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3章郑庄公小霸中原

作者:汤加盐大伯伯
在春秋初期的各诸侯国中,郑国和周王室的关系较为密切频繁,东迁之时,郑武公就护送周平王到洛阳,并因护驾有功而被封为卿士,参与周王室的政务决策,還获得了很多土地作为封赏,第2年郑武公又将郑国的首都迁到新郑,是当今的河南新政北,由于這裡的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政国也就很快成为了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

  郑武公的妻子是申国国君的女儿,武姜,她为郑武公生了两個儿子,大儿子是在他睡梦之中出生的,有一种說法是她难产所产下来的。因此命名为寤生。因为生這個大儿子很不顺利,所以武姜一直不喜歡這個大儿子。因为“百姓爱幺儿”所以武姜十分偏爱小儿子叔段。

  其实一個母亲偏爱哪個孩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武姜的态度却引起了郑国的一场内乱,起因就在于武姜极力劝說郑武公将小儿子叔段立为太子,在武公百年之后继承郑国基业,但是在宗法制余威尚存的春秋初期,废长立幼在人们眼中简直就相当于开门揖盗一样。

  于是公元前743年郑武公去世,以寤生长子的身份顺利继承了父亲的位置,史称郑庄公,武姜看到心爱的小儿子沒能成为郑国国君,觉得十分心痛痛。便摆出母亲的架子,要郑庄公将制邑,也就是今天河南泗水附近的虎牢关一带给叔段作为封地。

  郑庄公拒绝了,于是庄公他妈通過泪眼模式說服了郑庄公,让他把另外一個地方京邑,就是今天的河南荥阳附近的地,封给了叔段,从此叔段就根据封地,被称为京城太叔。

  当

  (本章未完,請翻页)

  时的郑国大夫祭仲对郑庄公提出,京邑地盘太大,超過了整個郑国的1/3,违背了先王之志,将京邑分给京城太叔,对郑国和郑庄公都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庄公听了也是故作无奈。那個是自己母亲的要求啊。一個当儿子的還能說什么?

  祭仲說:“姜氏哪有满足之日,請您早做打算,别让他的势力蔓延开来,否则后果是难以收拾的”郑庄公看起来早有心有定计的咪咪一笑說:”别着急,多行不义必自毙,等着瞧好了慢慢来。”

  不久之后,京城太叔命令郑国的西部和北部边境臣服于自己,后来又干脆把他们划入自己的封邑。看到京城太叔肆无忌惮的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公子吕多次向郑庄公提出警告,“天无二日,民无二主。”

  郑庄公表面上对弟弟的努力扩张不闻不问,但是其实暗地裡早就派出了眼线,在京城太叔身边探听消息。他们即将发动叛乱的计划,一敲定,郑庄公很快就得知了消息,决定先下手为强,便命公子吕率领200乘战车前去攻打京邑。京城的官民百姓毕竟還是忠于名正言顺的郑庄公,此时又见到浩浩荡荡的200乘战车,气势汹汹的兵临城下,便纷纷背叛了京城太叔,众叛亲离的叔段仓皇逃到鄢邑,今河南鄢陵附近,郑庄公又派军队攻打鄢邑,叔段只好再次出逃到更远的共邑,为了彻底铲除疏散的势力,凯旋而归的郑庄公将母亲武姜赶出宫廷。

  還发下誓言說:“不及黄泉,无相见也。”關於這次郑国的内乱。《春秋》上的记载很是简略,只有9個字。“夏五月,郑伯克

  (本章未完,請翻页)

  段于鄢”這9個字的信息十分丰富,叔段是郑庄公的弟弟,郑武公的儿子,但是此处既不点出他的弟弟身份,也不称呼他的公子身份,這是因为《春秋》作者认为叔段作为一個弟弟却率兵叛乱攻打兄长,违背了孝悌之意,因此以這样的說法来表示谴责。

  而郑庄公是一個公爵在此处称之为郑伯是因为,作者认为郑庄公身为兄长,对于叔段沒有善加教导与尽兄长之责,反倒使人眼旁观弟弟走上负面之路,很明显就是有心机的,所以以這样的称呼来讽刺他。

  叛乱结束后沒有善待母亲,這一事情成为了郑庄公被人指责的话柄,于是他在颖考叔的建议下,派人挖掘了一個深入地底可以见到地下水的隧道,然后請母亲武姜在隧道中见面,武姜与郑庄公毕竟是母子关系,何况郑庄公已经是她唯一的希望了,于是便很快爽快的跟随郑庄公派来的人到隧道裡等候着自己的大儿子,望子而来。

  之后的事情也是十分具有仪式性的,见到母亲的那個时候郑庄公兴奋地赋诗曰:“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武姜也随之赋诗曰:“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在這次一块儿友好的会面之后,武姜得到了很好的侍奉,而郑庄公也洗脱了不孝的罪名,再次成为了受人称道的贤明国君,郑国内乱也就此告一段落。

  個人觉得双方還是以自己個人利益为重。武姜则是为了自己的后半生着想。而郑庄公呢只是为了以孝之名,巩固自己的统治。两人同舟共济,互补而存,倒是一种好選擇。

  ()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