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为了鹌鹑肉
张杏花一进门就把姐弟俩搂紧怀裡,仔仔细细检查他们的身体。
所幸倒是沒有看到他们受伤,反而因为两個小家伙变得干干净净的而松了口气。
“妈妈,我們今天抓到了鹌鹑,還有找到了鸟蛋!”
苏小弟一向心大,看到父母后就忘记了刚才還被老太太的骂声吓的往自家姐姐怀裡钻,立马就去把自己藏好的九颗鸟蛋找出来,笑嘻嘻的說道。
“爸爸妈妈大哥二哥還有姐姐小妹都有份!”
“這么小還是留着你自己吃吧。”
张杏花见到姐弟俩沒啥事儿,才放下心来。
又瞧见小儿子這么懂事的样子,心裡也挺高兴的,笑着揉揉他還有些湿润的头发。
苏建武则是叹了口气,神色黯然道,“沒想到我妈现在都变成這样了,以前她也不這样啊。”
“哼,還不是自己心虚才作怪!苏建武我可告诉你,下次你妈要是再這样欺负我闺女儿子,我可不会再给你面子了!”
张杏花一听自己男人的话就是一肚子的气。
虽說她也清楚苏建武夹在婆媳之间不好做人,可苏老太太這样的婆婆也太過分了。
以前看在她好歹也是個长辈的份上,有些事儿她吃点亏就当积攒福气了。
哪晓得现在人家都把主意打到自己闺女头上来了。
想到這裡,张杏花就冷下脸来說道。
“现在可不流行旧社会那一套,你妈要是再用鬼娃娃称呼我家丫丫,我就去镇上写大字报,举报她封建迷信!”
张杏花心一横說道。
苏建武苦笑道,“好,我会跟妈好好谈谈的,好了,老大老二跟着我們忙了一上午,现在也饿了,你先去厨房那边看看今天中午吃啥吧。”
张杏花也担心老太太会趁机克扣他们一家六口的粮食,闻言立马起身,急冲冲的就出去了。
苏茹撇撇嘴,虽然嘴巴上說的凶狠,可她却知道就算老太太继续作妖,母亲也绝对不会像她說的那样写什么大字报举报老太太的。
在這個年代,嫁過来的媳妇本就难做,若她真的去举报了,以后這东乡也就沒有他们這一家子的容身之处了。
毕竟老爷子可是抗战老兵,东乡的村民们几乎都受過苏家的恩惠与好处,张杏花一個外嫁過来的媳妇就算是被老太太磋磨,也顶多被人背后說說闲话而已,在大多数人的眼裡,哪家的媳妇不是這么過来的?
媳妇熬成婆這句话可不是瞎传的。
反而如果母亲成天跟着老太太对着干却会被村裡人說闲话,连带着他们一家子也会被人排挤。
苏茹觉得,想要靠着外面的力量收拾老太太肯定不现实,只有自家强大了,让老太太哑巴吃黄连,有苦說不出這才是好办法。
只可惜她现在年纪太小,身体又弱,真是想干啥都沒那個能力。
就算是修炼符文,也得等沒人的时候。
在小弟的催促下,苏茹先找了個借口出去了一趟,然后才把小界面裡面的鹌鹑抓了一只出来。
期间她也看過了,正好留在小界面裡面的两只野鹌鹑是一公一母。
如果养的好了,沒准還能孵化出不少的小鹌鹑出来,就算沒有,攒一段時間的鹌鹑蛋也是可以的。
這小东西的寿命不长,顶多也就养個一年。
所以,想要改善家裡人的生活,還必须得想想其他的法子。
至少现在這样时常饿肚子的情况一定要改善過来,否则别說父母了,就连他们這些小孩子也都会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彻底损耗身体。
中午苏家一大家子又聚在了一块儿,這顿饭吃的比昨天還要简单。
一锅子的稀粥,除了碗底的几粒米外,就是米汤了,菜也切了几颗咸菜,就连煮土豆都沒了。
老太太板着一张脸,安安静静的吃着饭,看样子是被老爷子好好教育過了。
张杏花看到今天的午饭想要說什么,可是看看面色阴郁的丈夫,到底還是沒发火。
“呜呜,我不要喝水,我要吃肉,我要吃肉!”
二叔家的双胞胎看到今天的午饭,立马闹了起来。
二婶黑着脸冲着他们教训道,“哭什么哭,家裡這么穷,哪裡有肉给你们吃,再哭就连粥也别喝了,给我滚回屋子做作业去!”
“骗人,呜呜,冯小花都能吃鹌鹑肉,我也要吃!呜呜,都是苏茹不好,干啥把我們家的鹌鹑肉给别人,我也要吃,我也要吃!”
双胞胎长得几乎一模一样,哭起来的模样也是一模一样。
甚至還站起来直接朝着苏茹瞪了過去。
“你赔我們的鹌鹑肉!必须赔!”
“冯小花說你那儿還有一只鹌鹑,为啥不拿出来给我們吃,你好自私啊!”
两個九岁大的男孩儿哭的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但是那语气裡的理所当然却差点沒把苏茹给气笑了。
九岁大的小娃娃又能懂啥,還不是家裡大人教的?
苏茹瞥了一眼黑着脸的二婶暗暗撇嘴。
看来那只鹌鹑可不仅仅只是老太太在打主意呢。
“好了别闹了,今儿一大早就有人闹着要吃鸡蛋,家裡的鸡蛋都被砸了不少,咱们家的粮食是吃一点少一点儿,能给你喝碗粥就不错了,闹啥子闹!”
二伯一脸的严肃,出声教训着自家儿子。
不過随后就将目光落在苏茹的身上,露出一丝和蔼的笑容說道,“鹌鹑的事儿,二姑那边已经跟我們說過了,鹌鹑是两家的孩子一起抓的,一家一只也是正常的。丫丫啊,你安心吃饭,别跟你两個弟弟见识,他们就是好久沒吃肉了,才馋着你那儿的鹌鹑肉呢。”
苏茹沒吭声,這個二伯居然给她這小孩挖坑,真不要脸。
“唉,這离分粮的日子還早着呢,哪還有多余的钱买肉呀,丫丫,二婶知道你是個乖孩子,要不……你把鹌鹑先拿出来,咱们這做长辈的也不迟,就给你们這些兄弟姐们一人分分,就算尝尝味儿也行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