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級
本章未完,請翻下一頁繼續閱讀.........統不能夠履行總統職務的權力和責任時,副總統應立即作爲代理總統承擔總統職務的權力和責任。”前法官聳肩繼續,“前一陣副總統已經代行了總統職權,很明顯,依據的正是這一條款。我想只要按法律程序宣告總統的失蹤或者死亡,按照修正案的第一款,如果遇到總統免職、死亡或辭職,副總統應繼任總統。這樣的話副總統就能夠立刻即位成爲總統,我實在想不明白副總統爲何要在宣佈總統失蹤後這個緊要關頭辭職。”“是壓力太大,對自己沒有信心,還是因爲年紀和身體的原因?”資深評論皮爾斯微笑着插話,目前這個話題的關注率相當高,是提高收視率的好機會。“或許都有吧。”皮爾斯自問自答,把話題轉移到年輕英俊的議長身上,“只要對比一下就位呼聲頗高的衆議長,我們就不難猜測副總統辭職的真正原因。”電視上切換出數張金髮俊朗的議長的照片,首張照片上英挺的白皙男子有的身着正裝,藍眸嚴肅認真,背景像是在某此聽證會上,第二張照片上他衣着休閒地騎着馬,神態輕鬆,眼神望向某點,眸中滿是溫柔的笑意;還有一張背景在國會山,議會質詢中的謝菲德在會議庭最高處講着什麼,丰神俊朗,神采飛揚。這些照片的左下方,電視臺打上了文字說明:“衆議長謝菲德達美萊。”“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我們的衆議長都正是如日中天,年輕有爲,副總統與之不可相提並論。”隨着皮爾斯的評論,年輕有爲的議長英俊的大照旁,對比出現了一張白髮垂頭,垂垂老者的副總統照片,很能說明目主流的觀點。看來,無論是權貴財閥,還是普通的民衆,對象徵着力量和強勢的青年議長,都有着某種程度的偏愛,有時候出色的外表總能給政客極大地優勢,歷任總統選舉也總是這樣。皮爾斯一邊介紹目前兩人的支持度,一邊忍不住暗想,思及此,資深電視人評論道,“副總統以身體原因辭職,看來也並非完全的官方辭令,考慮到擔任總統和副總統職權和工作內容上極大的差別,副總統的決定或許纔是明智的。”事前也收到了媒體高層的暗示,皮爾斯極有傾向性的向觀衆們介紹,“高齡的副總統不是因爲有傑出的政治才能,而是能夠提供財政支持和拉到保守勢力的支持,才被總統選擇成爲競選搭檔,或許對他自己來說,年紀和能力的確是個問題,因此才作此選擇。”所有的美國人都知道,副總統是一個沒有任何實權的職務,每天的工作就是坐着總統專機到處玩,然後看人吵架,雖然是名義上的參議員議長,卻沒有日常的投票權,和大權在握的衆議長完全不能相提並論。衆議長若是和總統屬於不同黨派的話,那將是總統任內最大的政敵。很不幸,謝菲德目前正是這一角色。“現在我們的疑問是,由衆議長越過副總統,成爲總統,真的沒有問題麼?小達美萊先生當選衆議長也剛不久,似乎還沒有這種先例。”皮爾斯拋出一個論題,這也是預設的問題,他微微一笑:“這就要我們的前任法官爲大家解釋一下了。”“好的。”前任法官點頭接過話題介紹到,“根據1947年通過的總統繼任法案,總統一旦離開職務,依次遞補的順序將是美國副總統兼參議院議長、衆議院議長、參議院臨時議長,然後纔是國務卿和其他內閣部長,所以從順序上來說,副總統辭職,由衆議長遞補是符合程序的。小達美萊先生雖是中期選舉剛剛當選,但是這並非問題的關鍵,只要他並非移民後取得美國籍的人士,遞補的順位就不會跳過他,因此他正是合法的順位繼承者。”“也就是符合法定程序了?”皮爾斯顯然在節目前有好好準備,再次針對性的提出問題,“上週開始副總統只是代行總統職權,可是現在衆議長是要繼任宣誓成爲總統,這樣子沒有問題麼?”