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求證,被鎖不得救 作者:未知 那一日,趙元休失控險些掐死了墨輓歌,兩人不歡而散之後,趙元休就再沒踏進崇教殿了。反而是隔了兩三天就會在宮外留宿一次,說是爲了方便出事,可到底是不是就不得而知了。 而住在崇教殿的趙褆,說是太子妃久病不能照顧孩子,怕孩子過了病氣,於是被送到李皇后的宮中去了。皇長孫有皇祖母帶着,又是因爲太子妃身子不好不能照顧,這麼一說,宮內朝中就沒人能說什麼了。 趙元休蓄着怒氣,幾日沒再踏進東宮內宮。倒是每日都有到李皇后宮中去,或長或短地跟趙褆待着。應該是因爲趙元休每日都有出現,趙褆不常哭鬧,倒是比在崇教殿乖多了。 李皇后不曾生育,但對照顧小孩卻有一手,她對趙褆很好,就是自己的親孫兒也不過如此了。 這一日,趙元休將趙褆抱在懷中,就聽李皇后說:“你可記得李貴妃身邊的那個宮女,叫清風的那個……” 突然提起清風來,趙元休有些詫異,不過還是點點頭,“兒臣記得。本來是恩准她出宮的,但是她自己不願意,念在她服侍母妃一向盡心,便由着她了。不過,母后怎麼忽然提起她來?” 李皇后微微笑了笑,因爲保養得當而彷彿豆蔻少女的手指一擡,撫過鬢邊的發,淡淡說道:“她自請出宮了,本宮允了。但是她一向伺候李貴妃,知道了太多事情了,嘴又是個不嚴實的,就這麼放她出去本宮實在不放心。所以,本宮親自給她點了人家,遠遠嫁出去了。” 趙元休有些意外,“當初她說要留在宮中,態度實在堅決。兒臣倒是沒想到,她這麼快就改口了。只是母后還親自給她點了人家,可是她天大的福分了。” 李皇后若有若無地嘆了口氣,風輕雲淡地說:“沒有李貴妃,一個宮女在宮中能有什麼好日子?過了這麼些不如意的日子,如今改口了也正常。” 趙元休想想也沒覺得哪裏不妥,心思放在懷裏的趙褆身上,小子肉嘟嘟的臉頰撐了起來,咿呀間吐出個奶泡泡來,令人忍俊不禁。看着兒子的模樣,趙元休心情不由得大好,很快將清風的事拋之腦後了。 趙褆實在可憐可愛,不由得想起趙褆的生母、崇教殿的那個。趙元休臉上的笑意斂了幾分——想她墨輓歌一意孤行,害得自己多了不少事兒,要接了潘家的人脈更是麻煩許多。並且,最重要的是,如今潘家死了七十六個人,到如今還沒有半點頭緒。 底下的那些官員真是沒半點用處了。 這兩日再查不出一點有用的,還不如到崇教殿,逼着墨輓歌交出動手的人。若是她老實交代是如何動手的、是誰動手的,處罰了動手的人,倒是可以不再向她追究此事。 趙元休算定了墨輓歌如今困於崇教殿,以後深居宮中,靠的還是他這位夫君。且墨輓歌仇已經是報完了,自己不計較,她就該忘記以前的不快,老實下來好好過日子了。 想到以前,他便想起墨輓歌之前說過的話——“至於以前的事,你以爲李妃臥病在牀就是受罪嗎?那是享福!被扭曲的結論虧你記着那麼多年,想來也真是辛苦。”她的話着實令他疑惑。 想了想,趙元休抱着趙褆,試探道:“母后,兒臣有一事不解。兒臣記得當年母后的生辰宴上,太子妃的生母謝氏在鹿血中下毒,害得母妃還有好幾位女眷因此中毒。可爲何,當初只是處死了謝氏,罪不及墨家呢?” 李皇后忽然聽到這些話,神情一時變得十分不自然,答非所問着:“好端端提起當年的事兒做什麼!當年的事兒是本宮沒安排好,才讓李貴妃中毒而臥病在牀,本宮也是自責。”所以李皇后現在連一年一次的生辰都不過了。 趙元休眸光微閃,心裏更加疑惑,臉上反而是若無其事,解釋道:“皇祖母以前那樣疼愛謝氏,連母后也對她一向仁厚,沒想到謝氏是個吃裏爬外、忘恩負義的。兒臣隱約記得,鹿血是每個座位上都有的,不知兒臣有沒有記錯……” 他說出的猜測試探的話,末了目光灼灼地看着李皇后。 李皇后眸光有些躲閃,不知道想到什麼,又變得堅定起來。她輕輕笑了一下,答:“這事原是你父皇下了禁口令的,可既然你如今提起來,本宮便多說兩句。