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始皇谣言其一——为打赏加更
感谢“逍遥春秋笑长生”大佬打赏的微为爱发电。
祝两位龙年大吉,拾柒今日爆更!
[而此时嬴政终于完成了秦国历代先君未成之大业,算得上前无古人,一统天下!
而一统天下仅仅只是始皇一人功劳嗎?
始皇即便在伟大,他自己也从未說過自己一人就把六国干掉了吧?
而秦国为什么能够一统天下,除去老生常谈的商鞅变法、代代明君之外,up主還想用一個词来形容秦国——幸运。
嬴政在讲到灭齐时候就已经来到朝堂,坐在王座之上。沒有气愤、沒有愉悦,只是感叹道:“不容易啊,朕還以为起码到宵禁時間才能讲到朕,不過居然会有人认为一统天下只靠朕嗎?
是靠我大秦历代先君矢志不移东出、任用贤臣,君臣齐心才有今日之一统华夏。”
李斯還在思索着言语,却瞧见那叔孙通行大礼朗声贺道:“陛下之功绩远迈三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一统天下、再造华夏,使胡人不敢南下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陛下功绩光耀万古,后人有此想法也不奇怪!”
“哈哈,博士不是恭维朕吧?”嬴政也是朗声笑道,半信半疑问道。
“陛下,您是了解我們儒家的,我們从来不恭维君主、实话实說,臣可对着天幕向孔圣、孟圣起誓,句句真言、若有假话天诛地灭。”
“哈哈,来人,取美酒一坛赐与博士。”
李斯牙都快咬碎了,才忍住沒把脏话骂出口,叔孙通你**绝对不是儒家,你们儒家沒有這么不要脸,你還对孔子、孟子发誓,他们要是知道非得宰了你!
而此时向秦国走去的孔子也是连打了几個喷嚏,紧了紧衣服。
至于孟子,此时還在第二次搬家的路上,也是把母亲吓到,连忙给他加了两件衣服,嘱咐道:“注意身体,莫要惹上风寒。”
[幸运在哪裡?
幸运在始终有人或者事情主动被动的推着它一直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前面提到過魏国一直把目标放在中原之地而功败垂成。
秦国也犯過這样的错误,但赵国和范雎又把秦国拉回黄土高原。
楚国也变法了,但吴起不是商鞅,楚王也不是秦王。楚人亡政息,秦杀商鞅留商鞅之法。
齐国让乐毅打的几乎亡国是因为作死,秦也有一個作死的人——秦武王嬴荡。
可嬴荡跑去举周天子家吃饭的大锅成功的把自己送走,真可谓是:不作死就不会死。
赵武灵王一世英名、进行改革实行胡服骑射,最后却因为立储問題而死。
而秦武王死后,秦国也陷入接班人問題的内乱,打成一锅粥!
而魏冉出现了,他即是楚系也是魏系,小脑袋一转,這魏国不吉利還是选楚吧。
靠着手裡的刀剑身后的兵卒铁血镇压扶秦昭襄王上位!
而此时在大路上骑马飞奔的吴起、李悝也是大喊到:“君上,您就不要追了。再追都要到秦国了,您回去吧,后人都說了,魏国不吉利呀,您再追我們也不会跟您回去的!”
“两位,魏国不吉利那是后世子孙不争气呀,我可沒毛病啊!
后人也沒說過我的不是呀,你们跟我回去帮我变法,军政大事二位商量着来决定了就行。
等我死了,你们想去哪裡都行,算寡人求你们了!”
[這一系列的幸运除了白起這位开挂一般的人除外,用一句粗俗的话来概括一下:用我越来越大的屁股坐死你!
而用一千多年之后朱升的话那就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努力提升国力、民力、军力,而后一发入魂,拜拜了嘞各位!
“粗鄙,有文雅之言非要用那粗鄙之语,不過话粗理不粗。
扶苏,两句话都抄下来,挂在你宫内和刚才那句一样,每天起来念几遍!”
扶苏满脸尴尬之色,却也只得应下,這天天念屁股坐死人,别人该不会以为我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癖好吧!
