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下映,开会
“啪。”一叠报纸被摔在会议长桌上。
“谁能给我說說,這是什么情况?”
中影的办公室裡,杨董敲着桌面,语气不善。
韩副董拉過报纸,上面大标题是:“上影慧眼识珠,电影学院新生作品大卖”!
副标题更直接:据悉,中影曾拒绝投资该片。
报纸被在座的高层一個個翻阅,外围一些参会的中层不敢吭声。
“多少票房了”?韩副董问道。
“截止昨天,已经突破两千万。”有一個部门经理汇报說。
一時間会议室裡气氛又紧张了些。
“可笑的是,报纸上說中影拒绝投资,可我压根不知道,老韩你知道啊?焦总?”
一把手开口,换来的都是摇头,這种片子沒出名前,怎么可能到自己等人的眼前。
可如今的情况是,它确确实实出名了,這個锅不背也得背上。
“当时谁见的人。”杨董问道。
有人战战兢兢地起身,“杨董,是我见的,但我是按照正常流程走的,不可能给投资,他只是個大一学生。”
那人在解释,但于事无补,“你先换岗一段時間,之后再說。”
一把手轻描淡写地下了决定,几個高层一致同意。
在座的中层,一個個沉默不语,尽量降低存在感。
時間来到十二号,林楠也得知票房破了两千万。
外界的评价是两边倒,观众觉得剧情挺好,第一次看到這种故事情节,很好看。
但媒体放出来的,大多数是影评人的言论。
“整体稚嫩,有待提高。”這属于比较中肯的评价。
有些贬低還好,“开放式结尾,自作聪明。”
“十八九岁懂什么婚姻,不切实际。”
最有甚者,上升到了三观和职业,除了爱情片不能拍别的么?這就是如今的学生和戏子?
随着時間往后,电影票房越来越高,增加的也越来越少。
上影這段日子积极的多,他们打了個漂亮仗,对林楠很热情。
并许诺,若林楠之后有新片计划,他们愿意继续投资,并且让利。
林楠有些心动,但還是說得這部片子下映后再說,深层意思是等他拿到分红后再說。
刘艺菲打了电话给林楠,恭喜他的电影大卖,并抱怨她妈妈把她的女主角给弄丢了。
林楠被电话威胁,下次一定找她演女主角。
挂了电话,林楠一脸笑容的去找老班。
“妈妈,我的女一号呀。”刘艺菲坐在沙发上,开始碎碎念,刘母则是在一旁帮她整理衣服。
“好了好了,下次让你教父给伱找更好的电影剧组,那個小剧组错過了就错過了,票房過了两千万又怎样,你是要拍大导演电影的。”
刘母看都不看女儿一眼,语气裡带着稀松平常。
“妈妈,别這么說林楠。”
看着女儿生气的样子,刘母這才不再言语。
“老师,還是那個事儿。”
“转专业”?
“对。”
“怎么就非转不可呢,我們表演系不好嗎?导演系你同届的才那么几個人。”
周老师嘴上虽然不耐烦,但還是从抽屉裡拿出几页纸,“填好,再给我。”
林楠接了過来,是转专业的申請书,“好的老师。”
“你现在也是两千万票房电影的男主、制片人和导演了,全国都有点名气了,别再一天嬉皮笑脸的。”
“老师,說不定到月底就三千万了。”林楠犟了一句。
转专业的流程出乎意料的快,学校当天就批下来了。
当林楠拿着盖了章的文件到导演系办公室的时候,這些老师好像已经都知道了。
其实老师们的办公室都隔的不远,几步路的事情。
“以后,你就是我們导演系的人了,宿舍那些都不用搬,上课什么的跟着导演系走就行。”
林楠办完手续就走了。
02级导演系原本总共才十三個学生,六個本科生加林楠七人,主任教员两個,张老师,姜老师。其余七個是国培本科生,教员另有其人。
今年师资力量大增,田壮壮导演也回来导演系教书了。
“老张老姜,這下子你们02级导演系实力大增啊。”一群老师在办公室裡哈哈大笑,打趣着两人。
“你這弄得好,一转眼就叛变了。”朱娅文嘴上冷嘲热讽的。
“拍了两部电影了,也许导演更适合我,坐在那裡喊咔就行。”林楠說笑道。
朱娅文换了副面孔,“林导,林大导,看在咱俩平日的情分上,以后有戏可千万记着我,我可以洗干净的。”說着双手拉着林楠的右手。
“恶心,赶紧给我滚。”
“哈哈,记着给我留角色哈。”朱娅文不打扰林楠整理书籍了,后者刚刚将导演系的书带了回来。
北影新人林楠的名字,算是和电影《暖暖内含光》一起被全国观众记住了。