的確,每一桌都有鹿血。本宮想問你,若是有人膽敢下毒害太子妃以及各位女眷,你會如何?” 會如何? 趙元休十分疑惑,她爲何會這麼問。可真要問他會如何,那當然是徹查此事,皇室地位不可挑釁,若是查出來是何人所爲,那當然是抄家處死的重罰了。 可……謝氏雖然是死了,可父皇還重用墨修!還幾次提起了太子妃之位該由墨輓歌來登。他原只是以爲,只是因爲墨輓歌有才有貌、又是昔日皇祖母喜歡寵愛的女孩,可聽了李皇后的這番話再細想,又彷彿不止是因爲如此。那究竟還是因爲什麼…… 這事有待考察。不過要避開皇帝去查當年的事,其實並不容易。好在也不是一定要立刻就得出結論的,可以慢慢查。 他這些日子不進東宮,郭氏時常來請人,惹得他愈發不願意去了。還不如到宮外散散心,宮外的人溫婉賢淑,小意溫存罷了,也足夠他放鬆身心。 也不知是不是李皇后還是誰人幫着遮掩,皇帝居然對此不置一詞。皇帝都不說話,趙元休更是歡喜放心,於是乎,連着三五日都到宮外去了。 趙元休以爲還有時間,卻不想突發了變故。 七月夏日炎炎,正是月明星稀之時,崇教殿的宮人們早已經睡得沉,忽然覺得像是睡在火爐旁一樣,大汗淋漓之時爬了起來,個個像見鬼了一樣望着正殿的方向,那裏是刺目的火光沖天。 不知是誰大喊了一聲“走水了”,呆愣愣的衆人才忙起身趕出去救火。 “救火啊!救火!” 素日裏都有儲水的習慣,放置在宮門東側的四個大水缸都是滿滿的水。衆人匆忙去拿桶提水,往散發巨熱的火焰上澆,可惜是火勢着實太大,一桶一桶的水澆上去有如杯水車薪。 “今兒守夜的是何人?”崇教殿年紀最大的太監潑下一桶水,澆息了正殿門前掉下的橫木的火。 一個小宮女手拿簪子,把一頭青絲別了起來,聞言便喊道:“是念青姑姑!” “太子妃!太子妃還在裏頭呢!”衝出自己屋子的一名太監大叫道。 淺安裹着外裳跑出來,望着正殿的大火,忍不住反駁:“還不如先救火!待會火勢再蔓延開,整個崇教殿都要燒起來了!再說了,太子妃被鐵鏈鎖着,跑又跑不得,這會都不知道還活着沒有。” 忽然一人從後頭排房衝了過來,正是被唸叨着的念青。她紅着眼,手上拿着一條被子,按到水缸裏,再提出來時被子已經溼透了。她將被子披到身上,就要往裏衝。 火勢太大了,濃煙滾滾升起,巨大的火焰吞噬着朱牆紅瓦。火星跳到東側的小廚房和堆積柴火的屋子,很快就燃了起來。這沖天的火焰照亮了崇教殿,更是幾乎要照亮了這個夜晚。驟然“轟隆”一聲巨響,火舌猛的竄出來,熱浪撲面而來,嚇得一圈人都不由自主地往後退。 念青披着溼被跑到門口,卻正好被掉下來的橫樑木砸到,火舌竄起又很快熄滅,但念青被砸了這麼一下,一時難以起身。被後來趕過來的兩個小太監拉住了,將其往後拖。 “姑姑!太子妃被鎖着,就是進去了也是救不出來的!姑姑對太子妃忠心耿耿甚至以命相顧,我們大夥兒都明白,想必太子妃她也是知道的,可是沒必要平添傷亡啊!”大太監扯着嗓子大聲勸到,將念青安置在遠離火焰的石階上。 念青的頭髮被火竄到,右邊的頭髮被燒得縮起來了,臉上也不知被哪裏擦黑了,此刻紅着眼一臉絕望,着實是狼狽不堪。 大太監安置了她,又很快返回去救火了。旁邊的如意殿,怕火勢波及到,很快派了人過來幫忙滅火,而夏氏的長微宮離得遠,沒想到也派了一堆人過來幫忙救火。 更沒想到,夏氏跌跌撞撞地跑進崇教殿來,看到火光沖天的是正殿方向,驚呼一聲,一顆心頓時沉到谷底。幸好是身邊的宮女眼疾手快地扶住她,她纔不至於摔倒。夏氏歪頭間,見到念青坐在石階上,便腳步不穩地走過去,拉了念青一把,求證地問:“太子妃呢?太子妃不會還在裏頭吧?” 念青恍惚地轉過頭來,深深地看她一眼,忍到此時的眼淚“刷”的一下掉下來,她哭着說:“太子妃出不來,太子妃出不來啊!” 夏氏呆愣愣地擡頭望向正殿方向,“娘娘被鎖着啊……姑姑!”她最後發出驚呼,是因爲念青兩眼一翻,便暈了過去。