[嬴政打下的這份家业大的吓人,以至于他在给自己取封号时候煞费苦心。
最早有传是李斯,也有传是叔孙通上表称:泰皇。
《史记.秦皇本纪》记载: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
而司马贞写的《史记索隐》:“按,天皇、地皇之下即云泰皇,当人皇也。
泰皇也是楚国神话裡面的至高神——太一,又称太昊。
而始皇觉得這個名字不够霸气,不好听。
也确实,這名字换成今天就是一蕞尔小邦的君主称号,就這還因为华夏翻译始终追求信、达、雅的原则,不然那就得翻译成——东南小蛮王。
而嬴政将泰字去掉取皇字,又把商朝用過的帝号拿出来用,当然也有說是五帝的帝。
称:“皇帝”,寓意:功盖三皇,德高五帝。
皇:大也,煌煌盛美。
帝:德象天地,父天母地,为天下主。
而至此华夏最高统治者都沿用這一称号,持续两千多年。
而后又将朕這一词定为皇帝专属自称。
《說文解字》:“朕,我也,阙。”
最早這個字和我們现在自称我、俺、咱其实是一個道理,并沒有特殊含义,谁都可以用,比如屈原《离骚》中写到:“朕皇考曰伯庸”
而始皇打下的這份家业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几乎统一所有已知文明、已知区域,而后行郡县制度、废分封。
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后世华夏无论内乱、外族入侵,有志之士都以一统天下为己任,不管打了几百年都必须要一统。
使得华夏未像欧洲罗马帝国崩溃之后碎成一個個小国。
始皇功莫大焉!
李斯又一次沒有抢過叔孙通,刚准备行礼只见叔孙通已经行完礼朗声說道:“陛下,臣觉得后人称陛下为千古一帝不妥!”
李斯……咦,不对劲,十分有十二分不对劲。
嬴政正想问话,诸臣正想呵斥,又听的继续說道:“陛下之功光耀万古,虽不知罗马帝国有多大,可猜想能被后人称之为帝国,想必疆域人口就算不如我华夏也差不了多少,却分裂成无数小国。
华夏幸有陛下横空出世,才免得我华夏沦落至此。
所以臣认为,陛下称千古一帝不对,陛下该是千万古一帝才对。”
正在看天幕的李贽只感觉自己气运被夺。
李斯再次握紧双拳咬紧牙关,才沒骂出声来,你们儒家不要脸无耻,孔子孟子教過你们奉承君王嗎?
這词不是应该我来說,然后你大骂我一顿,然后陛下发怒呵斥你们嗎?
你是不是還要对孔子孟子发誓?
“臣知陛下觉得臣在阿谀奉承,可臣句句皆为真心之言,臣对孔圣、孟圣、儒家各代先贤立誓,若有半句假话五雷轰顶、死后烈火加身。”随后儒家诸位博士也是行大礼朗声立誓。
“哈哈,诸位博士不必如此,朕信各位,朕只是好奇,诸位此前不是還劝朕分封嗎?
怎么后人提我废分封、行郡县。诸位倒還夸朕了?”
叔孙通是一個实力演技派,眼泪那是說流就流出来,哽咽着說道:“陛下,臣等以前愚昧无知,曲解圣人教诲,以为行分封之道便是王道,今日才知天下定于一才为王道啊,臣等有罪。”
各位博士也是演技派,都哭着跪下称有罪,整個朝堂都是儒家官员的哭声,真是闻者伤心,听者落泪。
李斯和朝堂诸官员那是欲哭无泪啊,你们儒家不要脸,呸,太不要脸了,你說的可是我們的词啊!
[而在讲始皇和他秦朝的故事之前,咱们先来盘点一下始皇身上那些似真似假的谣言。
[第一:秦始皇并未一统天下,直到他死都沒有灭掉卫国!
而对于原因有以下两种谣言:
第一:始皇的真爱是一卫国女子,因为爱她所以留下她的国家。
第二:因为商鞅是卫人,嬴政感谢商君为秦国一统天下做出的贡献所以沒有灭掉卫国。
刚才還面带微笑的嬴政也是傻了眼,不是,你们后人不是人人都能读书识字的嗎?
這么扯淡的谣言都能信?
你们還能再离谱一点嗎?该不会阿房宫,你们认为我是为一個名叫阿房的女子修的吧?不会這么离谱吧?
