起朝野内外那么多事端,說白了都是因为一個‘利’字啊!“
”陛下說得极是,就是有這帮乱臣贼子作乱才搅得国家不宁,百姓怨怒。陛下要想中兴唯有彻底铲除之……“刘惔越說越激动,不免不顾遮拦言语,而是直接指向了朝廷之中的党争。
却见皇帝似乎有一点点犹豫了,脸上表情忽的凝固住了。然而刘惔却沒有注意到這一点,仍激情高亢的說道:“臣以为,陛下一方面应多多启用天下忠良之士,从而打破现今朝中一人独大,二虎相错的局面。二来,对于各州重镇兵权,臣建议陛下也应借机会重新摆布,对于一些手握数地重兵之人,要逐步消减,以防养虎为患,一方独大。還有……”
“刘驸马,且住。卿一时所說未免太多,朕有些吃不消了。“皇帝這时打断了刘惔的话,然后有些踉跄的走回到龙座边。
“毕竟他们都是先帝托孤辅政的重臣,对先帝、对朕都有過功劳,且根基极深,羽翼遍布,岂是說說便消的去那般容易嗎?卿一片好意,朕能体会,只是朕尚且年少,手中一无实权,二无可用之臣,现在就要有所行为,那不等同于抱薪救火嗎?只怕你我這裡的言论還未出宫,外边就已有人将消息报与司徒那裡了……“司马衍单手扶着龙案又說道。
”啊?莫非……莫非陛下知道宫中有他人眼线?“刘惔惊讶的问道。他吃惊于在皇帝居然明知道自己的身边暗藏了他人的耳目,却還能装作若无其事,同时,他也猛的意识到刚刚的那些過激之词真的可能会将皇帝推入险境,如此相比,他刘惔似乎太過鲁莽了。
想到這裡,刘惔连忙下跪,道:“陛下,臣考虑不周,令陛下为难,臣之過也。”
“驸马,快快起来。好在外边那人還未返回,你我還是商量桓温该如何安排吧……”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