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七百六十六章:游說

作者:痴人陈
其实当太原的丁原在得知泰山军南下至原平一带后,就已经清楚原平守不住的。

  原平既无豪族,又无军备,如何能挡?

  所以丁原索性就将原平一带坚壁清野,将滹沱河沿岸的民舍田亩统统烧毁,将物资丁口全部迁移至阳曲一带坚守。

  而這也激发起了原平的土豪们的反抗,对于他们来說,掳掠自己的可不是上面說的虎狼泰山军,而就是汉军自己。

  所以原平民变,其首领杨奉在攻破原平后就向北面的泰山军投降了。

  不過此时的丁原对于這個结果也不太看重了,他现在重点把守的就是阳曲,尤其是沂口。

  在阳曲之后就是并州最精华的盆地区,并州八成的丁口和粮秣都来自于這裡。所以丁原对于阳曲的防务非常看重。

  他将新编练的五千营军交付给了郭琳。

  之所以选郭琳,除了因为其人就是出自阳曲郭氏,更是因为其人和泰山军有血海深仇。

  郭琳的兄长是郭蕴,其人战死于颖阳战场,就是被张冲亲自手斩。

  所以选郭琳既可以得阳曲冠族郭氏之助,也不用担心其人会不效死。

  此外郭琳這人能力也非常卓绝。

  在老并州军中素有五虎将之說,皆是边军宿将,在崤函之战中建有殊功。因为這個說法流于军中,所以不同营头因为主将的原因,其五虎将的人员也多有不同。但不管哪個版本,哪些人去评,吕布和郭琳皆是其中少不了的柱石。

  甚至有人還称郭琳为并州军首席大将。

  這個有些人,就包括了丁原。

  在丁原看来,郭琳无疑是要比吕布還要出色的多。其人不仅出自豪族世家,长相也是忠厚老实的那种。

  這和吕布那种张扬恣意的长相更让丁原看着安心和舒服。

  其实說来丁原也不過出自底层,也是从底层一刀一枪杀出来的,按道理他应该更欣赏和自己相似出身的吕布。

  但结果不是,正是因为两人的出身相似,丁原才会认为像吕布這样的人道德卑劣,急功近利,在忠诚上远远不如爱惜羽毛的世家子弟。

  丁原与其說将吕布看得透透的,不如說是将自己为人了解的透透的。

  和吕布相比,郭琳为人在私下和同僚的关系特别好,其人常說一句话:

  “這世道越发艰难,要给人過得去,得给人生路,万不能恃强凌弱,公报私仇。”

  而郭琳既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所以他在老并州军的威望很高。

  此外,郭琳不仅为人厚道,還家学深厚。经学、兵法、战策无一不通,甚至還给《孙子兵法》注疏過。

  有一年并州军打了胜仗,郭琳入京都报捷功,就将当时的皇帝刘宏說的一愣一愣的。

  刘宏曾问:

  “何时可灭得鲜卑?”

  人家郭琳說了這样一句话:

  “文不贪才,武不畏死。能做到這八個字,何敌不可破?”

  据說当郭琳回边军的时候,刘宏還时常感叹:

  “要是天下臣工皆能如郭卿,朕又何殚精竭虑劳神。”

  更不用說,郭琳這人私德還特别好。从不贪下面一分钱,在治军上又能做到同甘共苦。

  也正因为此,当丁原被表为并州刺史后,他谁都沒带,偏就带了郭琳。他是真的将郭琳视为肱骨庭柱。

  所以当他将郭琳派往阳曲前线,可见他对這场战事有多重视了。

  而且为了守住阳曲,丁原還仔细反思了一下为何总是屡吃败仗。他和一些昔日参与過河北乱战的老卒们询问,总结出泰山军总打胜战在于三点。

  一個就是甲械精良,二個就是上下同心,三個就是善于打运动战。

  他的爱将郭琳更是以《孙子兵法》中一语来形容泰山军的战术风格:

  “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

  就比如前面的刚刚发生的雁门关大战,還有前面的平城之战。泰山军都充分发挥了他机动穿插,长途奔袭的战术风格。

  在明面上雁门关外好像只有数千敌军,当时的盖勋不管怎么哨探就是发现不了敌军的主力。也正是在這种情况下,他才出关打算先歼灭敌军的前部。

  谁能想到,泰山军为了避开雁门关方向的耳目,会直接绕一大圈呢?