[我們也不掰扯秦皇嬴政到底有沒有真爱,就嬴政是恋爱脑嗎?会为了一個女人放弃灭国?
至于商鞅更扯淡了,五马分尸时候也沒见谁感谢啊,怎么到嬴政就突然想通了?
而真实情况其实是卫国很早就已经属于秦国的藩属国,灭不灭无所谓,听话就行。在魏被秦灭之前,卫国君主已经自贬为君,后归属秦国,虽然卫国還在,卫国君主的地位在秦王眼中只能算一個君,差了一级。
对秦王上表只能自称臣。
外交、军政、任免大权都在秦国手裡。
你告诉我谁家灭国?灭自己的臣子?
再說了,真想灭了也不用直接派军,就传道诏书的事。
[第二個谣言:阿房宫其实是嬴政在赵国时候的青梅竹马的名字,他们约定好将来嬴政成人便来迎娶她,可谁知道嬴政灭了她的祖国。
嬴政按照约定来迎娶她,可一边是自己深爱之人,一边是灭国之恨。
阿房无奈,拔刀自刎。嬴政在秦国沒有等到心爱之人,只等到她的尸体,伤心欲绝。
便决定修建一座宏大宫殿,裡面摆满各国的奇珍异宝,用阿房的名字来命名。
嬴政是瞠目结舌,朕就是随便想想,你们后人真的這么离谱嗎?你们要不要动动大脑想想啊?
[而根据這個谣言還延伸出:
为什么秦始皇一生都沒有立皇后?
因为最爱的阿房死了。
为什么扶苏明明是嫡长子,嬴政却不立他为太子?
因为他不是阿房的儿子。
嗯,這下不仅始皇目瞪口呆,扶苏的嘴巴几乎可以吞下一颗鸡蛋。也是瞬间想明白了,怪不得父皇說我不像他,原来我生母不是阿房,父亲因此不喜我。
越想越觉得這可能不是谣言,越想越委屈,泪水止不住的流了下来,朝堂衮衮诸公還沒从谣言裡面缓過来就听的突兀一声,长公子哭的撕心裂肺。
這也是把嬴政惊到了,回過神问道:“這后人說朕,又沒說你,你哭啥?”
“父……父皇,原来是……因为儿子之母……不是阿房母亲,才被您如此不喜,您为何不告知……儿臣啊,儿臣苦啊……呜呜呜”
嬴政满脸黑线,推翻桌案,站起来就是一脚踢到扶苏身上:“你读书读傻了是吧?朕那时候才几岁哪来的青梅竹马?
朕一统天下之后派人去赵国迎娶過谁嗎?
后人也說是谣言,您读傻了也总该能听懂人话吧?”
“父皇,无风不起浪啊,再說,您派人去邯郸,說的是找一下小时候欺负過您的人,谁知道是不是幌子,其实是去找阿房母亲啊!”
秦王绝学佛山无影脚启动:
“朕让你无风不起浪,朕让你打幌子!你气死朕了”
那是一脚接一脚,朝臣不敢逾越上去阻拦,只得一個接一個的劝解,這时,胡亥那是打心裡开心。
我亲爱的愚蠢的欧豆豆呦,活该呀你!
“哈哈”胡亥脸色一变,我怎么笑出声了?
连忙捂住嘴巴,嬴政已经来到面前:“好笑是吧?朕让你篡位!朕让你二世而亡!”
嬴政這是使出了毕生的内力,一脚接一脚,胡亥肉眼看见的圆润了起来。
這下沒人劝解了,扶苏那是傻,胡亥那可是真活该啊!