尤其是不知道哪位,居然将林楠转专业的事情說出去了,见了报。
這下那些讽刺林楠跨行的人闭嘴了,别人真的奔着导演這行去了。
時間来到二十五号,票房终于跨上了三千万门槛。
上影决定要办個庆功宴,這可是巨大的成绩,名声赚了,钱赚了。最重要的是,领导的报告上有的写了。
上影之前很大方,作为出品方投资的时候沒有和林楠争取电影版权,大概率是沒想到会火爆成這样,所以《暖暖内含光》的版权依旧在后者手上。
這会儿票房突破三千万,版权的事情被提了起来。
因为涉及到出口,這又是很大一块利润,而握着全部版权的林楠,变成了香饽饽。
电话裡說的很含蓄,但林楠听得出那個意思,上影想分版权一杯羹,有片商找到了他们,电影和版权对方都感兴趣。
林楠一時間不知道如何答复,索性拖着說再等些日子。
随着电影上映這么久,林楠的名字渐渐被圈子裡的人知晓,尤其是他对《暖暖内含光》的投资占比以及话语权,這些该知道的都知道了。
“如果你以后要专心做电影,当导演,投资电影,其实我建议可以把工作室改成公司,招点人手,可以少但一定要齐全。”
這是老师给林楠的建议。林楠下来后果断找了当初那個中介,名字稍微改改就行:林楠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电影出口有两种模式,要么直接一次性结算,之后有多少利润那是片商和院线的事情。
要么找国外的发行商发行,按合同比例分票房。
进口片大致都一样。
林楠不想麻烦,也有自知之明,他想選擇第一种,一次性拿钱。
時間到月底了,票房是跑不动了,最终磕磕绊绊来到了三千一百万,顺势下映。
這個时候也不能拖着上影了,听到林楠的意思,上影给了個选项。
林楠将电影版权打包卖给他们,至于后面所有事情,无论是亏是赔都和他无关。
上影占投资的65%,出口是要分收益的,但版权关乎着翻拍改编等問題,片商想一次性搞定。
林楠接受了上影给的选项。
在出口這方面,35%的投资占比,和完整的版权,加在一起,上影给林楠八百万,税后。
对于這個价格林楠很满意了,他是新人,這部电影在东南亚能不能吃得开,沒人說得准。
“票房分账,我們会督促院线和上面,该交的税金也是我們操办,最后分账多少,会直接打你公司账上。”
感谢《英雄》,感谢张导和张制片人。
是他们的功劳,让院线把制片方的分成比例从40%提高到了43%。
林楠稍稍估算了下,除去特别营业税、电影事业发展专项基金這些,最后再分成下来。
大概他能拿到四百三十万左右。
“早知道当时应该插点广告进去,這個可不会被院线分钱。”
林楠很后悔当时沒拉广告,但一想,估计也沒有哪個商家愿意找他打广告。
不過下次可以注意這個事情。
公司還是個空壳,财务会计得先就位,否则分账下来有的忙了。
這一個月,林楠可算是過了一把明星瘾,走在学校裡跟他打招呼的人很多,好多都不是很熟。
“接下来沒什么计划了吧?沒有就好,安安心心上几天课。”這是导演系老师对他說的。
主要意思可能是让他稳定心态,不要飘了。
沒几日,老师带着不认识的人找到了林楠。
“让我去参加座谈会?合适嗎?”
果然,只要你出成绩了,就免不了被拉去凑数。
入世一年多点,文化产业首当其冲。
林楠是個萌新,坐在后面瑟瑟发抖,看看上面的人,全是领导,不是总局就是其他文旅部门的领导。
前排是电视协会,电影协会的领导,接下来是知名大导演,知名演员,带编的。
作为初出茅庐的新人,林楠在最后几排,拿着笔做着样子,上面說什么他听就行。
“影视产业最直观,這一点希望各位重视。你们都是导演,演员,或是编剧等,是专业人才。希望你们能拿出好作品,带动市场,迎接挑战,并且還能走出去……”
好莱坞要进来了,提着刀进来,是個人都能看到结果,降维打击。
几個大导演都发言了,张导很客观,认为這是一個灾难性問題,会冲击甚至碾碎如今的国内影视产业,但也是机遇,迫使我們进步。
依旧求支持,有余票的可以赏点儿给我。谢谢一些书友对我的鼓励,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