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回、五气朝元真境界,出神入化只闻說 作者:未知 梅溪能在這個实验室裡打短工,還成了帮助曲教授配方剂的助手,不仅因为有曲怡敏的介绍,還因为老爷子喜歡他,怎么看他怎么顺眼。其实以曲老爷子的地位,有的是人愿意给他当助手,可是曲教授就喜歡让梅溪帮忙,也知道他家庭條件不好,特意让他多赚一份生活费。 梅溪年纪不大,可是为人十分机灵乖巧,非常会讨人开心。不仅如此,他還有一种曲教授最看中的品质——细致认真。老爷子给本科生上阶梯教室的大课,讲的是中医经典理论,是最枯燥也是最深奥的關於“医道”的內容。虽然老爷子讲课的方式很生动,但大多数学生也就当评书来听,并沒有下功夫钻研经典以求甚解。 這是当代学生通病,像《黄帝内经》、《伤寒论》等古代经典著作,现代人閱讀起来已经十分头大,简直可以当催眠读物,谁還能去逐字研究精义呢,大概学一遍图個考试及格也就完了。况且当代中国有一种风潮,就是有一撮“精英分子”叫嚣废除中医,包括学术界本身也有“废医存药”的讨论。 曲教授对此十分反感,他曾经公开說過:“承认中药有用,却要废中医,這安的是什么心?沒了医理医道,你知道那些方子是怎么开出来的嗎?吃饱了大米說水稻沒用,一帮不孝的败家子!”老爷子這话說的够重的,而且他骂的是“不孝”。 不管曲老爷子怎么不满,中医学式微是事实,很多人都不愿意学中医,往往实在是同档的其它学校录取不了,這才会学中医的,混一张文凭而已,真正因为志向而报考的人不多。现在就业竞争很激烈,大学生毕业后找工作很难,中医学院的学生找工作就更难了,往往都不从事医疗,混的好的就是像张小宁這样了,混的不好的就更别提了。在這种情况下,谁又肯真正用功钻研那些晦涩难懂的,将来可能沒有用处的上古经典呢? 学生是這种情况,曲教授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暗自叹气了,但在他的内心深处,对医道传承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据說曲正波的祖上曾是隋唐年间药王孙思邈身边的药童,家中還有不少世代相传的医药经典,曲老爷子一直引以为傲。只可惜他的儿子不愿意学中医,老爷子也沒有办法,偏巧碰着了一個对传统医学感兴趣的孙女,老爷子自然十分喜爱。但這個孙女虽然对中医的神秘之处好奇,学医却不是很扎实,這也让曲教授很头痛。 過去传统的中医对传承十分重视,想当年孙思邈曾遍求张仲景的《伤寒论》原本而不得,得到之后欣喜若狂手不释卷,当时他已经是德高望重一代名医。师传医典,比如像《黄帝内经》,可不是像现在课堂上這样用白话文解释一遍学生听懂意思就完了,而是一個字一個字的解其精义。对弟子最简单的要求,那也要全部背下来,一個字都不能差! 這种治学精神在现代的大学生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但在曲正波這种老传统心中,已经是最简单的要求了,可惜這么多届学生中也沒什么人能做到。老爷子第一学期带课的时候,考试中很变态的出了一道分值最高的大题,就是默写“四季调神大论”原文,结果扫倒了一大片学生,除了梅溪一人。梅溪的试卷是一字未误,這引起了曲教授的注意,记住了這個学生的名字也对他很有好感。 后来曲怡敏介绍梅溪到曲教授的实验室打零工,曲教授一听他的名字就点头了,和這個小伙子相处的過程中,发现他不仅聪明机灵,而且难得学什么东西都很扎实,真的把学医当成一种问道的机会,這让老爷子十分舒服,梅溪也算投其所好。 “唉——!”在将装有赤石脂的抽屉换上寒鸟粪晶的标签时,梅溪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向曲教授问道:“为什么有那么多学医的人,不了解医道不仅仅是下药治病,更重要的是一种人生态度呢?” 這句话很对曲教授的胃口,老头坐在宽大的桌子前,捧着茶杯悠然道:“這是医道和医术的区别,有病要治就是为了過正常的生活,那么一個人的生活态度本身也在医理之中,想明白這個道理就行了。流行什么病,有病吃什么药,沒病又吃什么药,都能反映一個时代的社会风貌。” 