[而阿房宫的建造原因很简单:阿房宫中心线一直向南,正对着秦岭北麓有名的峪口“沣峪口”。
南至沣峪口,北至渭河,阿房宫所在地正是這條轴线上的最高处,与文献的记载意义相合。
由此推断,阿房宫选址具有强烈的轴线意识,這條轴线有可能是秦始皇给统一后的秦帝国都城咸阳所定的轴线。
而随着一统天下,首都咸阳人口剧增,原来的渭北地区受泾水和渭水的限制人满为患,出于建立“帝在之都”的考虑,嬴政决定于渭南地区建立新的朝宫,把帝王居所转移過去。
而居然關於虚假的阿房還有相关谣言。
阿房:姓名为夏玉房,赵国名医夏无且之女,是秦始皇幼年在赵国首都邯郸的玩伴,两人青梅竹马。
后来随同秦始皇一起来到了秦国,阿房女是秦始皇的第一個女人,两人還曾经生育了子女,只是并沒有对外公布。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想立阿房女为皇后,却遭到了大臣们的一致反对,理由就是阿房女是赵国人。赵国与秦国有不共戴天的大仇。
阿房女听闻大臣们的反对意见,想到自己的赵国人身份,悲愤的自杀了。
[我的天啦,真的是越来越离谱,up主翻遍了能够查阅的歷史资料,居然沒有找到出处,我原以为這是夏无且自己讲给司马迁或者其他人听被记进了野史。
夏无且那是立马跪下,俯首在地冷汗直流:“陛下,臣万万沒有此念此举,万万不能编造宫闱之事,求陛下明查!”
刚才的无且爱我,陛下并沒有說啥,不過是我夸夸自己而已,陛下大度一笑了之。
這宫闱之事历来沾上就是一個“死”字。
后人,你快說句话啊!我的命可全在你手裡了。
[但關於类似故事的记载我居然找到了一部老电视剧,1994年弯弯拍摄的《秦始皇与阿房女》,男女主角分别是白娘子和刘德凯。
也是青梅竹马,而后阿房和父亲、师兄入秦为嬴政炼制长生不老药,嬴政那是久别重逢就要立她为后,可此时朝政却被吕不韦和赵姬把持,未能如愿。
好不容易嬴政亲自掌权,要立以为后,阿房却劝不了嬴政灭赵的想法,无奈自刎而死。
up主能查到關於這個谣言的最早出处就是這裡,如果有朋友查到更早的麻烦分享一下。
夏无且那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真怕是以后的自己老不择言干的。
嬴政其实压根沒关注夏无且,還在圈踢胡亥:“你们后人排百戏能不能有点脑子?
戏說不是胡說,改编不是乱编!
朕让你们瞎编,给朕死!”
胡亥体型见长,又圆了一圈。
[這個谣言最离谱的不是嬴政为阿房修宫殿,而是群臣居然能拦住嬴政的决定,逼得嬴政只得听从。
你要不要去问问秦朝群臣,嬴政要是不愿意听,他们谁能拦得住?嬴政的威望、能力会被群臣威胁住?
太离谱啦!
大秦诸臣埋下头不敢言语,還好這后人瞎编时候沒写我們的名字,不然要是被传出来我們胁迫陛下,那可真是提桶就走,說走就走啊!
谢谢后人,回家就给你们上香!
[第三個广为人知的谣言:孟姜女哭长城。
传言孟姜女到长城看望自己的丈夫范喜良,但是发现丈夫已死,孟姜女伤心欲绝,失声痛哭。
她這么一哭,惹得修长城的好几万民夫也一起哭,只哭得惊天地泣鬼神,日月无光,地动山摇,引发了剧烈地震。
结果,哗啦啦一连串巨响,长城倒塌了八百裡。于是,孟姜女终于在被哭倒的长城石头下,找到了自己丈夫范喜良的尸骨。
要這么說秦始皇不应该安排范喜良去修长城,该安排他去打胡人,他一死孟姜女一哭,直接天降陨石一波灭了胡人。
哇咔咔,莫名其妙和前面连上了,孟姜女一哭,大战仙人重伤的嬴政在始皇陵被吵醒,而后直接天降陨石!
别吵吵,影响朕睡觉!
佛山无影脚持续启动中:“孟姜女是吧!
哭长城是吧!
逆子,你還哭!你想学孟姜女是吧?
她哭到长城,你要哭死朕是吧?
混蛋!受死!”
胡亥此时像我家過年刚斩的那头二百八十斤的胖猪,好圆润啊!
