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49章阖闾继位

作者:汤加盐大伯伯
吴王寿梦的第三子余昧当上吴王不久后便死去,余昧临终前特别申明要季札继承他的王位,可是季札坚决不同意,于是便藏了起来。

  然而,国不可一日无君,在指定的王位继承者不接受王位的前提下,吴国人于是要推举一位新国君。吴国人认为,既然最后一個吴王是余昧,那么就让余昧的儿子僚继承了王位。但是這引起了专诸儿子公子阖闾的不满。公子阖闾认为,吴国的先君们之所以不把王位传于子而在兄弟间相传,皆是因为季札。如果是按照先王的意思,吴国的王位应该传给季札;如果不按照先王的意思,那么吴国的王位就应该传给自己,怎么也轮不到僚去当国君!因而公子阖闾对僚当吴国国君一直不满,私下裡一直想要杀吴王僚。

  此时,楚国的大夫伍子胥来到吴国避难,鼓动吴王僚伐楚,并声称有很多好处。公子阖闾则說:“伍子胥的父亲、哥哥都死于楚王之手,他现在想要伐楚只是为了报私仇,对吴国毫无益处。”于是,吴王僚便沒有采纳伍子胥的意见。后来,伍子胥看出公子阖闾对吴王僚存有异心,并且想要杀死吴王僚,伍子胥就给公子阖闾推薦了一個名叫专诸的勇士,阖闾见了专诸之后非常高兴,自此以后对伍子胥待为上宾。

  公元前515年的冬天,楚平王去世。第二年的春天,吴国趁楚国的国丧之机,出兵伐楚。吴王僚派出了他的两個弟弟公子盖余、烛庸率军进攻楚国的边邑,同时還派出季札出使晋国,观察诸侯们的反应。然而,楚国似乎对于吴国的出兵早有准备,吴军遭到了楚军的埋伏,并被围困,断绝了后路。

  公子阖闾认为這是天赐的良机,此时吴王僚的亲信部将都已出征在外,国内也沒有正直敢言的忠臣,因而正是刺杀的好时机。公子阖闾于是对专诸說:“這個大好机会一定不能错過。按照宗法来說,我才是国君真正的继承者,我现在杀掉僚、继承王位,木已成舟之后,即使季札回来也无可奈何。”专诸回答說:“僚的母亲年事已高,儿子尚且年幼,他两個兄弟也在楚国领兵打仗回不来,而且国内也沒有愿意为他卖命的人,此时杀他定能成功!我一定不辱使命。”公子阖闾最后对专诸說:“我的命运就托付给你了。”

  于是,這一年四月的一天,公子阖闾在家中的地下室埋伏好了身负铠甲的勇士后,置办酒席請吴王僚来家中饮酒。吴王僚也是心怀警惕,从王宫到阖闾的家中道路上都布满了亲兵卫队,甚至在酒席的席位之处也有带剑的卫士在一旁守护。宴席上大家喝到酒酣之时,公子阖闾假装脚上有疾,随后躲进了地下室。与此同时,专诸把匕首藏到烤鱼的肚子中,然后向吴王僚进献烤鱼。专诸把烤鱼呈到吴王僚的面前,慢慢掰开鱼肚之时,突然从中抽出匕首,向吴王僚刺去。专诸成功地刺杀了吴王僚,然而,专诸也沒能逃脱,被吴王僚的卫士诛杀。

  在吴王僚被杀后,公子阖闾成功地夺取了王位,成为吴王阖闾。吴王阖闾即位以后,为了表彰专诸所作的贡献,便把专诸的儿子封为上卿。同时,吴王阖闾又把专诸刺杀王僚所用的那把被称为鱼肠剑的匕首封存起来,永不再用。不久以后,季札回国。正如阖闾所料,季札根本沒有夺取王位的野心,而面对這样的世事变化,季札只是顺其自然,听天由命,承认了阖闾的国君地位。

  在听闻吴国发生政变以后,楚国就撤回军队,而此时楚国内也发生了动

  (本章未完,請翻页)