梅溪皱着眉头很认真的說:“沒病吃药可不是什么好事,我想那五石散绝对不是有病才吃的吧?我在图书馆读《世說新语》,总觉得那個乱世的士子性情有些肝气不舒啊,举止看上去轻狂放纵,但感觉心境很是深沉。曲教授說五石散是春药,我想您說出来的春药一定和通常人们理解的含义不同,那么药性大概是疏肝解郁了。” 曲教授闻言笑了:“五石散你连见都沒见過,居然這么推测药性,很有意思,也有那么一丁点道理。现在社会上流行的乱七八糟壮阳的药物,都号称补肾,你却从春药两個字首先想到了疏肝,倒有点内行的见解了,再仔细說說。” 见曲教授接茬,梅溪就开始借题发挥了:“壮阳首在强筋,强筋首在疏肝,扶生发之气;当人的肾精不足时,生发之气弱,此时才要辨阴虚阳虚补肾固气。——這是两种道理,要对症下药才行。……但我在课堂上听您說五石散的效用,服用之后全身发热却不出大汗,久服皮肤细腻,說明药力已经由心入肺、由裡及表,却又能当春药用,就有些特别了。” 曲教授不置可否,反问道:“像我這样的医生,是不大可能单独开出一剂壮阳药的,你說是为什么呢?” 梅溪:“中医治症主旨在于调和,让人恢复到身体机能均衡的自然状态,而不是孤立刺激某一器官的功能强亢。” 曲教授点点头,又叹息一声道:“你說的不错,可现在有人误解太多,比如补肾气阴虚的六味地黄丸,竟然会被认为是一种壮阳药。” 梅溪:“不仅是误解這么简单,有吃這碗饭的人有意误导,也有吃另一碗饭的人故意歪曲,這不仅是医学的問題,恐怕是江湖手段了。” 曲教授沒說话,带着怒意哼了一声。听见這声冷哼,梅溪已然明白——曲教授为什么会看张小宁那种人不顺眼。他笑了笑又小声问:“曲老,您刚才說自己不大可能单独开出一剂壮阳药来,是不愿意還是开不出来?” 曲教授眉毛一竖:“我怎么会开不出来?古时帝王让御医开的最多的就是這种方子,不论体质如何总能想办法开出壮阳药来,可不是简单的刺激血管肌体,而是真正颠倒神魂的媚药。不過只有真正的高手才有這個能耐,但世间明医又怎能如此?于医道有悖啊。” 梅溪:“哦?那岂不是辨症壮阳?” 曲教授:“哼,应该說是辨症投毒!……不說這些了,刚才不是在谈五石散嗎?你接着分析五石散。” 這就是梅溪的心眼,他不主动开口问,而是根据自己所学的一点皮毛和曲教授爱听的话,在那裡信口发挥。如果他說的不对,曲教授总不能不纠正,一旦开口纠正总不能不解释,這样五石散的药性不用问也就清楚了。曲老要他接着說他就接着說:“据我推测,五石散的药性是加快耗散,有刺激兴奋的作用,有点像运动员服的兴奋剂,久服内虚易受邪,不是什么好东西。……曲教授,您为什么摇头?” 曲教授摇头道:“你這么說是想当然了,我问你一個問題,你可以随便回答,五石散为什么要叫五石散?” 梅溪一听就觉得有门,眼珠子一转开始瞎掰了:“中医辨症调理,有五行、五气、五色、五味的讲究,五石散既然叫五石散,想来是五脏五气皆能调动,五气皆动——所以它有春药的功效,不知我說的对不对?” 曲老头眼神一亮站了起来:“小子,你竟然蒙对了两三分!” 梅溪也很意外,摸了摸脑门道:“我還真是蒙的,既然我猜对了一点,您为什么又說我想当然?五气皆动,当然是加速耗散,有什么不对嗎?” 曲教授晃了晃脑袋,神情有点得意:“对倒是对,但是你忘了,五石散既然号称神仙方,不是普通医家方,不能這么简单的理解。” 看他的样子梅溪心裡就笑了,人们往往有才学要卖弄的时候都是這种表情,他赶紧追问:“神仙方?這世上還真有神仙方一說?” 曲教授:“什么一說不一說,有神仙就有神仙方。五石散不是一般人用的,它最早是修炼之人服食的饵药,有调元五气的冲和之效,只有将要到达五气朝元境界时,才以之辅助,后来药方流入民间,已经失去本意,成了魏晋名流的一种时尚,比现在的夜总会吃摇头丸還厉害,你刚才所說也不能算错。” 梅溪眼睛瞪的溜圆:“還有這种讲究?五气朝元境界是怎么回事?难道您老人家就是传說中的修炼之人?” 曲教授又笑了:“本来不想和人說這些,今天话头让你小子给引出来了,就跟你讲一讲吧。我听說你从小在乡下练過武,過来,和我搭搭手。”說着话走到实验室中央。 梅溪腆着脸走過去陪笑道:“我练的那都是庄稼把式,哪能跟您老人家這种内家高手過招。” 曲教授:“你怎么知道我是内家高手?” 梅溪:“我听說你老人家曾经露了一手捻针入玻璃的绝技,当然是内家功夫了,我就不敢献丑了。” 