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灭齐——始皇伐天
齐国……你礼貌嗎?他们不是一章就是二三章,我一百字?
而姜小白那是终于等到了齐国,后人說一百字就能讲完那时候可真太揪心了,毕竟真的很想知道自己后代到底怎么失的国,那田氏又是如何代齐,不過峰回路转了有沒有?
以前觉得這后人废话真多,一個事情讲那么久,现在寡人觉得讲個三天三夜都沒問題。
“仲父,终于是說到我齐国,你說我們现在有机会一统天下嗎?”
“您是想我們齐国现在就被诸国联军灭掉嗎?
礼崩乐坏未始也,与其想一些不切实际的事,不如做好当下,那赢秦不也从封邦建国之始有五百年才一统天下?
若从变法图强开始也历经七代君主。”
管仲直接打断了姜小白不切实际的幻想,這君王优点很明确听话,缺点也很明确,不喜歡自己动脑子。
我的天,要是将来我早逝,他若宠信奸臣,可简直不敢想象……
[齐国,最早是姜姓吕氏,开国君主是吕尚,不過受封神榜的影响,我們更熟悉的是他另一個名字——玉虚宫阐教元始天尊门下姜子牙,手握封神榜、打神鞭。
代理封神,奉玉虚法旨敕封三百六十五路正神,但是最后把自己忘了,当然也有一說是想把玉帝位置留给自己,但是被人抢了,只能留在人间,得享人间富贵。
“师尚父,您当初钓鱼的鱼竿是不是就是伪装過后的打神鞭?
您是不是真的是神仙弟子啊?
您這都快八九十岁了,看着比我還健康强壮,你要不要教我两招延年益寿的仙法?
咱们可都是一家人啊,您可不能藏私啊?”姬发也是急切的问道,毕竟沒人能拒绝仙神的诱惑,贵为天子也不行,毕竟天之子哪有天上的仙神好。
姜子牙也是满脸无奈:“发!我真不是,這后人总爱夸大其词,你要不要继续听听,许是個故事而已?”
姬发目光充满着你這就是把我当傻子,编故事也得有依据吧,人家总不能瞎编吧,人能這么沒节操?
再說了就算是故事,你這都八九十了,還這么健壮,肯定有啥法门!
哼?_?(¬_¬
[《封神演义》俗称《封神榜》是明代许仲琳创作的长篇小說,约成书于隆庆、万历年间。
裡面半真半假,以天庭需要三百六十五正神、三教争端为主线,把武王伐纣的故事讲了一遍。
裡面修仙为杜撰,对正史略有改编。
“发,你看到了吧,我就說是故事,杜撰,你這下信了吧!”
[当然也有可能是真的!
(??ˇ_ˇ??:)(??ˇ_ˇ??:)(??ˇ_ˇ
姬发那眼神看着自己的师尚父姜子牙,满眼都写着,我早就知道,好呀,你還骗我。
姜子牙……后人,你說句话呀,你說句话呀,你再這样我可怎么办啊,我要真会仙法,我先五雷轰顶劈了你這后人。
[为什么有可能?接下来给大家說几段野史,博主不保真,但一定够野。
传說始皇帝当初一统天下刻的传国玉玺,其实不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而是“授命于天,既寿永昌”
嬴政不肯赋予上天高于人的地位,在华夏,连你這老天都是朕封的,朕不是天子,是人皇,你這老天要保佑华夏万世永昌,风调雨顺,不然腿给你打断。
后来啊,這老天不给面子,嬴政直接铸十二金人,逆行伐天,以大秦国运及百万秦军献祭为人族求得一线生机。
而后天人相隔,世人再也无法修炼成仙,然仙人和老天再也不能掌控人族命运。
蒙恬、公子扶苏皆在此战战死,始皇帝也重伤昏迷被送入皇陵等待复苏那一日。
所以胡亥才成为了秦二世,大秦国运分崩离析,无奈二世而亡。
大秦咸阳城
满堂朝臣冷吸一口凉气,为全球变暖又做出了巨大贡献,别說,這后人說的,要不是我們都见過玉玺长啥样,還真当真了。
不過会不会這枚玉玺是影子?