[而這個谣言是有原型的,不過和始皇无关,甚至和秦国都沒关系。
這個故事的原型是《杞梁妻哭夫》,
而且這是写进了史书的,正史记载。
杞梁在齐国与邻国的战斗中不幸阵亡。杞梁的妻子在家乡的郊外哭迎丈夫的灵柩,并指责了齐国君主对战死将士的不尊重。
而西汉,一個专注于黑始皇的朝代,人家并沒有改成孟姜女和秦朝,只是加了一段杞梁妻子哭倒城墙。
到了唐朝,杞梁由春秋的齐国人变成秦朝的燕地之人;
杞梁妻的名字出现了,她姓孟名仲姿,或姓孟名姜女;
杞梁的死因不再是战死疆场,而是因避役被捉后筑于城墙之内,所以其妻要向城而哭;
而筑于城墙之内的死尸实在太多了,只有滴血认骨才能辨别。
而到唐朝末年,杞梁由秦朝燕人变成了秦朝的老百姓,哭倒的齐国城墙变成了秦始皇的长城。
到了宋朝以后,杞梁的名字才变成了范喜良。杞梁妻子的名字也就变成了现在的孟姜女。
而這個故事這时候其实并不是很出名。
到了明朝中叶时候,因为土木堡之变,明朝由攻变守,为了防备瓦剌入侵,大征徭役修建长城,老百姓苦啊,可還沒到造反那個地步,直接骂大家也怕死啊。
就把孟姜女的故事传的天下皆知。
你以为人家在骂秦始皇,其实人家借古讽今,你明朝皇帝和秦始皇沒什么两样,暴君一個!
說到這顺带一提一個题外话:很多穿越小說回去之后总爱把当朝皇帝比作秦始皇称千古一帝,皇帝還觉得這臣子有眼光!
拾柒就两字:扯淡。
你這话哪怕是去和脾气最好的李世民說,他也得翻脸!
秦始皇在整個封建时代对他统一称呼都是暴君,稍微理解点的认可他一统天下的功绩然后接着骂他暴君。
你要是遇到李世民都還好,遇到朱元璋,那我恭喜你中大奖了,九族消消乐了解一下?
朱元璋压根就瞧不上秦始皇。
他建了一座历代帝王庙,从三皇五帝一直到明朝建立之前他认可的君王請进去,延续他们的祭祀。
三皇五帝→尧舜禹→周武王過了就直接是刘邦。
就沒有秦始皇,历代帝王庙,皇帝制度的建立者居然沒在裡面,确实有点好笑。
第二:秦皇后期求长生被方士骗這回事有吧?
到明清年间,所谓长生药不死药,皇帝基本都不太信了,毕竟前面那么多榜样。
当然,老朱家那位道士皇帝多少有点本领在身上!
别人吃仙丹活不過三四十,有的吃了直接暴毙。
人家自产自食,自己炼丹自己吃。
有毒的丹药吃了那么多居然活了六十岁!
其次不吉利,你想想嬴政死后李斯赵高矫诏扶胡亥登基,逼死嫡长子扶苏,胡亥登基又把兄弟姊妹杀了個干干净净,自灭三族,二世而亡。
哪個皇帝听你夸他像秦始皇,他還能高兴的,那他可能是個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不信這些。
而正在看始皇笑话的朱元璋听到后人說他居然沒把始皇放进帝王庙,难得沒有生气,咱可是千古一帝呀,咱的有度量能听意见。
听到土木堡之变也只是叹一声子孙不争气,多半打了败仗损失精锐,不過起码還知道修长城防御。
努努力,争取我這辈子把胡人都赶走,儿孙不必有這些忧患,一個個太沒用了,胡人都打不過,還得我這祖宗上!
正在思索此次出征安排之间,突然听到老朱家出了個道士皇帝,不仅学秦皇汉武求长生吃丹药,居然還自己炼丹!
這可真是满满的惊喜!
“标儿,你和雄英到底咋教的后代儿孙?
就算那后人說的对,沒有什么万古不移的法可以治天下,你们把咱皇明祖训丢了,咱也认了!
可這吃丹药,历朝历代死于這上面的君王還少嗎?
求仙问道有一個真的求到了嗎?
這鳖孙還自己炼丹,咱走南闯北见那些神棍炼丹都是日日夜夜的炼。
這鳖孙不用上朝的嗎?你们就這样教的后代??”
“爹,我不知道啊,你知道我不是這样人!”
“爷爷,偶也木知啊,偶才六岁!”
朱标父子两眼无神互相观望,我們血脉应该不至于出這么神奇的后代吧?
大明嘉靖年间
朱厚熜就完全沒有這些烦恼,而且他很肯定這個道士皇帝說的就是自己。
反手就是一粒仙丹吞入腹,我命由我不由天!