  而一旦发现了泰山军的成功之秘,丁原就兴冲冲的要针对防范。

  既然你泰山军快得和兔子一样,那我就不动如山,毕竟不管你往哪裡穿插最后都是要以击破关隘城邑为结果的。

  所以我何不直接就是谨守关隘,不管你如何调动,我不求有功,但求无過,我结营砦,打呆仗,不就行了?

  如是,丁原自以为找到了对抗泰山军的法门,决定利用并州的地缘形势,沿着汾水节节抵抗。

  而他预定的第一道抵抗线就是沂口。

  尔后呢,沿着沂口往下的河道交通线,丁原分兵把守在沿途的砦壁,控制各個险道。

  不過丁原也明白久守无援下,啥关隘、壁垒都会熬不住人心的绝望而崩溃。所以他又将自己麾下的并州军团主力和南匈奴各部的援兵组建为机动军团。

  其整体的战术打算是,依托于汾水交通线上的壁垒,挫泰山军锋芒,然后以麾下机动军团为锤,将泰山军活活锤死在這些壁垒群间。

  可以說,丁原想得是真的不错,其战争素养也反映了他是一個合格的边军将帅。

  无怪乎他在送行郭琳时,豪情道:

  “君且看,以我之方略,并州万无一失。”

  而郭琳也深深认同,当众泣泪:

  “主公为我并州士民操劳至此,琳敢不效死。”

  之后二人在一众太原豪族的面前,表演了一出上下相得。他们本意是想给那些太原豪族们看看守卫太原的决心。

  也就是不知道他们這份决心,人家太原豪族们领不领情了。

  之所以如此,也是因为丁、郭二人在给自己留個后路。

  他们的后路是什么呢?那就是壁垒战如果失败了,那最后的路子就是死守太原,太原有三年积粟,城池坚固,只要這些豪族们和他站在一起,丁原就有决心守他個三年。

  到时候,泰山军還真的能熬三年不成?

  在道边,丁原目送郭琳大军远去,心裡分为不舍。看着自己的肱骨踏上前线,丁原的内心充满孤独和不安。

  孤独是因为他要独自面对那些太原豪强,不安是因为对未来的迷茫。

  說实在的,人就是這样。即便他规划了再好,但丁原到底還是沒有真的打過這样的战术。

  你沒经验自然心裡就沒底气。而有经验,但最后结果沒成功,你同样沒底气。

  人为何总痴迷于過往的成功经验?就是因为這是一种安全的幻觉,既然過去可以成功,我现在依旧可以,而有了這种自信,反倒真有那么一二成功的可能了。

  现在丁原就是這样,他心裡沒底啊。

  别人尝试一下新的,再坏的结果也坏不到哪裡去,但他可就要丢命。

  此时,在肱骨走后,丁原心裡急切地想要一個能给他心理安慰的人,這個人他心裡有人选,就是之前单车入营的王允。

  不行,還是得给老董写信,你既然兵马不给,猛将也不给,他王允得放吧?

  于是,一众太原豪族们就看到他们的刺史丁原刚刚撒泪送别出征大军,转眼就看到他眼泪一抹,脚步不停的就回城了。

  一時間如令狐氏、温氏、祁县王氏、晋阳王氏等豪族议论纷纷。

  這些大族的族长们自然持重,当众要表现着世家的风仪。但一些小辈们就不用這么顾忌了。

  其中有個非常年轻的令狐氏族人,叫令狐邵,他就忍不住对边上的一個叫王凌的祁县王氏族人问道: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