真的那枚就是那样刻的?這可只有陛下和李斯知道啊。
几十双充满着求知欲的眼神不敢望向嬴政,只得看向现在一身白衣戴罪立功的李斯。
李斯也是被吓到了,你们看我干啥?我真写的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授命于天,陛下敢要我也不敢写啊,除了陛下敢這样写,我一個臣子怕不是嫌九族人太多了?
嬴政也是不自信的拿起桌上的玉玺看来看去,不是,朕這么勇的嗎?
啊,呸!差点被這后人带沟裡了,這也太野了。
齐国
“仲父,這后人是有多爱那嬴政啊?讲我齐国,先祖還沒讲完,又扯到嬴政了!
這讲到田氏代齐,怕是半夜去了。”
“您忘了,一开始就是讲嬴政的,讲齐国都是顺带的。”
奶奶的腿,寡人忘了是讲嬴政灭我齐国的事…………
大汉长安
刘邦望着张苍,這可是在始皇身边待過的人,也是有点不自信的问道:“苍啊,這始皇不会真還活着吧?
我這手裡的传国玉玺该不会是假的吧?
真的還在始皇帝的皇陵裡面?”
张苍也是有点不自信,毕竟按始皇帝脾气,刻個“授命于天”還真有可能。
“陛下,這后人都說了是野史,应该都是杜撰的吧。
传国玉玺当初就刻的受命于天,還是李斯亲自写的。
应该沒問題吧?”
“苍,你說我們要是挖开始皇陵是不是就知道真假了?”
“不是,陛下,你冷静啊,贵为天子哪能做這偷坟掘墓的事啊?”
“咱们偷偷的,不就行了!”
“偷偷的也不行,陛下,您现在是天子,皇帝,天下至尊,一言一行都有史官记录,可别再說了!”
“哈哈,朕开玩笑的,瞧你吓得。”說着眼神不自觉的像记载起居录的看去,又大声的說道:
“朕方才是与苍逗乐而已!”
史载:
帝欲掘始皇陵求传国玉玺,苍曰:“兴亡在德不在鼎。”
帝大悦,遂罢此愿。
——《史记.高祖本纪》
据司马迁记载,此种說法来源于张苍亲口讲述。
(?°???°)?(?′
[而第二段野史,是這样记述
始皇求长生之法,自昆仑山下来一仙人,献上长生之法。
此法乃是窃天下人寿命加于己身,以得长生。
嬴政见到此法只是微微一笑,问道:那這仙人长生也是用的此法?
是的,仙人都是用的此法,窃天下寿命,人族不绝,仙人永生不死。
始皇帝那是一把就拔出曹操
啊呸,嘴瓢了,是太阿剑,就将這仙人头颅斩下!
曹操……沒事,沒事,不就嘲笑孤矮嗎?来来来,仲达過来,孤打你一下就好了。
[而后征发举国大军亲政,蒙恬、公子扶苏随行,自昆仑山杀入仙界,势均力敌,仙界无奈,只得封闭结界,不得出世。
自此仙人不再能窃取人族寿命,逐渐凋零,世间也无人再得长生。
然,当初仙人献法,有多人看见并记录,无奈,始皇只得以焚书坑儒之名将這些人尽数屠灭,所有书籍全部焚烧。
那個一心求长生的嬴政,为了人族,为了华夏,亲手焚了自己的长生路,背上焚书坑儒的骂名也不愿此法再流传于世间。
他真的,我哭死╥﹏╥
别說你哭了,朕都快哭了,你說的朕自己都快相信了。
你這哪裡是不保真啊?你是就沒有一句是真的啊!!!
[来来来,讲最后一個野史,讲完我們就讲回齐国!
