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论隋文帝的儿子和大唐动乱 【汉昭……
那就只有让卧龙多写点出师表了。
刘备无奈,但废黜阿斗改立别的太子什么的,他也沒有考虑過。
算了,平庸就平庸吧,他努力多活几年,争取给阿斗留下足够丰厚的身家。
始皇嬴政下一個该谁了
隋文帝杨坚是朕
也不怪杨坚不确定,前面他好似看到過晋武帝司马炎的名字,但现在他们讨论了這么久了,却一次也沒见他出来過,不知道是人沒在,還是其他什么。
等了好一会儿,见沒人出来后,杨坚才开始问起了問題。
隋文帝杨坚朕想知道,朕的几個儿中,谁最适合继承皇位。
因为前面他跟皇后被杨广蒙骗的事情,以至于杨坚现在看几個儿子都觉得不对劲,选来选去的,也沒有头绪出来。
既然如此,那不去趁這個机会,让后世的皇帝帮他挑一下,他分辨不清楚如今几個儿子的真心假意,但后世的史书上都有记载,总会有蛛丝马迹露出来。
唐太宗李二凤朕觉得都挺不合适的。
歷史记载隋文帝一共五個儿子,老大太子杨勇,虽說人是挺好学的,但德行不行,而且骄奢淫逸,就算上位了,朕估计也很隋炀帝杨广差不多。
老二杨广,這個就不用朕多說了吧,前面天幕都提到過的昏庸败家皇帝。
咱们来看看三子杨俊,因为崇敬佛教,所以想出家做和尚的皇子,但是吧,六根不净,跟他的两位哥哥一脉相承的穷奢极欲,荒淫无度,让他做皇帝那還是算了。
四子杨秀和五子杨谅,前者同前几位沒什么区别,后者倒是挺有胆气的,不過胆气归胆气,能力還不如杨广。
這么看来,隋文帝的五個儿子,沒一個能行的。
不如你趁着现在還算年轻,再加把劲儿生一個小的
宋太、祖赵匡胤說的极是
隋文帝的五個儿子都是和文献皇后生的嫡子,按理說文献皇后也是一代奇女子,隋文帝亦不差,怎么两人的儿子這般不成器
明成祖朱棣也许是教导有問題
康熙玄烨其实细說起来,隋文帝的五個儿子中也许就隋炀帝杨广的能力最强,至少人家笑到了最后,其他四個人,可是在争位的时候就出局了。
杨坚看着几個的评价,心裡又一次的开始隐隐作痛了。
五個儿子都不行
還說什么生個小的虽然也能行,但谁都保证生出来的就能是個好的
而且皇后的身子因为频繁生产,已经到了摇摇欲坠的边缘,這次要不是他派人去找了药王孙思邈,怕是支撑下去都困难,還谈何再次怀孕生子。
难道他打下的隋朝,就只能這样白白的断送嗎
唉
唐太宗李二凤不過儿子不行,還有孙子啊
那隋炀帝的嫡长子杨昭就不错,身有武力,生性谦和仁爱,比之他的父亲和几個叔叔伯伯的,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不如你争取活久一点,直接传位给孙子
杨坚看着這條发言,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但随后又有些迟疑。
杨广的嫡长子
现在他都把杨广给废了,他的妻妾子嗣什么的,自然也全部赶去京郊软禁起来了。
现在搞這么一出,会不会让杨昭那孩子在心裡记恨于他
且杨广毕竟是杨昭的亲生父亲,等他百年之后,如果杨昭真的继位了,那杨广岂不是還能享受荣华富贵
不行
但如今他现在赐死杨广,保不齐杨昭那孩子会记恨,這倒是不好办了。
不過明的不行,那就来暗的
到现在,先让人去接触接触杨昭,看看其心性如何,如果已经有了怨怼之心,哪怕再去出色都不行
隋文帝杨坚朕记下了。
唐太宗李二凤该朕了
就在杨坚的发言出来的那一瞬间,李二凤便迫不及待的跟着說了话。
這么多皇帝,個個都能力不差的,让他想想该问什么好呢
有了
唐太宗李二凤朕想听听整個唐朝时期,朝廷面临的所有动乱
嬴政看着這位太宗皇帝的发言,嘴角勾起了一丝轻笑,真不愧是被后世称为千古一帝的男人,看似平平无奇的問題,其实是打算将唐朝的所有威胁都全部先打听清楚,然后再来一一解决
宋太、祖赵匡胤终于轮到朕解答了
等等朕
朕让人去把唐朝的史书找出来,对着說要准确一点。
唐太宗李二凤不急。
始皇嬴政這么看,好似就朕的問題问的挺随意的。
這個有第二轮嗎
隋文帝杨坚時間挺晚了,朕的奏折還沒看完,要不等明日
明成祖朱棣哈哈朕有儿子帮忙看奏折
朱棣的话,如一把刀一般直直的插进了杨坚的胸膛,有儿子了不起啊