  乱。于是,在楚兵撤退之后,带兵在外的吴王僚之弟公子盖余逃到了楚国的附庸国徐国,而公子烛庸则逃到了吾国。

  阖闾终于如愿当上了吴王,此后他开始启用伍子胥。吴国在阖闾的主持之下,国力迅速发展,成为春秋后期重要的诸侯国之一。而专诸刺王僚的设计者之一伍子胥,也终于在吴国取得了重要的政治地位,并逐渐成为吴王阖闾的重要谋臣。后来,伍子胥为吴王阖闾推薦了当时著名的军事家孙武,吴王阖闾则拜孙武为吴国将军,吴国的春秋霸业也由此而始。

  在专诸刺杀吴王僚成功以后,阖闾顺利成为了吴王。然而,当上了吴王的阖闾仍然還有很多担心,因为僚有一個儿子名叫庆忌,其人有万夫莫当之勇,在僚被刺以后逃到了邻国卫国。庆忌在卫国的艾城招兵买马,并号召周边诸侯为父亲报仇,成为阖闾的心腹之患。

  吴王阖闾当政第二年,他想要杀掉庆忌,但是又担心其在邻国,恐招来诸侯的讨伐,因而不知如何处置。于是,阖闾便问伍子胥:“当初你为刺杀之事作了很大贡献。现在听說僚的儿子庆忌正在联合诸侯准备来讨伐我,你看我应该如何是好?”伍子胥答道:“臣忠心事主,当初与大王秘密策划刺杀,如今又准备讨伐他的儿子,這会违背天意的。”

  阖闾随后又說:“当年武王伐纣,先杀了纣王,得天下后又杀了他的儿子武庚,却并沒有人指责武王。我們杀庆忌是为了自保,哪有什么天意!”伍子胥說:“臣是侍奉您是为了将来吴国能够成就霸业,有什么可惧怕的呢?臣与一名刺客交情很深,他应该可以做成此事。”

  吴王阖闾听到之后,不禁有点担忧地說:“庆忌力大過人能敌万人,這個刺客真的能刺杀成功嗎?”伍子胥则說:“這個刺客的谋略,也可以敌上万人。”吴王阖闾听后,急切地问道:“這個人到底是谁呢?”伍子胥說:“就是要离,臣曾经看到他羞辱壮士椒丘欣。”吴王阖闾好奇地问道:“怎么羞辱椒丘欣呢?”于是,伍子胥便把事情的原委說了一遍。

  椒丘欣是东海人,作为齐国的使者出使吴国。路過淮津渡口时,他牵马来到渡口边饮水。可是,水中有怪兽吞了他的马,他一怒之下跳进河中,与怪兽大战了三天三夜。最后,椒丘欣与怪兽不分胜负,被伤了一只眼睛,因而名声大震。来到吴国之后,恰巧碰到了友人出丧,他便在丧礼上对吴国的士大夫出言不逊、轻蔑无礼,大肆鼓吹其战水怪之勇,不可一世。

  要离实在看不惯他的這种作为,于是正色說道:“我听說真正的勇士在斗争时,与日战不移表,与神战不旋踵,与人战者不达声,生往死還,不受其辱。你在水中与水神交战,不但沒有追回马的性命,自己反而瞎了一只眼睛,付出身体残废的代价换取勇力之名,這是真正的勇士深以为耻之事,你贪生怕死,不死于战斗中,又有何面目在我骄傲自负呢?”