姜小白……谢谢啊,你還记得你是准备讲我們齐国的……
[這個野史为我們解答了一個让后世人纠结了千年的問題。
昆阳之战,刘秀三千人是怎么打败王莽四十万大军的,怎么就那么巧,刚好落一颗陨石下来!
东汉洛阳
刘秀握着阴丽华的手也是一紧,說道:“朕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陛下,莫忧,還能比始皇他们被說龙阳之好更差嗎?”
(⊙o⊙)⊙▽⊙
其实你不想安慰朕就不安慰,大可不必如此。
[话說王莽篡位
啊,呸,又嘴瓢了,是受禅让。
话說歷史真的魔幻,王莽還真是被各阶层,尤其儒家,按照三代之治,正儿八经請上皇位,就连刘家宗室子都认为王莽是天赐圣人来带天下大同的。
禅让时候啊,刘家子弟都沒說啥,可王莽姑姑,当时已经是太皇太后的王政君不干了,王莽又要传国玉玺。
逼得王政君将那传国玉玺都摔在地上,而這個野史和第一個還有关联,那上面刻的是“授命于天”
這一摔磕掉了一個角,成了“受命于天”
只得用黄金修补,从那以后,人皇沦落为天子。
始皇帝這個气啊,昆阳之战直接天降陨石,帮刘秀干王莽。
你就想想有多气,帮刘家后人,都要干掉王莽。
PS:以上三篇皆出自笔姐随笔
不是……朕的玉玺,這個大個和氏璧做的玉玺,你们就摔来摔去,要不朕還是带进地宫吧?
刘秀……合着我這不该去拜祭先汉宗庙,我该去拜始皇陵,你這說的,搞得我都有点相信有木有,我也真的很好奇天降流火怎么那么巧?
[好的,以上皆为野史,不保真,是真是假大家自行分辨。
嬴政也是突然有了想法:“李斯,令匠人制小鼎千份,赐给为我大秦一统天下的功勋及功勋之后。”
李斯不愧是最懂始皇的男人,瞬间秒懂,好吧,你還沒說出来的应该是顺便把刚才的几篇野史当正史刻上去。
這好家伙,皇帝所赐,不得当個传家宝,传到后世也好,埋在地下被后人发现也好。
這野史都成真的了。
某平行时空西安某大学考古系
“好家伙,你们听說了嗎?那边修地铁,挖出几個墓来!”
“有啥可惊讶的,西安下边挖不到墓才稀奇,挖到几個墓有啥惊讶的?
是明清的還是唐宋的啊?”
“都不是啊,是秦朝的!老师们都去了!”
“秦朝虽然不多见,也不至于老师们全去了吧,挖出啥了?”
“听說,全是青铜小鼎,当初始皇帝一统天下表彰功臣的。
不過上面记载了始皇率军征伐仙界的故事!”
“你确定是秦朝的墓?這怎么听着像上周的啊,這不会那個盗墓贼无聊,做了批青铜器逗我們玩吧?”
“确定啊,京城都来人了,听說全国的考古专家都调来了,确定就是秦始皇那個时期的啊,我還看到传說中749局的车子进去,外面全是当兵的荷枪实弹的守着啊!”
“我就知道,历朝历代肯定改史了,以前肯定有仙人,快快,去找老师,看看能不能进去看看!”
[讲回齐国,齐国這個封号应该是来自于商代,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开始,周武王为了酬谢周朝的功臣和宗室,大行分封制度,将姜子牙封到了齐地,仍然沿用商代称呼为齐国。
姜子牙前去就国,碰上這莱人来抢营丘,莱人是东边的夷族,想趁着商朝灭亡周朝刚刚建立之际政权不稳来抢地盘,還好咱们姜子牙走得快,不然這地方可不定属于谁。
說到這裡,给大家简单說一下西周初年的分封。
大家以为是武王周公說這块地给你,你自己带着人悠悠走過去接手就行了。
而实际上是,你们帮我老姬家打了天下,实在沒啥给你们的,天下這么大,我把這块分给你,你去打下来就是你的了,打不下来可不怪我啊,我给你了的。
顺带一提,南蛮东夷北狄西戎,最早只是中国对居住在不同地方的人的不同称呼。
中国即天下中原之国,老姬家最早也是這蛮夷戎狄中的一支,入住中原之后那可就不是蛮夷一支了。
而這些词带有贬义也是从周朝开始的。
而姜子牙治理齐地很简单,顺其风俗,简化礼仪。利用靠海這個优势,发展鱼盐之利。
而后周朝发生了歷史上的着名的三监之乱。
周公旦辅政,管叔,蔡叔,霍叔不服,便找到了武庚,他们把你老商家干掉了,我們看不過去,我們一起干他!