一边看着天幕,一边吃下一粒丹药,丝毫沒有在意上面說的那些丹药有毒的话语。
自個炼的丹,吃着就是放心,而且刚才后人也說了,自己靠吃丹药活到了六十岁。
毕竟自从成祖皇帝朱棣之后,自己這一脉下来的皇帝,就沒一個上五十岁的,上四十岁的皇帝,都只有一個宪宗皇帝上了四十岁,结果四十一就死了,其他的都是三十多沒的。
那我为什么能活到六十?還不是因为我丹药炼的好?
這丹药就算不能让自己长生,最少也能让自己延寿不是。
大秦咸阳
李斯也不敢在思索如何辱骂叔孙通的事情了,之前只知道自己和赵高扶胡亥登基,也许是登基之后大兴土木、不理朝政、沉迷美色导致二世而亡。
這下可真是满满的惊喜,這胡亥怎么敢的呀?這比二世而亡可狠多了,陛下一脉绝祀,如果我之前還有三成机会可以活命,现在不到一成。
连忙匍匐在地磕头請罪,诸位朝臣也是连忙跪下,只想今天要是生病,那该多好呀,這惊吓一個比一個大,本以为长公子被逼死,大秦二世而亡已经是最大的惊吓了!
這胡亥居然杀光了兄弟姐妹,這這這可如何是好?
而始皇也停下了殴打胡亥,胡亥以为父皇放過自己了,抬头去只看见太阿剑抵在自己面前,连忙口称:“父皇,父皇饶命啊,我可是您儿子,您饶我一條命,让我当個庶民,让我去给先王守陵都行啊!父皇饶命啊!”
“你這废物不配被朕之剑斩杀,廷尉拉出去五马分尸!即刻执行”
“父皇饶命啊,饶命啊”胡亥的声音渐行渐远。
却又听见有数十道脚步声快步走来,进入大殿之内始皇子女皆是面带泪水喊道:“父皇”
和已经从生母不是阿房缓過来却又突然听到自己兄弟姊妹全被胡亥杀了的扶苏的哭声交相应和。
始皇对十几個子女安慰道:“沒事,莫怕莫哭,朕在,這一切都不会发生。”
又对扶苏大骂道:“哭哭哭,哭有什么用,你是秦国未来的皇帝,靠哭哭啼啼能治好国家?能让大秦不二世而亡嗎?
再哭就给朕滚到草原去!”
扶苏收起哭声站起還沒反应過来,却又听到叔孙通大喝一声:“太子殿下,還不快跪下谢恩。”
扶苏也是满脸茫然說道:“博士,不可乱說,我只是长公子,父皇并未立我为太子!”
“太子,陛下刚才言称您是秦国未来皇帝,這不是立您为太子嗎?
還不跪谢君恩!”
扶苏茫然的看着父亲,只看嬴政只是平静的看着他,也是连忙跪下来:“父皇,儿臣必照顾好兄弟姐妹,不使我大秦二世而亡!”
嬴政也是语气平淡的說道:“起来吧,說的再好沒用,做到才有用!”
可嬴政内心也不平静,這儒家原来這么懂君王,說话還這么好听,他们今日是怎么了?居然会夸朕了?
還跪在地上的李斯:叔孙通,你**,王八蛋,你說的都是我的词!
而叔孙通想的很简单,這后人可說了那汉武帝用公羊儒,一直持续两千年的皇帝都是用我們儒家治国。
你别管是哪种儒?你就說是不是我們儒家?
這能被用两千年,陛下不可能不用我們?
毕竟即便不独尊儒家,也不会让法家独大,我們儒家总算在大秦混出头了。
什么?你问我为什么不多等些时候等到汉武帝时候?
拜托,天幕降世,鬼知道大秦還会不会二世而亡,再說了我也活不到那时候啊,我要让始皇重用儒家乃至用儒家治国。
那我叔孙通可就排在孔圣、孟圣之后了,我该叫什么子呢?
叔子?通子?還是孙通子吧,好听!
大明北京
朱棣也是满满惊喜,看着朱高炽說道:“老大,你看你不让我打,這后世儿孙连瓦剌都要靠修长城,還被百姓变着法骂!