  椒丘欣被說得哑口无言,羞愤而出。要离回家后,知道椒丘欣晚上必来报复。于是,要离告诉妻子晚上把所有的门窗都打开,任由他出入。這一晚,椒丘欣果然来到了要离家中。椒丘欣趁夜色径直走到了要离的床前,并把剑抵在了要离的脖子上說:“你真是该死!一不该当着大家的面羞辱我,二不该明知道我要来還夜不闭户,三不该见到我来了還不逃。”

  要离则从容地反驳道:“你也有三不该:一是我

  (本章未完,請翻页)

  羞辱你之时,你一言不发;二是你悄无声息地进来,到了厅堂也不发出声音,明显是偷袭的行为,不是勇士应该做的;三是你用剑威逼我,却還如此大言不惭,說明你是心虚,也不是勇士的表现。”椒丘欣听到要离的回答之后,感慨世上還有如此之勇士,大叹道:“你才是真正的勇士,我要是杀了你,岂不是被天下笑话?我如果不死,也要遭天下笑话。”于是椒丘欣当即自杀,死在了要离的床前。

  吴王阖闾听闻了要离的事迹之后,便决定宴請要离。伍子胥于是便找到要离,对他說:“吴王听闻了你的高尚义节,所以想单独约见你。”要离遂随伍子胥觐见了吴王阖闾。吴王阖闾见到要离后,问道:“你是什么人啊?”要离回答說:“臣是国东千裡之人,瘦小力弱,随风而倒。但是君王有什么命令,臣一定尽力。”吴王阖闾心裡对伍子胥推薦的這個人有些不满意,于是良久沉默不语。

  要离突然向吴王阖闾說道:“君王是在以庆忌为患嗎?臣能够杀了他。”吴王阖闾则說:“庆忌的勇猛,世上罕见。筋骨刚健,能敌万人。现在你的实力不如他啊!”要离进一步說:“只要君王想要杀他,臣就能杀了他。”吴王阖闾又說:“庆忌是個聪明人,现在是走投无路投奔于他国,但也不次于诸侯下的士大夫。你怎么杀他呢?”

  要离回答說:“臣听闻享乐于家庭,而不全力侍奉君王,那么就是不忠;满心想着家室之爱,而不为君王除患,那么就是不义。臣假装身负重罪而逃,請君王杀了我的妻子,砍断我的右手,那么庆忌就必信臣无疑了。”吴王阖闾听了要离的主意之后,便同意他依计行事。

  要离出逃吴国后,吴王阖闾依计杀了他的妻子,并焚尸于市。要离则在各诸侯国中游走申冤,并被天下认为是无罪的。要离后来到了卫国,便求见庆忌。要离见到庆忌之后,便愤然地說:“阖闾昏庸无道,王子您是知道的。如今,沒有任何罪名,他就杀害了我的妻子,并焚尸于市。吴国的状况我是熟悉的,再凭借王子的勇猛,那么阖闾便可打败。王子何不和我一同讨伐吴国呢?”庆忌相信了要离,于是便开始拣练兵卒,准备伐吴。

  三個月后,庆忌率兵伐吴,要离一同前往。要离与庆忌同坐一船渡江,在船到江中之时,要离决定刺杀庆忌。由于要离力微,便坐在上风向,借助风力刺向庆忌。庆忌一时未死,反应過来之后,便抓起要离,把他的头灌在水中三回,然后拎起来放到了膝盖之上。庆忌大笑两声說道:“天下還真有勇士啊!敢来刺杀于我!”庆忌的随从想要杀了要离,但庆忌阻止道:“這可是天下的一名勇士!怎么能够一天之内杀死两個天下的勇士呢?”庆忌還特别对随从嘱咐道:“让他回到吴国,以表彰他的忠心。”随后,庆忌方才死去。

  要离坐船来到江陵之后,就再也不走。随从问:“您为什么不走了?”要离說:“为了事君而杀了我的妻子,這是不仁的;为了新君王而杀旧君王的儿子,這是不义的。现在我這样還有什么脸面对天下的人呢?”于是投江自尽。但是要离并未立毙,被随从救起。要离于是說:“我怎么能够不死呢?”随从则答道:“您可不能死,還有爵禄等着您去领受呢!”然而,要离拿出宝剑,砍断了自己的手足,伏剑而死。

  至此,吴王阖闾除去了一個心头大患,要离的忠勇仁义使其成为春秋时期著名的刺客之一。

  ()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