很快就被周公和姜子牙平定,姜子牙回到齐国,沒想到淮夷也叛乱了。
周公也是忙不過来,你姜姓和我們姬姓那可是联姻啊,当今天子還是你外孙,你又是大国,你得帮咱啊!
史载: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
這天下诸侯要是你不听话,你就给咱打,齐国得到了征伐之权。
要知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這相当于给了一部分天子的权利给齐国,說得上是莫大的信任和荣誉了。
姜子牙去世之后,继位的是他长子齐丁公吕汲,而后又传三世。
来到了歷史上有明确记载第一位被煮熟的君王——齐哀公。
因为受到纪侯在周夷王面前进谗言被周夷王烹杀。
而周夷王时候周朝王室已经很衰落了,周夷王更狠,一脚把破房子踹了。
周夷王二年公元前884年
蜀国与吕国派遣使者带着琼玉向周夷王进贡。
周夷王可太激动了,好多年沒人来朝贡了,我得亲自去迎接,也许是太激动,也许是想表达自己有贤有德,他亲自到黄河边用宾客之礼接待。
《礼经》:“礼,天子不下堂而见诸侯。下堂而见诸侯,天子之失礼也。由夷王已下也”
周礼,周朝自己的统治基础就這样被破坏了。
友情提示,古代越是高门大户,哪怕再沒落,越要遵守规矩,不然可就全完了。
换成现代大家能理解的說法就是,一個有钱人突然周转不开了,越不能节约,越要大手笔花钱,這样投资者才有信心,银行才会继续贷款给你。
你要是想着节约一点,排场小一点。
那你放心,第二天,你公司股票非得像黄河水一样,一泻千裡。
[而這被烹杀了,你总不能记恨天子吧,再說了這天子现在是落魄了点,還沒到后世那种人人都可以欺负的角色。
那就只有干纪国了!
齐国后来的九位君主,一代接一代,终于在齐襄公时候攻破纪国都城,灭亡纪国!
這也是那句:“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的出处。
這也是汉武帝所用的儒家思想。
不要觉得儒家就是一体的,裡面也是分帮分派的!
汉武帝刘彻用的是公羊儒,他们讲的是大复仇,我祖宗要是受了欺负,我打不過就记下来,总有一天我能打過了,那我就干死你。
至于刘彻为何用這個,很简单啊,汉朝初期一直到武帝时候都是用的黄老之道,休养生息,和亲政策。
现在要打匈奴,你得找個理由吧,要說服朝臣,要给军队百姓一個理论支持吧!
不然召集起来的军队连为啥打仗都不知道,那還打個屁。
而儒家也在汉武帝时候正式登上华夏最高政治舞台,并且一待就是两千多年直到清朝灭亡。
儒家也是個很有趣的歷史,尤其各個朝代儒家的区别,用的是孔子的哪一种理论依据,简直太有意思了,這個博主以后再讲。
“夫子,您叹气干嘛?”
“唉,這后人要么不說,要說就說全,我先是知道那宋儒之后,儒家怕和我现在所讲之道相去甚远,又知道以后儒家有一派治《春秋公羊传》,可這后人說话說一半,实在太难受了,說话也沒個重点,东一下西一下,等讲到儒家,不知道那时候我還在不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