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蛇窝裡的生活’ 作者:未知 监房大通铺裡,与丁海杏同住着的狱友她们都属于旧社会上层阶级,有官宦人家出身,书香门第、资本家的大房太太,還有海外归来的学术权威,也有上层官吏,甚至還有天主教的修女。 在這裡只准用番号互相称谓,谁也不知道谁的真实姓名。虽然墙上贴的监规上写着,不准互相交谈彼此的案情,但相处的時間一久,同是天涯沦落人,也多少互相知道了一点。 同时,监房的人多了,也便于相互低声交谈,一发现走廊有管理员的脚步声,就有人警惕地大声咳嗽打信号,马上就沉默下来了,個個规规矩矩地坐在自己的铺位上大声朗读——伟人著作。 彼此交谈的最佳机会是一日三顿饭后,大家排成一队,绕着地板“活动”的时候,边活动边窃窃私语。 在這裡的人谈话使用的语言,除了汉语外,還有日语、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多种语种,因为在押犯人大都懂得一种或两种外文,非常的国际范儿。 在這国际范儿中混进来一個乡下的泥腿子,還是一個单纯的傻乎乎的泥兔子,刚进去时可沒少被這些人精美女蛇整。即使丁海杏出身‘高人一等’,‘智商’不够,也被整的灰头土脸的。 丁海杏在监管人员中,她是被改造的人员,在二班的她们眼中也不是同类,凭着傻劲儿才慢慢适应這裡的生活。 她们进来的比丁海杏的時間长,好多都是五十年代的时候进来的,甚至刚解放那会儿就进来了,那是准备把牢底坐穿的架势,属于老油條了。 对于這些人,丁海杏很少见她们被提出去审问的,大家都莫名其妙地捱過一天又一天,谁也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只好听天由命。 久而久之丁海杏耳濡目染下跟着学了不少,后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着枯燥无味的生活,实在太无聊了。 丁海杏這個泥兔子就又成了她们的小白老鼠,教会了她各种知识与技能。 說句大实话,在這裡生活除了沒有自由可比在外面生活舒服的多。 外面什么情形,丁海杏清楚的很,凡是地裡长出的东西就像是蝗虫過境一般,被挖的一干二净的。 好些树都只剩下了粗壮的主干,枝桠,叶子,甚至是树皮都不见了,沒法子,为了活命,多少人拨了树皮磨粉充饥。 杏花坡以杏花林而得名,如果不是丁丰收死死的护着,因为杏仁的有药用价值,又受到上级的保护。 不然的话那片杏林估计也在劫难逃。 所以在這裡生活,对从小生活艰苦的丁海杏来說,并不那么难捱,甚至可以說包吃包住,吃上了国家的‘供应粮’。 就如现代入狱养老一般。人生自由不如一顿饭,当生存成为問題的时候,自由、尊严,名誉……一切都不重要了。 许多老人不惜犯罪,也要法官重判,不得不說是社会的悲哀。 由于积蓄微薄,缺乏充分的社保和医保,且独居寂寞,不惜犯罪,只为過上“包吃、包住、包看病”的牢狱生活。 当然物资匮乏的年代,外界闹饥荒,這裡也不可能独善其身,這裡也是饥馑成灾,许多人由于长期的羁押生活,大多数的人也得了浮肿病。大腿和小腿全肿得又粗又亮,差不多快要蔓延到腹部上来了。 监管人员将人送到這裡的医务室住院治疗,那裡的“人民医生”因为在這裡看病的還有“医务犯”,即犯法前的职业医生,略为检视了一下,便开了個“高蛋白”的药方,留下入院治疗,而所谓“高蛋白”,其实就是黄豆芽、豆腐之类的豆制品,偶尔有几片油炒的胡萝卜,治疗夜盲症,但就是這样的“高蛋白”也有神效,许多人在病床上躺了不到三天,腿部的浮肿居然逐渐消退下去了。其实這病医生不看,大家這些“医盲”也明白,那不過是“饿病”,只要能吃饱肚子就一切正常了。 当然在這裡也不可能顿顿吃饱,菜皮烂饭,仍不堪果腹,一天两顿饭,从来沒有吃饱,应该說刚吃完就是饿的,其他時間就更不用說。饭后闭着眼睛静静听着彼此的肚皮咕咕地叫,倒也是一种奇妙的音乐。丁海杏她们会不断梦见吃东西却总是吃不着。 只能說相对于外界来說,起码不用啃树皮,挖野菜,饿疯了吃土。 這些大人物,在饿肚子的时期裡,每日关心的和普通人一样,并不是何时被释放和与家人团聚,而是如何能活下去,万不要“竖的进来,横的出去”,因为大家都挣扎在饥饿线上。一天盼来盼去,就是希望早晚两餐稀饭能厚一些,多一些,哪怕多一口,也是运气;希望中午那顿干饭能干一些、多一些。 大家把领来的饭倒在自己的搪瓷杯子裡后,就都回到自己的铺位上,以一种庄严而郑重的神情来吃饭。大家都吃得很慢,吃得有滋有味;吃到一半,就都舍不得吃了,而是把搪瓷杯子包在自己的棉被裡,留到肚皮叫的时候再拿出来吃,吃完后,一般人都再用手指一下一下地刮光搪瓷杯子裡的剩余粥汤米粒,放在嘴裡舔,一幅幅不堪入目的贪婪相,活现出动物本能的求生欲望。 食物更加是单调的,换来换去就是白菜萝卜等等烂菜叶子。烹调法也只有一种:除了水煮還是水煮。但是对于无聊的丁海杏她们,吃法就有点花样繁多了。 用一個不特别贴切的比喻就是,好比猫捉到了老鼠,且得盘弄一阵呢!只不過仔细想想就会觉得关系应颠倒過来:人只是老鼠,食物才是猫。因为她们在想着法儿变换花样时,那心理活动就活像一只窜来窜去的老鼠,始终摆脱不了猫——食物的控制。用一根线切割饭的例子有点极端,但号子裡沒人会觉得可笑,要笑也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 各人有各人的花样。比如先吃一半,把另一半藏起来,等别人都吃完后再拿出来吃;比如上午留一半到下午那一顿,加在一起心满意足地看够以后再吃……小花样不足道,共同点在于都是食物引起的紧张心理所致——贪婪与吝啬交织冲突,弄得不知道拿食物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