咱就打這一次,给儿孙打出百年和平。”
朱高炽把放在袖子裡双手伸出来一摊:“沒钱”。
“就打半年,半年成嗎?”
“不成,不成!”
朱棣也是低声下气:“三個月,就打三個月”。
大胖微微一笑:“爹,您哄小孩玩呢?您带兵出去就转三個月?”
“等我打完這一仗,你也该着手登基了,太孙的婚礼太寒酸了,這样再加两百万,风风光光的大办,好了,跪下谢恩吧”朱棣那是先比了個耶,說完就扭头等大胖谢恩。
可大胖是谁?爹,您這就是哄小孩,您還天天给二弟說:“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
连忙跪下双手举起奏折說道:“爹,瞻基大婚是私事,您赏我两千万也沒用,国是国家是家,打瓦剌沒钱!”
“你沒看到后世儿孙都打不過瓦剌了嗎?您就忍心看后世儿孙被瓦剌欺负?”
“爹,您可别欺负我,人家前面還有一句土木堡之变,料想是出征不利,精锐尽失。
搞不好還是皇帝御驾亲征,您看看,您喜歡打仗,后世儿孙都和您学,万一要是皇帝兵败被俘,我大明可要步宋朝后尘了!”
“合着還是朕的错?
给朕滚!”
大胖拉着儿子就走,又听到朱棣大吼道:“回来”
“爹,您說”
“两百万沒有了,就只有一百万了!
行了,滚吧”
[第四個谣言:有的說下面這段话是始皇登基發佈的诏书,也有人說是始皇临终之前說的遗言,下面放上原文。
朕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卫我大秦,护我社稷。
朕以始皇之名在此立誓!
朕在,当守土开疆,扫平四夷,定我大秦万世之基!
朕亡,亦将身化龙魂,佑我华夏永世不衰!
此誓日月为证,天地共鉴,仙魔鬼神共听之。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嬴政又是面露微笑說道:“李斯,别跪了,我觉得大秦将士们的佩剑可以换一下了吧?
這件事,你去负责一下,沒問題吧?”
“喏,谢陛下恩典!”陛下啊,你這是要玩死后人嗎?
不過后人死活管我什么事?
陛下愿意用我那就說明我暂时不会死,叔孙通,你個老混蛋给我等着,我早晚干你,抢我词,太過分了!
[是不是觉得很霸气?很符合我們对始皇的印象?
他就该如此霸气,可我要告诉你這和始皇沒啥关系你是不是要准备喷我了?
别急,稍等一会儿。
首先這段话并不符合先秦时期的行文习惯,那时候竹简为主,为了节约位置,所以行文晦涩拗口。
有一個人很不幸,意外死亡,時間是在准备吃饭的时候,因为肚子胀,肠胃不舒服,就去上厕所了,结果上厕所时不小心掉进去,陷入粪坑,最终不幸身亡。
如果你来记载会用多少字?
可先秦史官用了八個字,而且還保证意思沒变。
将食,胀,如厕,陷而卒。
而且我們现存的始皇时期歌功颂德的石刻原文如下:
皇帝休烈,平一宇内,德惠修长。
三十有七年,亲巡天下,周览远方。
........大治濯俗,天下承风,蒙被休经。皆遵度轨,和安敦勉,莫不顺令。黔首修絜,人乐同则,嘉保太平。
後敬奉法,常治无极,舆舟不倾。
从臣诵烈,請刻此石,光垂休铭。
原文很长,给大家节选一段。
当然這是记载方式,平常聊天肯定不可能全是文言文方式。
所以很明显不符合,当然,你肯定会說,凭什么就不行?
我就說他是始皇平时說的话,然后沒有修饰直接发出来,你能证明我說的不对嗎?
哈哈,真巧,我還真能证明。
這句话不是出自古代也不是近代,而是咱们现代。
出处是玄幻小說《大话秦始皇》,作者是玻璃幻月。
大家可以直接去搜原文看,裡面用玄幻小說的方式讲了一遍秦始皇一统天下的故事。
嗯,虽然我和大家一样很喜歡這段话,但确实不是始皇大大說的。
某平行时空
咸阳电视台:“今日,我市一农民平整土地时发现一把青铜剑,而随后考古学家对此地进行保护性发掘,发现是秦朝两位同时服役兄弟的墓葬,其中发现了两把青铜剑,一把铜戈,三件物品上面都同时刻录了始皇登基诏书!
