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13章 初步设想

作者:南山隐士
饭桌上,村长想拆自己带的泸州老窖,不過一闻到陈年老酒的香味,他非常有自知之明的沒再坚持。他带的泸州老窖不错,一百多一箱,在当地算是好酒,可是和這陈年老酒一比,不說天地之别,但也差的远。

  五斤酒,司机张哲不喝,吴筱雨和助理楚娟一人一杯,其余的被刘所长、村长、李承文、李青云瓜分。如果是劣酒,大多男人都会推脱,說自己酒量不好。可是遇到真正好酒,爱酒的男人会抢着喝的。

  什么我来晚了,自罚三杯,我說错话了,自罚五杯。在云荒市,李青云就遇到一回,朋友生日,請人来喝酒。在电话裡,都說自己還要加班,喝酒可以,但最多二两,多了不喝。可是一开酒,发现是茅台,总共就两瓶,一桌子十来個男人开始抢着喝。

  那是李青云第一次喝茅台,印象深刻。茅台酒的酱香味非常独特,爱之人为之疯狂,受不住酱香味的一口难咽。相比茅台,李青云更喜歡陈放多年的浓香老酒,那香味醇美得让人心碎。

  平时话不多的男人,喝酒之后,也成了话痨。一向忠厚诚实话不多的李承文,向新镇长大倒苦水,說村裡到镇上的路太窄,太难走,大车进不来,一些养鱼的农民因为這段路,小车拉鱼到镇上倒大车,鱼容易死不說,還多花人工费,吃了不少亏。一堆话抱怨完了,又问吴镇长這段七八裡的山路啥时候能拓宽?

  其实今天村长来喝酒,主要也是想问這事,他比别人更心急。李青云家的池塘在南地,最靠近青龙镇,实际距离不過六裡地。而他家养的鱼在村子北边,实际距离有十来裡。上次他儿子拉鱼去镇上,差点掉山沟裡摔死。

  一顿饭下来,关系更亲近些,称呼也叫顺了嘴:“李叔你放心,来青龙镇之前我就做過调查。這裡的农村环境不错,本该是富裕的鱼米之乡,可是這山势太复杂,山路太难修,交通不便,所以才导致青龙镇的贫穷落后。我可以先给你透個话,李家寨将是我第一個经济试点。李家寨富起来了,才能带动其他村的致富积极性。這一段山路,我們修定了。”

  直到下午三点多,吴筱雨一行人才告辞离开。他们的车子停在了村子南边,有一处宽敞的打谷场,可以停车,也可调头。

  李青云一家人把他们送上车,仍然不停的挥手。家裡来了镇上的官,是件涨脸面的事。村裡其他人听到风声,都出来看。当吴筱雨坐的面包车离开时,全村已出来六十多個人。

  村长也不忘宣扬李青云的好,說新来的镇长是他同学,两個還交换了手机号码呢。因为這個殊荣他沒有,所以羡慕得不行。那可是私人号码,不是办公室号码。

  這下子更加热闹了,众人都转着李青云父母,一個劲的說着称赞的话,把陈秀芝高兴得脸都笑酸了。這么涨脸的事,跟儿子刚考上大学那会沒两样,好几年沒得到村裡人的恭维了,真有点怀念。

  李青云趁机离开,往自家地裡走去。再往南走几分钟,往东一拐,就是他家的耕地。山裡的地不太规整,不时的冒出一個小山坡,一块小洼地的,已经算不错的平整大田。地前面是個小池塘,池塘面积有两亩多,面积在村裡的所有池塘中能排前十。

  池塘和公路隔着一片小树林,主要是核桃树,周边夹杂一些桃树、柿子树、橘子树。小树林种在山坡上,周围是乱石和小泥坑,沒人重视。所以按照村裡的规据,這样的附属杂乱地方,离谁家近就归谁。若有争议,会請村长以及德高望重的老人调节,调节后,村裡盖章,有法律作用。

  类似的地形有很多,村裡都是這么处理的。所以這块地从李青云爷爷分家时,就归李青云家所有。李青云還有一個大伯,地分在北边,耕地比這裡大,但池塘比這小。

  山坡上的地质不好,不指望這些果树能产生多大的经济效益,主要防止公路边的水土流失,以及更高山坡上的巨石。

  池塘裡的低部微浊,水面很清澈,由于是死水塘,水草很多。正因为水草的存在,才能保持水质的良好状态。池塘周围长有一圈芦苇,以及其它常见的野草,也有几种比较便宜的中药草,平时也沒人采摘。

  李青云的父亲并不擅长养鱼,也不太喜歡养鱼,因为赚不到几個钱,甚至有两年還赔了钱。平时這個池塘采取是自然养殖法,就是每年往裡撒些鱼苗,然后任其自生自灭。镇上来人收鱼时,就下網捕捞,大的卖掉,小的继续扔进去养。

  這样养出来的鱼质量不错,和野生的沒多大区别,缺点是产量不高,捕鱼时麻烦,還经常有大鱼漏掉。如果像鲶鱼、黑鱼之类的大鱼存在,一些小鱼苗就惨了,完成成为大鱼口中的食物。