曲教授把眼一瞪:“你把我的瘾给勾起来了,就不陪我伸伸手了嗎?是不是看不起我老头子年纪大了,你放心,我是不会伤着你的。” “那好吧,既然您老這么說,我就得罪了。”說着话梅溪上步拿了個不丁不八的架子,曲一膝护阴,侧身结腕平推单掌向外一封,攻向曲正波胸前。他的身形刚刚一动,就觉得面前的曲老头身形好像缩了一圈,如猴子团身,紧接着往外一展又如白鹤展翅,动作快的就像错觉,然后曲老一手挥出架在他的前臂上。 就這么一下,梅溪耳边听见似是空气压缩产生的“波”的一声轻响,一股柔劲传来带动全身,双脚不由自主的离地向后飞去。在两米开外才稳住身形拿桩落地,为了给老人家面子,又蹬蹬蹬连退几步,贴到靠墙的地方這才稳住身形,抱拳道:“老前辈,真是受教了,惭愧呀,别看我年轻力壮,却连你一個照面都接不下来。這是哪门哪派的功夫?” 老头乐呵呵的說道:“你小子不赖啊,可不是普通的庄稼把式,也练成内劲功夫了,否则我刚才能把你打到墙上去。……我這功夫无门无派,如果一定要追究的话,算是形意拳吧。” 梅溪:“形意拳?戴龙邦、马学礼、李存义的大名我可听說過,您的功夫是哪一支传下来的?” 曲教授:“我练的形意拳不是你說的形意拳,武术拳法中的大小架我沒学過,只是医家的内养功夫,最早是神医华佗所创,是药王爷孙思邈传给我們曲家祖上的。……今天和你搭手,就是想和你解释五气朝元的境界。我问你,《黄帝内经》中所說‘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你相信嗎?” 梅溪:“听說民国的时候,就有学者拿這一句话批判中医,但我相信這种人生状态是存在的,很多人不相信是因为他们在生活中做不到而已。我太爷梅太公,今年九十三了,身子骨好的很,所以对這句话描述的境界,我一点都沒有怀疑。” 曲教授连连点头:“你小子說话深合我心啊!你的功夫是和太爷学的吧?既然你相信,那我就能和你解释什么是五气朝元的境界。下面的话有些是真的,我自己可以印证推断,有些只是传說……” 《内经》有言“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将人身看作一個与天道运行相感应的系统,提倡将人的五脏五气经络巡行调摄到一個最佳的状态,那么這個最佳状态称之为“五气朝元”。虽托名上古之人,实际上真有所指。 达到五气朝元的境界,意味着一個普通人身体状态的巅峰,五脏的功能、五官的感觉都处于最佳的状态,其人也能享尽天年安然而去,自己過的舒服也不拖累其它人。這种人当然不能长生不老,但是能“形与神具,而尽终其天年。”天年,就是指一個人在保持身体各器官都在健康状态下自然的寿命。 五气朝元的境界,是一個普通人调养身体的极致,所有的潜能都被激发,天赋的生机一点也不浪费。這是自古以来修行之人的根基,从這個境界再往上,那就不是普通人的修行了。 五气朝元再往上的境界,称之为“易筋洗髓”。五气朝元只是将天生的身体状态调养到极致,而易筋洗髓指的是通過修炼的方式,使自己的身体发生变化,使之具备平常人所沒有的能力。寿命也极大延长,达到易筋洗髓的最高境界,理论上有三元之寿,一元就是一甲子。各派修行人都有秘传功法,效果和途径也各不相同。 易筋洗髓再往上的境界,称之为“脱胎换骨”。当身体的变化达到极致,整個人内外都会重现全新的生机,那已经不是一般凡人了,据說算得上是传說中的飞仙了。 脱胎换骨再往上的境界,称之为“出神入化”。到了這個境界,那世间所称的仙人了,上古传說中的仙人无不如此。至于出神入化再往上的境界,曲正波教授也沒听說過。 梅溪本来只想问五石散的药性,沒想到却问到這么一大串玄之又玄的东西来,他眨了半天眼睛才问道:“曲教授,你說的也太玄了,這些都是真的嗎?” 曲教授眯着眼睛答道:“真的假的我也說不清,我曲家祖上是這么传說的,五气朝元的境界是我自己也能印证,但我也就到达這個境界而已,毕竟就是個凡人。” 梅溪:“您刚才提到有神仙就有神仙方,难道您认为世上真有神仙嗎?” ****************** ps:冲榜急需推薦票,三百六十度团团作揖,求诸位砸票啊,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