填补了我国对于秦朝歷史史料的匮乏。”
某小說平台某小說评论区
:老贼,我就知道你是穿越者。
:老贼,快說快說,始皇是不是真的一米八,是不是很帅!
:老贼,老贼,始皇那個时候是不是可以修仙?你這不会按照你经历写的。
而某作者正被749局的人围着,“我真不是穿越者啊,我就是想写一句霸气的话写进书裡,我真不知道這么巧!”
而一個身着黑衣,满身腱子肉的工作人员静静看着說道:“好吧,那我們就姑且相信你不是穿越者,那现在解释一下为什么一字一句都一样的!
你该不会盗墓了吧?你该不会還有一個笔名叫北派三叔吧?”
“不是啊,你们听我解释啊,我也沒有盗墓啊,我真是好人啊!”
经過一年的调查,某作者确定不是盗墓贼。
不過,他這一生肯定過的很安全,楼上楼下租房,门口开饭店、跑出租车的、摆摊的全是749局的外勤人员。
毕竟他很可能是一個隐藏能力的穿越者。
——————————
大汉长安
刘猪猪看着這段话那是热血沸腾,朕打匈奴也是为了后世儿孙不收欺负啊,绝对不是朕想炫耀武功啊,你们這后人怎么就盯着始皇夸,怎么不给我写一段?朕也是千古一帝啊!
“司马相如,朕命你写一篇比這更霸气的赋出来,不行,十篇!
十日之内朕要见到!”
司马相如那也是喏喏祈求說道:“陛下,十篇十日有些短,加点時間吧”
“五日,朕记得刚才有個叫司马懿篡国导致我泱泱华夏神州陆沉,五胡乱华,对吧?
你该不会是他祖先吧?”
司马相如:不是,陛下,你這是公报私仇,我是蜀郡的,他是河内司马氏,你這太扯了吧?
“怎么,朕看郎官眉头紧锁,好像不太愿意?是对朕有意见嗎?”
“沒有,臣是在思索如何写,臣已经有灵感了,臣這就回家写,三日陛下就可以见到。臣告退。”司马相如那是行礼完毕就走。
“好好好,郎官好好写,若是写不好朕也不怪罪,只是委屈郎官以后得搬家到河内郡去了。”
刚走出大殿的司马相如听到刘彻的话一個趔趄差点摔倒,连忙就往家裡跑。
司马相如:哼,皇帝了不起嗎?就可以這样威胁人嗎?我也是有脾气的,信不信匹夫一怒,我一日就给你写出来。
大汉长安
刘邦那也是略带疑问的对张苍說道:“苍啊,你說我把這段话改改当成朕說的行不行?”
张苍满脸无奈,摊上這样一個君王,谁懂啊,家人们?
“陛下,天下人沒人会信這是你說的?
要不您先把大风歌补全了?”
“哈哈,好好好,起居郎,起居郎,朕爱张苍,朕爱张苍,朕爱张苍,听到了嗎?”
“听到了,陛下”
“那就好”刘邦满脸笑意的拉着张苍說道。
“苍啊,来喝酒,朕祝贺你,這下你绝对可以名流千古了,不用谢恩,這都是朕应该做的,来来来,满饮!”
张苍可欲哭无泪,陛下我不就是說句实话,不带這样玩的,后人都知道你好男风,這一下,我脏了啊,我愧对列祖列宗啊!
《史记·高祖本纪》:帝大笑,大喝三声:朕爱张苍,乃携苍共饮。
曰:久不与苍同榻,今宵抵足而眠。
编者注:该史实经考证为真,在史记,汉朝诸帝起居录皆有记载。
热心網友评论:好家伙,我以为老刘家男女通吃已经是极限,以为都喜歡年轻漂亮的小哥哥小姐姐,直到我知道了刘邦和张苍,刘邦666啊,男女老少通吃。
热心網友评论:我现在觉得张飞刘备关羽可能沒那么纯洁了,老刘家优秀基因啊,都喜歡抵足而眠,关二爷,我不是有意冒犯啊,我是真的不敢想象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