  李青云知道,村裡和父亲抱有同样想法的农民特别多,觉得地头有池塘随便养点鱼就行,卖掉就卖,掉不掉就自己吃,沒有专门养殖的想法。所以,多是鲫鱼、鲤鱼、草鱼、鲢鱼的混合养法,把鱼苗往池塘一扔,就不管事了。由于扔的鱼苗少,连饲料钱都省了。

  李青云在城裡生活几年,知道這些鱼都是常见鱼,卖不上好价钱。再加上鱼贩子以大车過不来为由,刻意压价,村民们养鱼的念头越来越弱。

  “若是养一些价格极高的珍贵鱼种,這两亩多的池塘足够用了。這样,也能给李家寨的养鱼者带来新的思路。回头去镇上網吧查一查资料,顺便在水产论坛拉拉广告,吸引一些不太黑心的鱼贩子来合作。”

  他的笔记本电脑带回来了,可是村裡沒有網线。用手机上網?那網速能把人急白头。更何况他现在的手机是老款普通机,沒上網功能。他甚至想拉根电话线回来,拨号上網。

  地头有两间茅草屋,是西瓜成熟时,夜裡看西瓜的。不是怕人偷,主要是怕野兽败坏。前几年西瓜成熟时,从山裡下来一群猴子,一夜之间,连吃带毁坏,村裡种的西瓜被毁去三分之一,损失惨重。从那之后,村民才开始重视保护工作,都在田间地头搭建茅草屋。

  看到茅草屋,李青云心中一动,正愁沒地方转移五爷爷家的自酿酒,先让他们搬到這裡,自己再悄悄放进小空间的酒窖裡,应该可以說得通。

  茅草屋沒锁,推门进去,裡面有一股潮味,只放一张旧木板床,连张桌子都沒有。空地方不大,放不下多少酒。茅草屋后面有几片竹子,地质不好,沒种庄稼,因为爷爷原来的小药店盖在這裡,后来才搬到镇上的。

  能种庄稼的地方,已被父母种满。远处种的是土豆套玉米,近处一段种的是西瓜,所以茅草棚子才搭這边。

  李青云走了一圈,地方不小。等赚到钱,他打算在這裡盖一栋别墅似的楼房,两层加阁楼,算是两层半,可着空地方盖。什么两室一厅三室一厅,弱爆了,把這片空地合理规划,盖好后五室两厅都有可能,還是两层的。至于上面的阁楼,盖高点,可以隔热,也可以放杂物。

  汪汪!汪汪!金币和铜币不知怎么找来了,兴奋的乱叫,打断了李青云的幻想。两只狗崽子见到李青云就咬住裤腿子,瞪着水汪汪的大眼睛,一副赖皮的模样。

  不用想,肯定想讨空间泉水喝,不给它们喝,估计咬住他的裤腿子一下午。

  空间裡随时都为它们准备着小碗,现在倒水非常熟悉,哗哗两声,两碗裡的水就满了。两只小狗瞬间松开他的裤腿,一狗一碗,咕噜咕噜猛喝,中间都不带停歇的。

  這时,突然听到一阵摩托车的声音,由远及近,并听到有人喊自己:“福娃哥,你在地裡不?這裡有你的一個包裹!”

  李青云从茅草屋后面转過来一看,原来是同村的玩伴猫蛋,从小盯自己屁股后面玩大的。猫蛋比李青云小了几岁,模样清秀,身材中等,自从进入镇邮政所当快递员之后,皮肤一天比一天黑,远远一看,就一口白牙最显眼。

  他骑的是邮政所的摩托车,摩托后面是绿色的信件帆布包,现在又多了一個小货架,還能做EMS的送货业务。

  “猫蛋啊,我在呢。”李青云走過去,在他肩膀上捶了一拳,笑道,“你小娃子行啊,转眼就成国家正式工作人员了,看你穿這身衣服挺精神的嘛!”

  “正式個毛线!福娃哥你别笑话俺了!风来裡雨裡去,一個月三百多块钱,都不想干了。你知道我家裡情况,我再不找份赚钱的职业,找媳妇都困难。”猫蛋把一個包装严密的小包裹递给李青云,又掏出一只圆珠笔让他签字。

  “有你大爷和大娘帮你操心,你娶媳妇的事不用愁。如果心裡有满意的,告诉你大娘,我让她帮你說道說道去。”李青云笑道。

  “福娃哥,我哪好意思再麻烦大爷大娘,如果不是你们這些年的周济,我和我爹早饿死了。”提起這事,猫蛋一個大小伙子眼圈都红了。

  猫蛋的父亲早年帮人盖房子,一次事故摔断了双腿,還沒出院,家裡钱就花光了,借了一屁股债。当时猫蛋才两三岁,他娘一时承受不住打击,出去打工再也沒回来。平时靠村裡人送衣送食,才长大成人。由于和李青云家离的近,受李青云父母的恩情最大。

  這份邮政局的工作是李青云的四爷爷托人找的,干了几年,总算让猫蛋家喘過一口气。

  “呵呵,以前的事别提了。嗯,等過几天去我家,咱哥俩合计合计,在村裡找点发财门路。”李青云安慰道。

  猫蛋眼睛突然一亮,惊喜的叫道:“你說啥?福娃哥你不回城工作了?”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