老謀深算的皮爾斯停了停,又暗示性的提示:“雖然現在是非常時期,可總統辭職和死亡這種事情也有發生過,比如水門事件和肯尼迪事件,應該有法律依據可循吧?”前任聯邦法官顯然很上道,點頭回答:“很好的問題。我剛好想談一談肯尼迪事件,這個事件一個影響深遠的的遺產就是第25條修正案。在這個修正案之前,第二條與第一條款規定,‘在總統喪失履行前述職務的權利和責任能力時,應移交給副總統’,憲法並沒有明確指出什麼事喪失能力的情形,如果必要的情形出現,副總統應如何介入,甚至副總統是否應成爲總統,還是僅僅履行這一職位的權利和責任,直到總統恢復能力。”前法官頓了頓,“你們知道,那一年肯尼迪總統遇刺了,繼任者在法律程序上,出現了模糊不清的憲法問題。其實早在1841年,約翰泰勒在接替威廉亨利哈里森時,已經堅持了副總統全部繼任的權利,從而爲後來的繼任問題開啓了先例。因此在肯尼迪事件之後,誕生了第25條修正案——其中第一款剛纔我們已經說過——‘如遇總統被免職或死亡或辭職,副總統將成爲總統’。這個問題其實剛纔我們已經討論過,上週副總統的代理總統使用的是第四款的條例,隨着救援工作的結束,總統已經很大程度上被證實生還的希望已經不存在,因此國會已經傾向於適用第一條款,也就是說繼承者將直接擔任總統,如果副總統從順位上辭職的話,那麼根據1947年通過的總統繼任法案,衆議長宣誓就任便是理所應當。”“原來是這
本章未完,請翻下一頁繼續閱讀.........樣。”皮爾斯受教點頭,順帶稱讚對方不愧是專業的法律人士,“如果達美萊先生不提出辭職,那麼他很有可能成爲第一位繼位總統的衆議長,也是第一位非民選出來的總統。”資深電視人對前任聯邦法官露出別有深意的笑容,“你知道,小達美萊先生就任的話,我們也許就會有一位‘第一先生’了。你認爲他會因此辭職麼?”這纔是話題的核心,世界各國自從副總統宣佈辭職就開始爆炒這條新聞,因爲最有可能繼位的居然是有着同性戀人的衆議長,雖然在歐洲已有先例,可在骨子裏基督精神很保守的美國,還是頭一遭。民間對此褒貶不一,議論紛紛。“我想他不會辭職的。”前聯邦法官透露,“我在華盛頓還有很多老朋友,據說國會非常支持他,聽說已經有人在出面物色內閣了。另外你還有一點說錯了,第一位非民選的總統並非小達美萊先生,而是1974的福特總統。”“怎麼會?福特總統也是非民選的?”皮爾斯一愣,原本他想將話題引向大衆感興趣的“第一先生”——同樣身家顯赫的db總裁,可前法官一句話,又讓他十分意外地想聽下去。“那是1973年,尼克松總統的副總統宣佈辭職,因此尼克松總統提名福特爲副總統,一年之後,發生了水門事件,尼克松宣佈辭職……”電視上,前任聯邦法官還在孜孜不倦的做着節目,飯堂電視機前菲狄南卻震驚地呆住了!第一先生……那個該死的犯罪頭子,無恥的黑道流氓,居然,居然……居然敢跑去做什麼第一先生!年輕有爲的警官憤怒地一拍桌面,從警用食堂打到的玉米濃湯和排骨撒了出來,他氣憤憤地獨自坐了一會兒,又繼續看了會兒電視,只見各個頻道都談論着同樣話題——這無疑是博收視率的好題材,某個電視臺在結尾部分,甚至還配樂插播了當年謝菲德競選之夜的擁抱鏡頭,媒體界的立場保持了相當的一致——支持謝菲德繼任。這也是媒體界高層的意思,與達美萊家族與某些勢力達成的默契力量是不可估量的。電視觀衆菲狄南明顯不知就裏,接收了過多資訊的高級fbi已經看傻了眼,他癡呆呆坐在座位上,用刀叉一口一口地插進嘴裏,雙眼直視前方,腦中幻想着黑道頭子成爲第一先生的噩夢場景,也不知道嘴裏到底塞進了些什麼,只是覺得眼前黑壓壓一片烏鴉亂飛。
本章已完成!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