他也有
确实挺了不起的,人家儿子是盛世之君,他的儿子是亡国之君,這对比不要太明显。
宋太、祖赵匡胤来了
咱们就从唐太宗皇帝继位之后开始說起,前面的“玄武门之变”就沒必要說了。
首先第一件事是“渭水之盟”,在唐太宗登基第一年,突厥可汗求和,两人所签订的盟约。
第二件事是“白江口之战”,发生于公元663年八月,是唐朝跟倭国发生的一次激烈海战,唐朝用少于倭国的兵力和船只将倭国水军打败。
第三件事是“武周代唐”,在公元690年,则天女帝武曌废黜了儿子,自己登基称帝。
第四件事是“神龙政变”,由唐中宗李显联合宰相张柬之還有大将军李多祚等人,在神龙元年逼迫则天女帝武曌退位,从而复辟唐朝而发动的兵变。
第五件事是“唐隆政变”,在公元710年,当时的唐玄宗和太平公主联手在长安发动的一场宫廷政变,灭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
其结果就是刚继位一個月不到的李重茂退位给唐睿宗李旦。
第六件事是“安史之乱”,发生在唐玄宗李隆基和唐代宗李豫的时候,长达八年之久,因为安禄山和史思明的背叛而发生在唐朝内部的政治斗争,這场内战,使得唐朝损失了大约几百万户的人口,国力锐减,也是由此开始,唐朝开始走向衰败。
史书记载,“安史之乱”中,睢阳城中三万百姓被蒸煮吃掉。
“安史之乱”可谓是唐朝歷史中,最为残忍又绝望的动乱
第七件事是“泾原兵变”,也可以叫做“奉天之难”,是公元783年唐德宗李适在位时期发生的,因为“安史之乱”平定之后,节度使权力太過巨大,且更是世袭相传,所以朝廷决定削藩,但遭到了剧烈的抵抗,从而泾原镇兵变,随后唐朝都城长安被攻破,唐德宗李适仓皇出逃至奉天,使得唐朝至此之后威严扫地。
朕就說這么多,剩下的后面人补充。
明仁宗朱高炽咳
還有发生在公元624年的五陇阪之战,公元639年的定襄之战,公元640年的阴山之战,公元651年的庭州之战,公元657年的唐灭西突厥之战等。
公元666年到668年的唐灭高丽之战,以及公元710年发生的韦后乱政。
公元751年发生的怛da罗斯之战。
公元835年的甘露之变。
公元874年王仙芝起兵,唐末的农民起义正是开始,880黄巢攻入长安,建立大齐政权,907年朱温称帝,建立后梁,至此唐朝灭亡
李二凤看着那一长串的字,放在身侧的手忍不住捏紧。
這么多的动乱中,唯有前面天幕就提過的“安史之乱”让他心绪难平。
哪怕前面已经听說過了,這次再次听见,李二凤還是忍不住呼吸都沉重了几分。
還是李隆基
为什么人就不可以要么做個睿智的皇帝,要么做個昏庸皇帝,這样前半生睿智后半生昏庸的,真的让人心裡越发的难受,比之纯粹的昏庸皇帝都還要难受
唐太宗李二凤记下了
多谢诸位
李二凤觉得自己要缓缓,所以在說了這句话后,他整個人就垮下了身子,眼睛也是虚虚的盯着某一处出神。
则天女帝武曌是不是该朕了
唐高宗李治皇后,朕還在前面。
久沒有說话的李治,在武曌出来后,也跟着出来了。
前面他沒有参与那些問題,就是因为不想面对還沒驾崩的父皇和已经登基的皇后。
前者他羞愧面对,后者他不知道该怎么面对。
武曌听着這個久违的称呼,眼神不由得有些出神。
皇后啊
多久沒人這样喊過她了
大约是很久了,她记忆中的高宗皇帝都有些模糊了。
不過這個跟她处在不同時間线的高宗皇帝,难得让武曌起了那么一丝丝的兴趣。
不過她也沒有贸然搭话,她不想因为自己从而影响到另一個時間线裡面的武曌
对于则天女帝和太宗、高宗两位皇帝的纠葛,其实大家都挺看得开的,毕竟都是做皇帝的人,虽然可能心裡還是挺好奇的,但至少大家并不会大刺啦啦的问出来。
汉武帝刘彻咳
快点开始,朕還有好多奏折沒看你们都有儿子,朕可只有自己。
汉光武帝刘秀不知老祖宗今年贵庚
刘彻被刘秀的话问的差点控制不住仪态,叫什么老祖宗,他還沒到而立之年呢,平白无故让人觉得他是快入土的人了。
汉武帝刘彻朕一個青年才俊,你叫朕老祖宗
始皇嬴政咳
他這么叫也沒错啊,你不就是他的祖宗嗎。
汉昭烈帝刘备那我是不是两位都要叫祖宗,請牢记:,免費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